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散步教学设计一、导入1.播放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视频。根据看到的画面,在下面横线上加上你认为恰当的修饰语:妈妈 地笑了(生自由答)。是啊,仅仅是孩子端来的一盆水,生活中多不起眼的一个寻常细节呀,然而它却不仅仅缓解了妈妈一天忙碌的疲劳,更让妈妈从心底感到了由衷的幸福与安慰,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也是从一件寻常小事中去感受一个家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板书:课题 作者)2.检查字词 同桌之间相互交换完成红笔批改同步学习46页4、5、6题。 嫩芽(nn)霎(sh)时拆(chi)散熬(o)过 分歧(q)水波粼粼(ln)委 屈各得其所3.明确学习目标(投影出示)【过渡】明确了学习目标,了解了作者,解决了字词,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到文本,看看文章的主要内容。1听读课文,进入情境师:请同学们静静地倾听文章的配乐朗诵,一边在脑海中浮现文章所写的情境画面,让我们跟着莫怀戚一家作一次愉悦的心灵旅行。(播放朗诵)师:看到大家怡然沉醉的表情,我想文章一定拨动了大家的心弦。那么,我请同学说说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生:一家人在田野散步,发生了分歧,最后和谐的解决了。师: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生:和睦、有爱、团结。师:其实作者在一开头第一段就告诉了我们这件事。(出示大屏幕)来,我们一起把这句话一起齐读一下。自己读一下。非常好,大家注意红颜色的字体,你能发现什么呢?(人物出场顺序、人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A.“平常的”一次散步。(没有外人,说走就走) B.“温馨的、一家人”“ 亲情” C.地点、人物、第一视角第一人称 D.我的。显得我责任大。责任感。再读师总结:是呀!平平常常的一家人在散步,让人感到浓浓的、温馨的亲情。这句话中有一个字出现的最多“我”说明我在家庭中特别的重要,哪句话还体现了我在家庭中的特别重要!引导学生说出: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出示大屏幕)分析“习惯”1重要责任-2信任-3和谐 小组合作那么“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同学们拿出笔在文章上做出批注。写完的同学小组讨论展示。老师出示大屏幕(出示大屏幕)我是一个孝顺的人,所以在发生分歧的时候,我选择了母亲的选择“走大路!”仅仅是因为孝顺吗?大家看大屏幕(出示大屏幕)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她的时日已短我想:其实,这里是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他在掩饰他自己的悲伤,子欲养而亲不待呀同学们!已短呀同学们!看似平常的温馨快乐的一家人的散步,背后却是一个中年男人的悲伤与担忧。那哪些地方暗示了这种悲伤与担忧呢?生:找出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老”2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了,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太迟了”“总算”“熬”严冬”3.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4.链接背景指南父亲刚去世师总结:所以说这次散步是煎熬后的放松,是心灵的释放,对整个家庭都至关重要。所以作者及时的孝敬,及时的让母亲感受南方初春的田野,感受生命的力量!谁来读一读这一段。和前面的低沉缓慢的语调不一样这里要读的高昂快一些。很好!读出那种勃勃的生命力。母亲看到了什么?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其实母亲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和睦的田园风光的家所以母亲说“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所以才有了背着散步的场景。配乐朗诵出示大屏幕怎样理解整个世界,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一个是长辈一个是孩子希望。对一个中年来说这就是他的世界。同学们,文中还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相信经历了这次散步后,孩子会更懂事。孩子长大了,爸爸年老了,就会像当年爸爸孝敬奶奶一样孝敬父母,好的家风就会带带相传!2再读课文,点评人物【过渡】那么,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你最欣赏的人是谁呢?小组讨论请用“我最欣赏 ,因为,从文中 可以看出他(她)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回答。(投影出示)“我”孝顺、体贴、温和、稳重(板书:“我”-孝顺温和)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B:“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C:“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我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中的“慢慢地、稳稳地、仔细这几个词语把我的小心翼翼描写得非常逼真,足以看出我对母亲的体贴关心,惟恐母亲有闪失。母亲温和慈爱(板书:母亲温和慈爱)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母亲很害怕自己给儿子、孙子、媳妇造成麻烦,怕成为他们的拖累,所以宁愿一个人在家。“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写出母亲对我的信任。B:“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动词“摸摸”足以看出母亲对小孙子的疼爱,为了孙子,母亲放弃了走大路的想法。“还是走小路吧”说明母亲理解孙子的心思,决定自己克服困难,满足小孙子的心愿,彰显了人类生命的真谛对幼小生命的保护,体现出中华民族“爱幼”的传统美德。儿子聪明伶俐、善于观察(板书:儿子-聪明伶俐)A:“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妻子温柔贤惠(板书: 妻子温柔贤惠) A: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教师总结】:幸福的家庭,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无论写谁,字里行间表达的都是真挚的情感:亲情。(板书:亲情)【过渡】: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这个“亲情”又渗透了哪些情感呢?生答:(母子情)(夫妻情)(祖孙情)【师】请同学们勾画出表现母子情、夫妻情、祖孙情的句子。1.读一读第二段:母亲开始愿意散步吗?那个字表明不愿意?因谁而变?儿子如何劝告的? “母亲本不愿出来散步” “本” 受了儿子劝告。【师】读一读儿子的劝告之语:“正因为这样,才应该多走走。”【师】揣摩语气,读出真诚读出关爱来。对老人的关爱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正因为这样,才应该多走走。”多么平淡朴素的话语,却让人感到一股浓浓的亲情迎面扑来。2.设疑:儿子明明知道母亲身体不好,走远会累,为什么非要劝体弱的老母亲出来散步呢?朗读第三段。哪个字最能表明了我迫切希望母亲到春天的田野走走的原因?(如果学生找的是“迟”,这里用了两个“太迟”,强调等待春天之久,是责怪冬天呆的时间太长了。严寒的冬天遏制生命,所以,有一些体弱的老人挺不住。还有没有比“迟”更能准确形容母亲和我对春天期盼之切的?)抓住“熬”,读出背后的内涵。【师】一个“熬”字让你会产生哪些联想?从母亲的角度联想:挺过严冬十分艰难。母亲每活过一天,都很不容易。体现了母亲生命的意志和坚强从“我”的角度联想:“我”的恐惧担心,怕母亲离开,怕母亲去世那种无比担忧和煎熬。而如今,他的母亲终于熬过了冬天,所以迫切的希望母亲能在春机四溢的田野上走走。【教师总结】我们再把这个“熬”字读一读,体会下其中蕴含的情感。【过渡】同学们,我们都说文字是有生命的,都说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所以迫切的希望母亲能在春机四溢的田野上走走。那春天的田野美吗?有多美?同学齐读下文中写春景的句子。引导:听完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要感叹一下:春天真美啊。可是老师有个疑问,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到“生命”?这个词背后有什么言外之意?关注“新绿”“铺”“密”等关键词。明确:“新绿随意地铺着”、“嫩芽也密了”、“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都给人们渲染着一种生命的活力,尤其是“铺”、“密”这两个动词,充分表现了春天草木萌发的朝气,给人一种享受不尽的生命活力。也暗示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获得了生命的活力,是对生命的礼赞。也想到人生命力的不可遏制和蓬勃昂扬。 2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名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老人疼爱孙儿的内心世界)四、抒写亲情同学们,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上个星期我们写了一篇作文叫妈妈的唠叨,学了这篇文章后也许你对“妈妈的唠叨”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果妈妈再唠叨你的时候你会说些什么呢?妈妈我想对你说(100字)学情分析我们这个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0人。根据六年级的教学情况来看,班中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跟上现有的进度,上课发言积极,个别同学表现的还特别出色,但是也有个别同学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尽人意,学习成绩也不稳定。从他们的课堂上看,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很容易分心,作业和试卷上由于不细心,所以错误比较多,个别同学上课的时候对于老师的问题一问三不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孩子要特别注意。由于刚进入初中生活,很多学生的思想浮动较大,学习不踏实,班级纪律有点差。需要班主任老师不断的提醒和教育。这些是需要在这学期中改进的地方。学习情况分析班级整体水平分析:学生整体学习习惯比较好,书写普遍端正,整体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基础知识,大多数学生普遍掌握的扎实。效果分析1、由于对教材的分析较为透彻,学生学情的定位比较准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得以很好地贯穿,实施得也较为理想,三维目标的达成还是令人满意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完成较好,囿于学生现阶段的生活体验,学生对中年人的深沉情感和家庭责任能有所理解,但没有亲身感悟,因而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从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明确自己现阶段责任并力争做有责任意识的人做起。2、学生在本节课的朗读较为到位,所有学生用心用情地朗读课文,为感知故事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我深感到七年级学生的纯真和对知识的渴求,我有信心让他们的朗读水平日渐提高。3、解读文本归根结底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与思考。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采用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发言积极、较为到位,加之理解后再朗读感悟,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就更为深刻了。4、学生在学习文章后能同教师一起对文章内容进行回顾,对文章思路的梳理完成得相当出色。5、在“创新表达”环节,学生生成在预设之内,基本能按照“以小见大”的写法完成仿写练习,多数同学能围绕主题,通过生活中的小场景的叙述,感受家庭中浓浓的亲情。个别同学存在句式问题需教师加以点拨引导。教材分析 散步是鲁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莫怀戚。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围绕着有关亲情和家庭生活展开,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细节”,围绕着“母子情”、“夫妻情”、“祖孙情”这三种情感,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