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道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30个题,共60分)1、下列关于远古人类“北京人”的描述正确的是()A、距今约170万年B、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确认的最早的人类C、过着群居生活,学会用火D、使用打磨的石器,会人工取火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距今约5000年前,我国人民就学会了种植()A、水稻、玉米 B、大豆、花生 C、粟、水稻 D、小麦、高粱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元谋人已经掌握养蚕缫丝技术B、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C、商周时期青铜器工艺精美、品种多样D、井田制是一种奴隶主土地国有制4、下面两幅图片,西周到春秋时期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到战国后期比较有实力的就有七个了,图片信息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人民遭受的灾难更加深重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日益激烈C、封建制度确立了 D、历史走向统一的方向5、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下列措施中,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是()A、奖励军功、奖励耕织 B、废井田、开阡陌 C、限制贵族特权 D、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制6、“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的变法思想体现里哪家治国理念()A、孔子的为政以德 B、老子的无为而治C、庄子的逍遥 D、韩非子的以法为工具中央集权思想7、“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中,哪项最能体现促进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A、铁制农具的使用 B、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修建C、各国金属货币的使用 D、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8、“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有()禅让制 世袭制 三公九卿制 皇帝制A、 B、 C、 D、9、西汉初年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导致后来出现了七国叛乱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10、西汉武帝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积极开拓疆域,国力富强。以下是汉武帝作为的是() 颁布推恩令 建立中朝 设立刺史 派张骞出使西域A、 B、 C、 D、 11、发展经济,关注民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古代帝王在稳定经济方面也有不同的举措,以下是西汉时期的()A、兴建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B、统一货币为秦半两钱C、实行租庸调制D、采取“与民休息”,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12、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司马迁的史记首创了纪传体通史 汉赋是长短句,可以配乐演唱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促进了中国及世界文化传播与发展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A、 B、 C、 D、 13、“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图是出土于湖南的东汉豪强大族的住宅模型。院落平面呈方形,具有封闭性,墙上及屋顶有眺望口,可以站立手持武器的家丁,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结合图片中的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豪强大族割据叛乱B、东汉政局稳定,经济发达,设置西域都护府C、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D、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14、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刘备、孙权也相继称帝,中国历史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历史的基本特点是()A、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B、民族迁徙与江南开发C、经济停滞与地方叛乱 D、政权分立、民族融合、经济发展15、“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核心素养之一。宋书中记载:“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扄(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史书描述了()A、东晋南朝江南得到开发,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B、南朝四个朝代都定都健康C、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D、宋朝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16、中国古代历史上先后出现过: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这些政治较为清明时期的出现,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A、都是大一统,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B、统治者都调整统治政策,实现社会稳定、经济恢复与发展C、与少数民族政权实行和亲政策D、都进行独尊儒术,大兴儒学教育17、“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衣锦还乡”,与这些词语有关的制度是()A、世袭制 B、宗法制 C、租调制 D、科举制18、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直到()实行,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A、均田令 B、十五税一 C、两税法 D、募役法19、“时空观念”是高中生必备的素养之一。比如在观看影视作品时,有些“穿帮”的场景,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就能判别出来。以下属于“穿帮”镜头的是()A、秦始皇阅读玄奘带回的大量佛经B、西汉武帝吃着张骞从西域带回的葡萄C、唐太宗召见吐蕃求婚使臣D、王安石临摹颜真卿的字帖20、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一定时期的文化反映了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状况。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歌反映的是()A、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B、西汉初年的七国之乱C、东汉末年的张角大起义 D、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国家走向衰落21、自东汉至西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B、北方战乱动荡,民族矛盾尖锐C、西晋短期统一,政局稳定D、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2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发展,探究其原因不包括()A、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B、异域文化对人们的吸引C、佛教使百姓找到了精神解脱的道路D、佛教适合统治者控制思想的需要23、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围绕着“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下列措施中体现经济上“制钱谷”的是()A、设置通判监督知州B、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C、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各州大部分赋税上缴朝廷D、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24、契丹族在北方草原建立了辽政权,北宋与辽经过长期的战争签订了协议,北宋每年送给辽钱物。你认为这样做的积极影响是()A、有利于北宋统一中国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期和平,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交流C、扭转了北宋在战场上的不利局面D、加速了北宋的社会危机25、据史料记载:汉武帝采纳大臣主父偃建议,将诸侯王的领地分给子弟,建立小的诸侯国。随后,出现了:“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A、诸侯国的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的权威B、诸侯王势力被削弱了,再无力对抗中央C、彻底废除了分封制D、刺史加强了对诸侯国的监控26、北宋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转运司的实质是()A、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 B、防止“陈桥兵变”重演C、防止地方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D、削弱相劝,加强皇权27、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材料有:“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忽必烈建立元”、“实行行省制度”,从中可以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南宋与金政权的对峙 B、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的统一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宋元文化的发展与民族政策28、元朝版图辽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比较稳定的统治,在中央设置宣政院,对()进行直接管理A、北方草原生活的突厥族 B、西北党项族建立的西夏C、东北的靺鞨族 D、西南的吐蕃地区29、元朝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元朝时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其他民族融合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A、回纥 B、回鹘 C、维吾尔 D、回回30、如下图:“它们随山雕刻、彩绘,形象生动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魏晋时期的这种艺术最明显的特点是() A、儒家学说与佛教文化相结合 B、 绘画艺术与佛教文化相结合C、 书法艺术与佛教文化相结合 D、雕刻艺术与外来佛教文化相结合二、主观题(有3个题,共40分)31、 (16分)统一是历史的趋势。文学著作里经常把“秦皇汉武”并称,请回答问题。材料: 秦始皇 汉武帝请回答:(1)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8分)(2)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如何进一步巩固加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8分)32、(16分)隋唐时期的一些制度体现了与时俱进,更加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读图,回答问题请回答:(1)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名称及职能分别什么?(6分)三省六部制的有什么积极意义?(4分)(2)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什么?有哪些积极作用?(6分)33、(8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各族人民一起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很多科技领先世界,作为炎黄子孙倍感自豪荣光。请完成下列图表。时间人物成就或地位东晋 “书圣” 北朝 贾思勰 西晋 禹贡地域图 唐朝 孙思邈 高一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 参考答案:1-5 CCADB 6-10 DADCA 11-15 DCDDA 16-20 BDCAD 21-25 ABCBB 26-30 CBDDD31、(8分)(1)确立皇帝制、实行三公九卿制、全国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制定细密严苛的法律,焚书坑儒等(8分)(2)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设中朝、确立察举制、设刺史、任用酷吏;经济上: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思想上:尊崇儒术、设五经博士;军事上:北击匈奴; 设立四郡、派张骞出使西域、设西域都护府、加强对西南东南少数民族管理32、(6分)(1)名称及职能: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4分)意义:防止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皇权。(6分)(2)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33、(8分)王羲之、齐民要术、裴秀、千金方- 7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