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西堡第三小学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一、现状分析与反思(一)学校发展的优势学校领导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探索、调整、整合,坚持走“科技兴校”之路,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为突破口,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回顾总结近几年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了校园信息网络建设,推动了信息技术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根据整体设计、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思路,学校在近几年通过上拨和自筹资金,投资了90多万元,建立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光盘播放室等,为教育、教学信息的及时快捷、合理应用得到支持的工具;校内计算机全部联网,通过宽带接入国际互联网,为计算机网络为结构覆盖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远程教育、教育交流等方面的开放性的教育网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强化了管理,形成了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学校成立教育信息技术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对学校的网络建设、教育教学信息资料库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提出具体可行的设计和实施方案,由下设信息中心负责实施、指导、调控、检测。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制度,它包括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学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计算机房、网络、常规媒体、多媒体教室、资源库等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的管理制度等,使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有章可循。3.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得到较大提高。教师逐步树立了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育教学的形式、方法、手段的欲望,并付之于行动,我校的教师家庭都购买了电脑,教师能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校计算机培训,很多教师都能自制多媒体课件并运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信息科技课的开设和分年级分层次兴趣活动的开展,信息科技应用技能得到很大提高。(二)形式与任务根据我校在未来的几年内要基本建成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基础的现代化教育平台,形成终生教育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战略目标,当前学校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还远不能满足学校现代教育的需要,领导、全体教师的观念急需迅速转变、知识、能力急需不断提高,以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育功能、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者角色定位和教育管理的变革急需不断研究,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如何发展思维,解决问题和协作学习急需不断探索。二、五年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我校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指导思想和科教兴校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前瞻性战略目标,打造数字化学校,以信息化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进我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我校办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二)总体目标通过校园网的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的开发,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最终实现学校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三)具体目标与实施策略目标之一:加大投入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形成一个功能比较完善,富有本校特色的信息化教育系统。实施策略:1基础建设信息化。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我校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含校园办公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教育管理系统为一体的信息化通用校园教育平台。2资源建设数字化。(1)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化教育信息流通功能,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学生个别化学习等教学环节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学习环境。(2)新建开放式网络学习室,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和网络虚拟环境,如:资源箱、相关资料、视频点播、虚拟社区、虚拟学校、虚拟实训环境等,为学生跨学科跨章节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帮助;(3)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藏,以文件目录方式和数据库存储方式对资源进行管理和操作,以便信息储存,师生快速查询、访问、下载。(4)优化组合学校现有教育资源,融视频、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为一体,为师生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和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服务。3管理系统自动化。对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实行全方位的计算机管理。其中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的管理,教职员工、学生的身份信息、工作学习记录、评价信息等档案、学藉、学业管理。4网站建设多元化。(1)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师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舞台功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2)建立班级主页,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风采。(3)开辟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现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开展网上多项交流。5网络管理制度化。(1)强化管理、规范制度,修订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岗位职责, 结合学校实际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订全体成员信息技术考核指标和评估、奖惩办法。(2)加强校园网硬件平台的日常维护,保证校园网络畅通,使设备使用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3)制订师生联网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规范师生上网行为。 目标之二:以课改为契机,加速多元化课程的实践研究与探索。1.开展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1)实行电脑网络备课设计。(文本、课件)(2)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探索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扩展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实际能力的方法与途径。(3)合理运用信息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4)运用网络开展学生课内外作业指导、学习情况分析和学习评价。(5)根据学科需求,设计、制作单元或横向知识结构虚拟情景资料。2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拓展性课程的实践研究。(1)根据学校特色和专题研究项目编写校本教材。(文本与音像结合)(2)开展师生实践活动。(3)进行网上成果展示。3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课程的探索。(1)以问题或者案例为切入口,通过网络资源,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2)开展师生网上主题式探究性活动。(3)开辟师生网上专题论坛。目标之三:以现代教育思想塑造新师,培养新人。实施策略:1加强对全体成员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从思想上促使全体成员观念更新,从行为上提高全体成员对教师和教师工作的重新认识。2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场所。(1)定点、定时、定人安排领导、教师、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参加各职能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2)请专家作讲座,培训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支持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3)挖掘本校培训资源,集中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通过具体的优秀的案例,进行整合方法的培训。(4)观摩学习。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通过观摩教师能更具体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学习他人成功经验,引发思考,以便更好开展这方面的工作。(5)学术沙龙。围绕热点问题进行学术讨论,通过集体确定主题,大家分头探索、研究,集中讨论,最终形成共识。(6)网上论坛。在因特网上以论坛形式在网上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3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率、效能。(1)采用音频、视频会议形式,开展信息交流、专题讨论、论文交流等。(2)开展网上公开课、说课和评课活动。(3)提出建议、想法,寻求帮助和帮助他人。4开展课题研究,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以案例为抓手,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科教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课题为切入口,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目标之四:培养具有现代信息意识的小学生。实施策略:1课堂教学,普及知识。(1)认真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精神,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小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与意识。(2)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一般使用方法。(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4)指导学生学会文明健康上网的方法2兴趣活动,发展特长。(1)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开设校园网吧。(2)组织各类兴趣活动小组,开展各项实践活动。(3)举办电脑绘画、电子小报制作,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等学习班。3主题研究,形成特色。(1)围绕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电子作品创作。(2)开展主题式探究性活动。(3)开展网上信息协作学习和交流。(4)开辟网上大展台,举行研究成果展示。二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