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BOD 和 COD 的概念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意义、可生化性的判断BOD 定义:在水温 200C 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生命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意义:反映了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量。COD:用化学方法氧化分解废水水样中有机物过程中所消耗的氧化剂量折合成氧量(O2)(mg/L)BOD5 与 COD 指标在水处理中的意义:了解生物处理法的处理效率;用生物法处理时,确定所需要的大致需氧量;确定废水生物处理设备的大小;确定废水排放是否符合标准要求。BOD5/COD0.45 可生化性好,BOD5/COD0.3 可生化,0.25 难以生化处理,可采用水解酸化-好氧;0.2 不易生化,宜采用还原或氧化预处理改善可生化性后,再用生物处理可生化性的判断:指标测定法,直接测定污废水中 COD、BOD5 指标;间歇培养法、连续培养法;实质是生物处理实验研究;根据测定相对耗氧速率判断:耗氧速率就是单位生物量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以有废水污染物(底物)浓度为横坐标,以相对耗氧速率为纵坐标,通过实验获得相对耗氧曲线。2.含氮化合物:有机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氮、凯氏氮含氮化合物:有机氮、氨氮(NH3-N、 NH4-N ) 、硝酸盐氮(NO3-N) 、亚硝酸盐氮(NO2-N) 凯氏氮(KN):有机氮+氨氮(NH3-N)用来判断污水进行生物处理时,氮源是否充足的依据。生活污水中 KN 约为 40mg/L,其中有机氮约 15mg/L, NH3-N 约 25mg/L。总氮(TN):有机氮+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3-N)3.课堂例题,第 1 章 PPT P26 BOD 理论值计算已知反应速率常数,求 BOD;温度变化对 BOD 的影响。某废水 20 下 BOD5=200mg/L;反应速率常数 K=0.23d-1,确定废水 1 日 BOD 和第一阶段的最终 BOD;试问 25条件下的 BOD5 是多少?解答:1、求最终 BOD(UBOD or BODL)BOD5 = UBOD (1 e kt)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流程;概念: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流程:初沉池:去除污水中大颗粒的悬浮物质,根据废水的特性不同,有时可以省去。曝气池: 活性污泥法的核心,是微生物吸附、代谢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部分无机物的主要场所。二沉池: 对活性污泥法和已经处理过的废水进行固液分离,上层为已处理好的出水,排出沉淀池。下层为分离出的活性污泥,大部分由污泥回流系统送回曝气池(回流污泥) ,其余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除另行处理。曝气系统:以一定的的方法与设备,使空气中的氧(或纯氧)溶解于混合液中,并提供适当的搅拌。回流污泥:通过污泥提升设备将二沉池分离出来的活性污泥送回曝气池,维持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浓度。2.活性污泥法的三要素;一是引起吸附和氧化分解作用的微生物,也就是活性污泥;二是废水中的有机物,它是处理对象,也是微生物的食料;三是溶解氧,没有充足的溶解氧,好氧微生物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挥氧化分解作用3.评价活性污泥的指标 MLSS、MLVSS 、SV 、SVI 、SRT;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又称混合液污泥浓度,表示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单位:mg/L。测定方法:取混合液 100mL,以快速滤纸过滤,105烘箱内 2 小时烘干至恒重,称取其中固体物质的含量。MLSS=Ma+Me+Mi+Mii:Ma具备活性细胞成分;Me内源代谢残留的微生物有机体;Mi未代谢的不可生化的有机悬浮固体;Mii吸附的无机悬浮固体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表示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单位:mg/L。测定方法:取测定 MLSS 后的滤纸与固体物质一同放入焚烧炉内,经 600800 灼烧至残留物无黑色,称取残留物的含量,扣除滤纸的灰分后,即为 NVSS,MLSS 与NVSS 的差则为 MLVSS。污泥沉降比(Settling Velocity,简写为 SV 或 SV30 )又称 30min 沉降率。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 30min 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以%表示。测定方法:取混合液至 1000mL 或 100mL 量筒,静止沉淀 30min 后,度量沉淀活性污泥的体积,以占混合液体积的比例(%)表示污泥沉降比。SV 能够反映曝气池运行过程中的活性污泥量,可以调节剩余污泥排放量;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重要的运行参数,是评定活性污泥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指标。污泥容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简写为 SVI)指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 30 分钟静止沉淀以后,每 g 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的容积,简称污泥指数,单位为 mL/g。SVI=70100, 凝聚沉淀性能很好;SVI 值过低,活性污泥颗粒细小,无机物含量高,缺乏活性;SVI 值过高,沉淀性能不好,可能产生污泥膨胀。4.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的过程(吸附、微生物降解) ;5.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及其特点(活性污泥法、渐减曝气、阶段曝气、完全混合法、吸附再生法、延时曝气、AB 法、SBR 法、氧化沟、MBR ) ;)( )() 中 悬 浮 固 体 干 重 (混 合 液 ( 积 (静 沉 形 成 的 活 性 污 泥 容)混 合 液 ( g/LMSmVg1L)30minSVI 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与回流污泥从池首端流入,呈推流式至池的末端流出。进口处有机物浓度高,沿池长逐渐降低。处理效率高,适用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不能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差。需氧量沿池长逐渐降低,可能造成前半段氧远远不够,后半段供氧量超过需要。体积负荷率低,曝气池庞大,占用土地较多,基建费用较高。 渐 减 曝 气渐减曝气的目的就是合理地布置扩散器,使布气沿程变化,而总的空气量不变,这样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分 步(阶段) 曝 气把入流的一部分从池端引入到池的中部分点进水。特点:需氧和供氧较平衡;耐冲击负荷力强; 处理效果好 微生物营养供应均匀 .完 全 混 合 法 :在分步(阶段)曝气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大增加进水点,同时相应增加回流污泥并使其在曝气池中迅速混合,长条形池子中也能做到完全混合状态。浅层曝气:气泡形成和破裂瞬间的氧传递速率是最大的。在水的浅层处用大量空气进行曝气,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氧传递速率。 SBR 工艺的基本运行模式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闲置五个基本过程组成,从污水流入到闲置结束构成一个周期,在每个周期里上述过程都是在一个设有曝气或搅拌装置的反应器内依次进行的。6.氧转移系数 KLa 的测定及氧转移的影响因素;7.微生物降解有机物需氧量的计算(两种算法)及例题;8.活性污泥工艺系统设计(包括:曝气池容积计算、剩余污泥量计算、需氧量与供气量的计算等)及例题;9.生物脱氮原理、脱氮需氧及碱度计算基础、反硝化所需碳源计算;10、生物脱氮工艺(活性污泥法脱氮、AO、Bardenpho 生物脱氮) ;11、生物除磷原理及 A2O 工艺;12、A2O 同步脱氮除磷工艺设计计算。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