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 11 七年级语文能力竞赛试卷七年级语文能力竞赛试卷( (附答案附答案) ) 一、基础知识填空(30 分)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 。 2、爷娘闻女来, ;阿姊闻妹来, ;小弟闻姊来, 。 3、子曰:“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 4、 ,奉命于危险之间。 5、 出师表中诸葛亮指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 。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 , 。 7、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村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而又有一定哲理的句子是: , 。 8、 黄鹤楼一诗中表达诗人浓浓的乡愁的句子是 , 。 9、 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10、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所说的 那样: 。 11、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请任意写出两句能体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诗句: , 。 12、建国 50 多年来,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 中所写: , 。 1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两句为: , 。 14、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 , 的远大抱负;生命就 是龚自珍 , 的献身精神。 二、课外知识(25 分) 1、 三国演义中,“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这句诗感叹的人物是 , 他身死的原因是 。 2、都德作品中带有自传性的长篇小说 是他的代表作,小说表现了一个 孤苦无靠的少年 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中的孤独感,烘托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关系。 3、电影乱世佳人是根据美国女作家 的长篇小说 改编的,“佳人”是指主人公 。 4、 水浒传中,虽占据山寨,却因嫉贤妒能,而不肯相留前来投奔的豪杰,最终被杀的是 2 / 11 。 5、 红楼梦中,最有才华的女子是 ,最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 ,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 。 6、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说的是三国时的 。 7、 西游记中“玄奘”如何叫“唐三藏”,原因为 。 8、巴金的爱情三部曲分别是: 、 、 。 9、中国文学史上四大神话传说分别是: 、 、 、 。 10、对对子:上联:鹏飞万里前程远 下联: 上联:黑发应知勤学早 下联: 11、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点的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3 分) 见了大河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 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 ,依然遗憾; , ,还是遗憾。出发吧,永远出发。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死的心情。 三、古诗鉴赏(10 分) 相见欢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 “相见欢”是 ,又名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2) “剪不断,理还乱”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做 , 表达了作者 的心绪。这两句后人多用来比喻 。 (3)你怎样理解末句的“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举例说说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2 分) 四、现代文阅读。 (一)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22 分) 友人住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 去年,我应邀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一次笔会。那是我第一次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的杭州。 一天,友人陪我游西湖。那天细雨潇潇,水天一色,风景怡人的西湖尽在蒙蒙细雨之中。 放眼望去,烟波浩渺,如诗如画,不由感叹:西湖风光,名不虚传。 3 / 11 不料,友人淡淡一笑:“西湖虽秀,见得多了,不足为奇。 ” 友人的话,使我缄默良久。 不由想起,前些年在广东上学,暑假回家陪外地的同学游京都,瞧他们到了故宫、长城、 颐和园,一个个欣欣然、奋奋然的样子,不由觉得好笑。 几天下来,他们游兴不减,我却已感到精神怠倦。每每在他们玩得兴高采烈之际,颇生 打道回府之念,只是怕扫了同学兴致。方才一忍再忍,舍命陪君子。 大凡最好的地方,若被自己的步履趟平了,也就会觉得兴味索然,诚所谓:熟悉的地方 没有景色。 记得第一次发表作品的时候,尽管脸上还装模作样一副镇静漠然的样子,心中却早已乐 得快不知姓什么好。最后,毕竟按捺不住心头的狂喜,终于撕下“假面具”,吆喝上三五好友, 去学校附近的馆子,结结实实嘬了一顿。 及至作品发表多了,那份“漠然”才弄假成真。大概,这也是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景 色。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这是一种青春的活泼,这是一种不满现状的感觉,这是一种向更 高远目标跋涉的动力。在人生中,长久保持这种感觉并非易事。特别是对于那些走过了许多 名山大川和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人来说,更是这样。 对于这样的人,很容易产生的是“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感慨和“会当 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踌躇满志。 应该说,能在一片“景色”中沉缅,在满堂“喝彩”中陶醉,是人生的一种幸运,因为毕 竟没有多少人能有“景色”可以回味,能有“喝彩”声可以慰藉;但这更是人生的一种不幸, 因为这无疑是生命和才智的巨大浪费。 漫漫人生之路,自然的风光没有穷尽,人类的事业没有顶点。 我想对自己和友人说的是: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 就是诱惑于传说/即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无需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 的错/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是的,快乐永远存在于追求的过程中: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1、 “游西湖” “游故宫”的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2 分) 2、怎么理解第段的“那份漠然才弄假成真”?(2 分) 3、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它的作用是什么?(2 分) 4、第段作者为什么说“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是一种青春的活泼”?(2 分)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谁的哪首诗的句子?在这里表达了什么思想?(4 分) 4 / 11 6、作者说沉缅于“景色”,陶醉于“喝彩”是一种不幸,为什么?(2 分) 7、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应度过一个怎样的人生历程?(2 分) (二)生命的摆位(12 分) 近来,常常听到“摆位”一词,诸如科技在国民经济中的摆位呀,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 摆位呀,等等。我想到的,是生命的摆位。 如果把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与情感,按照从重到轻由贵到贱的顺序排列起来,那么,“生 命”当摆在第几位?照他看来,生命应该摆在第一位。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这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一 首名诗,在他眼里,生命的位置,摆在自由与爱情之后,属于“老三” 。 以上两例,反映外国人的观点。 现在,再来听听中国人的说法。 “好死不如赖活”,“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话虽有些含糊,但意思还是表达出 来了生命最重要,活命最要紧。 不过,也不是所有中国人,都信奉“活命哲学”的。 不是说“好死不如赖活”吗?孟夫子却主张“舍生取义” 。 不是说“蝼蚁尚且贪生”吗?方志敏却说:“假使能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那我又何 惜我这一条蚁命!”在这位伟大的共产党人的心中,革命第一,生命第二,这种摆位,永不颠倒。 在种种的摆位中,我以为生命的摆位最为重要,因为生命的摆位,决定了生存的方式。 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生命的“宝贵”,在于它“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因此绝不能“虚 度年华”与“碌碌无为” 。他的一生,就是在血色与火光中,将自己锻炼成一块钢铁。 裴多菲把祖国的自由看得至高无上,亲自参加了 1848 年的人民革命,用笔与剑同奥地 利专制者搏斗,战死沙场。与其相反,那些“赖活”者,“贪生”者,有的卖身,有的卖友,有的 卖国,虽然偷生一时,却遗臭万年。 有人说,世界已经走向多元化,人的价值观也多元化了,各有各的活法,还谈什么“生命 的摆位”呀? 殊不知,多元化并没有取消是非、道德、法制的界限。孔繁森“活法”与王宝森“活 法”,便有美丑之分,天攘之别。倘若活得 误,活得缺德,活得违法,就活得不痛快,活不踏实,甚 至活不下去。这一切,又无不与“摆位”不当有关,或要钱不要命。要权不要命。要色不要 命或要命不要信仰,要命不要原则,要命不要尊严如果让这些“错位”者上台执政, 去抓经济,去抓开发,去抓管理,去抓教育那么,这个“抓”字,就得改写成“捞”字,或者 5 / 11 “搂”字了;国家与人民,就要遭殃了。 在这个物欲横流、许多人迷失本性的时候,重谈生命的摆位,不能算是“僵化”之言吧? 1、作者认为“在种种的摆位中,生命的摆位最为重要”,这是为什么?(2 分) 2、作者认为“世界已经走向多元化,人的价值观也多元化了,各有各的活法,不需要谈生命的 摆位。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2 分) 3、文章中有“孔繁森的活法与王宝森的活法 ”之说,请联系实际说说他们二人各是 一个什么样的“活法”?(2 分) 4、文章结尾说“物欲横流” “许多人迷失本性”,这实际上强调了什么?(2 分) 5、通读全文,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2 分) 6、读罢全文,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2 分) (三)一棵开花的树(15 分) 席慕容 七年级语文能力竞赛试卷七年级语文能力竞赛试卷 ( (附答案附答案) ) 在我最美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我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