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的、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正如俗话所说“想得清的人才会说得清,说得清的人必定想得清。”能力和思维是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我们的课堂中:能有条理地、完整地、清晰地表达自己观点的同学只占极少数,大部分同学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或往往只是用一两个字、词回答,表达极不通畅。这与生本教学,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还有一段明显的距离。据我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1) 数学课堂教学受“只重结果,忽视过程”和“只要会做,不必口述”的传统教学和应试教学的侵害,学生缺少口头表达的机会,从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展示。(2) 许多老师对学生口头表达的作用缺乏认识。忽视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因而也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3) 农村小学班级学生数较多,班额达到50多人。课堂在这样的大班额下运作,相对而言,学生在课堂上的口头表达的机会就较少。(4) 学生自身的原因。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过渡时期,掌握的词汇较少,又生活在农村,平时交谈大多用土话。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是尤为重要。一、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根据教学需要,及时进行角色的转换,由学生适应教师的教,转变教师去适应学生的学,配合学生的学。师生之间成为新知识的共同学习者,探索者和倾听者。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尝试一下给同学和老师讲课,让他了解教授与学习二者的关系,体会一下“教”与“学”的过程中,从教师的角度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做。作为教师应该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要尽可能减少统一要求,容忍学生的不同意见,甚至鼓励学生尝试错误,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理解学生,特别表扬敢于发言的差生。让学生有足够表现和表达自己思想的勇气和机会,促使学生亲历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口、动脑、去行动、去讨论,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唱主角的“舞台”,在这种民主、宽容、和谐的环境中,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充分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萌发、显现。二、尝试多种途径,让学生善于表达口头表达是一门艺术。他要求说话者能准确、明了地把自己的思维活动,通过数学语言显示给听众,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正确表达的范本,让学生在尝试中逐渐掌握表达的方法,善于表达。1、文本示范数学书本中的书面表达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第一手材料。如计算“4+6?”时,有不少学生算出得数是10,但要他说出算理时,却说不出来。教师可引导学生按课本所提示的思路去想:因为5712,所以1257。并按照这个思路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10中去掉5,还剩5,5再加2便是7。经过这样多次练习,学生会用语言口述思维过程,说清算理。2、教师示范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模仿能产生表象,可成为日后思维的准备。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未完善,但他们的模仿性强,这只就需要课堂上的教师语言作为典范,成为规范学生语言的依据。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让学生举生活实例,学生的表达就不够完整、准确“大屏幕是平移现象,飞机是旋转现象”,此时教师可作示范表达“大屏幕升降是平移现象,飞机上转动的螺旋桨是旋转现象”,然后再让学生表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良好的表达习惯。3、先想后说,或边想边说口头表达的根本特征是先想后说,它为思维留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先想后说,以便于低年级学生组织好语言,减少思维过程中的错误,能准确、完整地表达意思。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要求出声地想,边想边说。其实教材中也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例子。如:“想想说说”、“想想做做”、“想想填填”,学生可以在“想”、“说”过程中找根据,找理由,通过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锻炼说话能力。三、拓展交流形式,让学生乐于表达课堂中开展多种表达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1、自言自语这种形式常用于某个知识点解决后的巩固性的“说”。例如,在教完“以内进位加法”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算理,这样后进生也有机会张开嘴,不仅使每个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学生的口头表达也得到了锻炼,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2、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表达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4元6角=( )角,可让学生叙述:4元可以换成40角,40角加上6角等于46角。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乐于表达。、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发言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后,可引导学生观察积的变化规律,可以让同桌交流讨论或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提出不同的见解,得到的结论是开放的。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结汇报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低年级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要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课堂小结时,可以问:“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四、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精于表达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人们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必须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的磨练也将促使思维更严谨更灵活,从而使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1、说操作过程数学的本质是抽象的,而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与感性经验相联系,教学时要借助直观操作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说操作演示过程,使头脑中分散的、不稳定的、暂时的、不连续的表象在“说”中进行连接、沟通,得到稳定、持久的连续表象,促使知识的迁移。在教学“92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动口自由地说:“盒子里面有九个球,盒子外面有两个球,从盒子外面拿一个球到盒内,盒子里正好是十个球,再加上盒子外面的一个球一共是十一个,9加2等于11。”在学生汇报操作的结果时,让学生反复说操作的过程,用数学语言表述“因为9110,10111,所以9211”。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和动口的过程中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说探索过程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说”探索的过程,通过各种学具、教具、电教媒体为中介,让学生感悟探索过程中蕴涵的道理,促使思维有条理、有层次,化内部的无声语言为外部的有声语言,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当学生做“9+7=”这道题是9加几进位加法题,可以让每个学生拿出9根小棒,在拿出7根,问:“9和几凑成10?”有的学生可能会边摆边说:“我从7根里拿出1根,9和1凑成10,10加6得16。”3、说思考过程“说”思考过程,能进一步对所学知识深化理解,使学生“说理清楚,语言规范”,促进表达、计算、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学“小强有16张画片,送给小红4张,还有多少张?”教师可以训练学生用语言有序地说出分析推理过程:(1)先说题意:“已知小强有16张画片,送给小红4张,”问题是“还有多少张?”(2)分析题意:要求还有多少张,就是从16里去掉4,用减法计算,列式是:164()。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并交流各自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了计算方法,通过口述解题思路,可以直接了解学生审题合理解题意的程度。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教学,从而有的放矢地去发展学生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数学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并且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仅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也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迫切需要。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要注重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他们学会学习,掌握学法,不仅可以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可以增强自身素质和能力,对于学生终身学习、今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以及独立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其实,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还有好多方面,我们应该进一步拓宽它的范围,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结合自己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体会,我认为小学低年级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习惯。一、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尤其是低年级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为了让学生做到课前准备充分,我们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经常检查、督促、讲评。我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前准备训练中,采用多表扬、多奖励的措施。例如:上课铃声停止前,哪一个小组将课本、练习本及必需的文具和学具准备好,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我就会给该组表扬并每人奖一颗小星星,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使学生逐渐“习惯成自然”,养成了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二、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面对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动脑的习惯,要学生学会做到四会:会听、会看、会想、会说。会听:学生听讲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并不容易,要告诉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的发言,并能听懂别人发言。为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我组织一些有效的练习,如我报题目;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我讲解应用题,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等,这样的练习,促进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边听边想边记,利于培养学生有意记忆能力。会看:小学生看事物一般比较模糊,怎样让他们会看呢?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的好心“讲”取代学生的“看”。学生通过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东西,尽可能不讲或少讲。会看,还要有意培养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看,教学中可以提供充分的观察能力。如讲9的分解时,我根据画面的内容,提出几个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开动大脑仔细的想一想,回答老师提出的数学问题,然后试着数一数,了解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在做什么?有意培养孩子的数感和质感。问:图上画了几个人?你先数一数,几个男生?几个女生?答:一共有9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