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断句题和答案(2008各区练习)2010年5月1. 朝阳期末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古大将之才,类出天授。然其临敌制胜也,要皆先识兵势虚实,而以避实击虚为百战百胜之法。文 士 家 作 文 亦 何 独 不 然 盖 意 乘 间 则 巧 笔 翻空 则 奇 局 逆 振 则 险 词 旁 搜 曲 引 则 畅 虽 古 今 名 作如 林 亦 断 无 攻 坚 摭 实 硬 铺 直 写 而 其 文 得 佳 者。(取材于蒲松龄与诸侄书)【答案】文士家作文/亦何独不然盖意乘间则巧笔翻空则奇局逆振则险词旁搜曲引则畅虽古今名作如林亦断无攻坚/摭实/硬铺/直写而其文得佳者【参考译文】古代大将的(指挥)才能,似乎是先天赋予的。然而他们作战时的取胜之道,大都是先了解兵力部署的虚实,而把避开敌军实力、攻击其薄弱部位作为百战百胜的方法。文士写文章,又何尝不是这样?立意出人意料就巧妙,文笔富有变化就奇特,布局打破常规就不落俗套,用词能广泛搜求吸取就畅达。虽然古今名作很多,但决没有难写勉强写、就事记事、无言滥写、平铺直叙而文章能写好的。2. 朝阳一模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无恨。”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而古文始盛于今。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也。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割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今皆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取材于欧阳修苏氏文集序)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3分)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无恨【答案】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申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无恨(“”为必断处,对1处得1分。“/”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但“今世/犹若此”和“后世/宜如何”若断,则必须都断,否则按错误的断句论。错误的断句,错一处减1分,减完3分为止。)【参考译文】我的朋友苏子美死后四年,(我)才从太子太傅杜公家里得到他生平的文章遗稿,收集抄录这些遗稿,把它编成十卷。子美是杜家的女婿,(我)于是就把这部文集归还他家,并且告诉杜公说:“这些文章,是(珍贵的)金玉。(即使)被丢弃埋没在粪土中,(也)不会消磨腐蚀的。它(虽然)一时被抛弃,将来(也)一定有人收藏珍爱它。即使它被埋没没有显露出来,它的灵气、奇异的光芒已经常常放射出,(别的)东西也不能遮蔽(它)。所以当子美遭排挤挫折、漂流异乡、困窘无奈的时候,(他的)文章已经在天下流传开来。即使(是)他的怨家仇人,以及曾经极力排挤,把他置于绝境的人,(对)他的文章却一点都不能贬低、遮蔽。一般人的心理(都是)轻视近代,看重古代,子美在现代被压抑,(文章)还能这样(被看重),他到后世不再被压抑,(文章又)该是怎样的情况呢?您可以没有遗憾了!”我曾经考察前代文学、政治的兴盛衰落,对唐太宗(时)天下大治,接近三代圣王的兴盛时期,文章(却)不能革除五代沿袭下来的风气感到奇怪。此后一百多年,韩愈、李翱这些人出现,这之后元和年代的文章才恢复了古代传统。唐朝衰亡,战事纷乱,又(过了)一百多年,大宋兴起,天下统一,平静无事。又过了几百年,古文才在今天兴盛起来。可叹我的(朋友)子美,因为一顿酒饭的过失,以致罢官为民,流落(异乡而)死,这真是令人叹息流泪啊。子美的年龄比我小,可是我学习古文反而在他之后。天圣年间,我被主考官取为进士,见到当时的学者专门根据声律对偶摘引割裂(古籍中的语句写成文章),称为时文,借此互相夸赞推崇。但唯独子美和兄长才翁以及穆参军伯长,创作古歌诗杂文,当时的人很非议讥笑(他们),但子美(却)不理睬。此后,天子担忧时文的弊端,发布诏书教导勉励学者学习古文,从此那种(推崇时文的)风气渐渐停止,学者逐步趋向(写)古文了。只有子美在当代学者都不写古文时却努力去写,他始终独自坚持,不被世俗的追求舍弃牵制,真可以算得是个具有独立见解的人了。子美做官升到大理评事、集贤校理就被撤职,后来做湖州长史(直到)死去,享年四十一岁。他的形貌奇特魁伟,看上去高傲的样子,可是一接近他却是和蔼可亲,(接触)时间长了更加令人喜爱仰慕。他的才能虽然很高,可是别人对他也不怎么嫉恨。他们攻击他、把他排挤走,用意不在(打击)子美(本人)。(当年)跟子美一起饮酒获罪的人,很多(都是)闻名一时的杰出人物,现在都(重新)被收录选用,在朝廷上晋升职位,很是显要。可是唯独子美不幸死了,难道不是他的命运吗?悲哀啊!3. 崇文期末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5分)所 谓 治 国 必 先 齐 其 家 者,其 家 不 可 教 而 能 教 人 者 无 之 故 君 子 不 出 家 而 成 教 于 国 孝 者 所 以 事 君 也 悌 者 所 以 事 长 也 慈 者 所 以 使 众 也。(取材于大学章句)【答案】所 谓 治 国 必 先 齐 其 家 者,其 家 不 可 教/而 能 教 人 者/无 之/故 君 子 不 出 家/而 成 教 于 国/孝 者/所 以 事 君 也/悌 者/所 以 事 长 也/慈 者/所 以 使 众 也。【参考译文】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有修养 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4. 崇文一模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完成题。(5分)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材料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用斜线(/)给下面语段断句。(3分)有 国 者 不 可 以 不 知 春秋 前 有 谗 而 弗 见 后 有 贼 而 不 知 为 人 臣 者 不 可 以 不 知 春秋 守 经 事 而 不 知 其 宜 遭 变 事 而 不 知 其 权。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答案】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 前有谗而弗见 / 后有贼而不知 / 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 / 守经事而不知其宜 / 遭变事而不知其权。君不像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像臣,就会被诛杀;父不像父,就会昏聩无道;子不像子,就会忤逆不孝。这四种恶行,是天下最大的罪过。【参考译文】做国君的不可以不知春秋,否则就是谗佞之徒站在面前也看不见,奸贼之臣紧跟在后面也不会发觉。做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否则就只会株守常规之 事却不懂得因事制宜,遇到突发事件则不知如何灵活对待不明了礼义的要旨,就会弄到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父不象父,子不象子的地步。君不象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象臣,就会被诛杀;父不象父,就会昏聩无道;子不象子,就会忤逆不孝。这四种恶行,是天下最大的罪过。5. 崇文二模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5分)夫 缀 文 者 情 动 而 辞 发 观 文 者 披 文 以 入 情 沿 波 讨 源 虽 幽 必 显世 远 莫 见 其 面 觇 文 辄 见 其 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 (材料选自文心雕龙知音)【答案】夫 缀 文 者 / 情 动 而 辞 发 / 观 文 者 / 披 文 以 入 情 / 沿 波 讨 源 / 虽 幽 必 显 / 世 远 莫 见 其 面 / 觇 文 辄 见 其 心。【参考译文】文学创作是作家的内心有所活动,然后才表现在作品之中;文学批评却是先看作品的文辞,然后再深入到作家的内心。从末流追溯到根源,即使隐微的也可以变得显 豁。对年代久远的作者,固然不能见面,但读了他的作品,也就可以看到作者的心情了。难道担心作品太深奥吗?只恐怕自己见解太浅薄罢了。6. 东城二模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线的部分断句。(5分)人主贵正而尚忠忠正在上位执正营事则谗佞奸邪无由进矣譬犹方员之不相盖而曲直之不相入夫鸟兽之不可同群者其类异也;虎鹿之不同游者,力不敌也。是故圣人得志而在上位谗佞奸邪而欲犯主者譬犹雀之见鸇而鼠之遇狸也亦必无余命矣是故人主之一举也不可不慎也。(取材淮南子主术训)【答案】人主贵正而尚忠/忠正在上位/执正营事/ 则谗佞奸邪无由进矣/譬犹方员之不相盖/而曲直之不相入/夫鸟兽之不可同群者/其类异也;虎鹿之不同游者,力不敌也。是故圣人得志而在上位/谗佞奸邪而欲犯主者/譬犹雀之见鸇/而鼠之遇狸也/亦必无余命矣/是故人主之一举也/不可不慎也。【参考译文】君主看重和推崇正直忠诚的人,让他们身处高位,担任要职,执政理事,那么谗佞奸邪之徒就没有机会往上爬,这就好像方圆不能相合、曲直不能相入。鸟兽不能同群,是因为他们不是同类;虎鹿不能同游,是因为他们力量不等。所以圣人受重视处高位,这谗佞奸邪之徒如果想要干扰破坏,那就像小鸟碰到鸇鸟、老鼠遇到狸猫一样,必定要丧命的。所以君主的每一个举动,都不可不慎。7. 丰台期末用“/ ”线给下面未断句处断句,并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世 皆 称 孟 尝 君 能 得 士 士 以 故 归 之 而 卒 赖 其 力 以 脱 于 虎 豹 之 秦 嗟 乎 孟 尝 君 特 鸡 鸣 狗 盗 之 雄 耳 岂 足 以 言 得 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 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之也。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断句在原文上进行(3分)。翻译画线的句子(2分):【答案】世 皆 称 孟 尝 君 能 得 士 /士 以 故 归 之/ 而 卒 赖 其 力 /以 脱 于 虎 豹 之 秦/ 嗟 乎 /孟 尝 君 特 鸡 鸣 狗 盗 之 雄 耳/ 岂 足 以 言 得 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 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之也。这正是真正的人才不到他那里去的原因呀。(“士”译为“士人”或不翻译均可;“之所以”保留在白话译文中而表示的意思符合原文之意者不扣分)。【参考译文】世人都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