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 年中招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1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竹篙艾蒿 眼睑愁眉苦脸 荇菜行家里手B清澈撤退 滋润慈眉善目 胳膊恪尽职守C供认供奉 吭声引吭高歌 妥帖俯首帖耳D背负背诵 揣度审时度势 号叫发号施令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太行山脉以东。_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_被称为河南。远古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_,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_与河南简称“豫”的由来。A由于 因而 纵横 根据 B因为 所以 纵横 根源C由于 所以 宽广 根源 D因为 因而 宽广 根据4古诗文默写。(共 8 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_。(欧阳修醉翁亭记)(2)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 牧泊秦淮)(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游子漂泊在外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4)乡村景色常常入诗人词。 “_,_”(饮酒)借乡村美景,写出了陶渊明归隐后的恬静心境;“_,_”(游山西村)写出了山西村周边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特殊境界。5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下面的问题。(共 4分)(1)该书共辑人 10 篇文章,外加小引和后记 。正当大家准备去看赛会时, “我”忽然看到“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 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 ,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 。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 。这一内容出自哪篇文章?(2 分)_(2)该书中的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两篇文章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国入围观枪杀中国人” 。这两个事件先后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2 分)_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 10 分)2材料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材料二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 800 万吨和 300 万吨,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 500 亿公斤左右,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平均每年有一千万人因饥饿丧生,每六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材料三 2013 年 1 月,北京一团体在网上发起“光盘行动” 。从发起人的几条微博开始,网友迅速响应。 人民日报在腾讯微博也随之发起“光盘行动” ,加上新浪网、新华网、光明网等媒体以及公众人物的关注和转载,数天内就影响了千万中国人。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7-11 题。 (共 16 分)光明顶上凌晨 4 点,我们打着手电登上光明顶。网上攻略称,黄山的日出是从黎明时分悄然铺开的一幕大戏,每一个细节都不容错过,越早登顶的人,越有可能占领拍摄的有利位置。但显然有不少游客比我们起得更早,拍摄用的三脚架都已经架好。山顶上劲风呼啸,寒气袭人,虽是 6 月天气,很多人穿着抓绒外套仍瑟瑟发抖。这时,喝杯热水都成了奢望。忽然,我们听到了山道上粗重的喘气声。一位身材矮小的中年农妇,穿着洗变了形的短袖 T 恤,光脚穿着一双 20 世纪生产的解放鞋爬了上来。她驮着一个巨大的背包,汗水浸透了她的头发,顺着眉毛流下来。上到山顶,她一言不发,找一块山石一坐,将背包拉开,所有的人都循香而去。原来这农妇煮了一包新鲜玉米棒来卖,负重走了几千级台阶,累得她整个人都似矮了一截。背包里面做了保温的棉夹层,玉米棒都是温热的,插着竹签,散发着软糯的清香,10 块钱一根。收钱时农妇不厌其烦地叮嘱每个人:“玉米芯子别乱丢,等会儿丢到我这个袋子里,我退你 1 块钱。 ”天边泛起的鱼肚白还没有变成橙黄色,趁此机会,我和旅伴安安心心地把早饭吃了。玉米棒品种极好,可以把人的嘴唇粘起来,见大家吃得香,农妇得意地笑,说:“我买了最好的玉米种子,为防止与邻居家的玉米授粉串种,10 年前我在两家的玉米田间种了两排桑树做间隔,从此我的玉米再也没有串种过。 ”“那你在黄山上卖了多少年煮玉米?” “25 年 !头天晚上看天气预报,只要第二天不阴不雨,晚上 12 点半我就起床煮玉米,凌晨 1 点半将滚烫的玉米背到山顶上来卖。 ”靠着春天卖茶卖笋干、夏秋卖煮玉米的收入,农妇把两个儿子供到大学毕业。现在大儿子去了上海工作,小儿子在合肥念研究生。农妇仍和丈夫在山里,侍弄他们的茶园、竹园、十几只跑山鸡和那一坡沙沙作响的玉米地。3问她为何不跟大儿子去上海享清福,农妇说:“上海房子那么贵,我儿还不知啥时有窝,我和他爸哪能再去给他添乱?再说了,黄山有啥不好?山好水好空气好,你们上海人、南京人,花好几百块的门票也只能看两天景,我们一年到头在看山看景,赛神仙呢。 ”说话间已经有人来送还玉米芯子。农妇果不食言,打开被汗水浸透的腰包,掏出硬币逐一退给人。这场景,久违了,就好比我们小时候倚着杂货铺的柜台,喝完 3 毛钱的汽水,再把完好的玻璃汽水瓶退回去,还能得到 1 毛钱一样。有人好奇地问:“这玉米芯子能有什么用?”农妇说:“早先晒干了还能引火做饭,现在家家都用沼气了,背回去也没有用。 ”旅伴就嗔她自找麻烦,农妇正色说:“我是少挣点儿钱多费点儿事,但这样一来,光明顶就干净了。 ”不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黄山的人,恐怕难以理解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黄山的热爱。收完所有的玉米芯子,日出的大幕刚巧拉开,山顶上一片快门的咔嚓声。东方的天际瞬息万变,光影与云海,和每一分钟都在变化的色彩做游戏、躲猫猫。而将出未出的太阳似一个赖床的小孩,陷在云絮里,不想离开它的窝。约 20 分钟后,太阳终于臣服于推动它的力量,向上跳了跳,离开了云霞的包围。山顶上响起一片欢呼声,我这时才发现,背玉米来卖的农妇竞没有忙着下山,她立于人群中,面朝东方,脸上的欣喜与在此第一次看到日出的人一模一样。下山途中我又遇见了她。农妇说:“你们运气真好,下了 10 天雨,今早才放睛,不11然也看不到日出;我的运气也不差,现煮的 70 根玉米棒,收回了 68 根玉米芯子。 ”(作者:明前茶。有改动)7阅读全文,概括“祖祖辈辈生活在黄山的当地人对黄山的热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 分)_8分析第段画线句的作用。 (3 分)_9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3 分)_10.联系全文语境,按要求品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共 4 分)(1)收钱时农妇不厌其烦地叮嘱每个人:“玉米芯子别乱丢,等会儿丢到我这个袋子里,我退你 1 块钱。 ”(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 分)_(2)她立于人群中,面朝东方,脸上的欣喜与在此第一次看到日出的人一模一样。 (品析加点词语的多层含义) (2 分)_11.文中中年妇女的形象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4 分)_(二)阅读下文,完成 12-15 题。 (共 12 分)“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朱光潜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 ,即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就必须自己来做,并成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此时” ,指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和以后去做:“此地” ,是说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不可等到有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时再去做。读书,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且须贯穿一生一世的事。4或许,有人会说,读书 不是看病、救火,不必着急,慢慢来就行。殊不知,正因为读书在有些人看来,是一件可待可推、可有可无的事,故而总是被忽视被抛弃。其实,一个人真要等到抽出一段空闲时间再来静心读书,那只是不想读书的借口而已。其实,真正的读书总是忙中偷闲进行的,真正的读书必抓住眼前、当下,而绝不拖到明天、后天。古人读书有“马上、枕上、厕上”之说,既说明读书是一件紧要的事,也说明读书的时间只要挤一挤,总会有的,每个人都要学会分秒必争、日积月累。电影导演谢晋从小热爱读书,自此养成每天必读书的习惯。哪怕工作到了深夜,睡前一定要看上一会儿书,否则便睡不踏实。去国外访问,他最爱逛书店买书,读书。而春节回老家浙江上虞,他更是闭门谢客,勤奋地读书。勤奋读书,令他的导演生涯充满激情和智慧。有一则消息,说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会生气”的书。如果你不看它,它就会“发脾气” ,书上的字迹两个月后自动消失。这是由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文学选集。它通过特殊的墨水印制好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拆封后二至四个月内,墨迹遇到阳光和空气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空白。这本“不能等的书”也是在提醒每个人:买书不是为了装点书架、装装面子,而是为了装点心灵。环境 好一点儿,或许读书的效果会更好些。但这并非必要条件,何况,人也可以改造环境,适应环境。1940 年 9 月,德国空军开始疯狂轰炸伦敦,伦敦遭受重创,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火海,缺水、缺电、缺煤气、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