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 驿路梨花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写作的顺序,学习作者精巧的构思。过程与方法:诵读法,体悟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中体现的助人为乐、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写作的顺序,学习作者精巧的构思。教学难点学习以花喻人的象征手法。教法学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欣赏图片梨花,谈谈自己的感受。我们现在学习一篇与梨花有关的课文:14课驿路梨花,大家从题目中读出什么?二、作者简介彭荆风,当代作家。这是他以云南边防军民的生活创作的一篇小说。作品有边塞烽火芦笙恋歌鹿衔草等。“驿路梨花”出自南宋诗人陆游诗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诗的最后两句是:“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驿路:课文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三、整体感知,概括内容速读课文,回答:围绕哪个问题展开故事的?小说的中心事物是什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四、梳理故事情节,理清顺序(一)本文的文体是什么?(小说)小说的三要素包括?(典型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二)课文先后写了哪些人?他们为小茅屋做了什么事?为什么为小茅屋做事?课文先后写了哪些人为小茅屋做了什么事为什么为小茅屋做事“我”和老余修葺小茅屋向哈尼小姑娘学习,方便过路人瑶族老人送米、修葺小茅屋向哈尼小姑娘学习,方便过路人哈尼小姑娘照管小茅屋向解放军、姐姐学习,方便过路人。梨花姐姐照料小茅屋向解放军学习,方便过路人解放军建造小茅屋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三)按时间先后,还原事情原本的顺序,小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应该是怎样的?解放军 十几年前路过建小茅屋梨花姑娘 照料小茅屋 插叙 梨花姑娘 出嫁后妹妹接着照料小茅屋 插叙 瑶族老人 借住送粮,修屋我和老余 路过住宿,修屋课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设置悬念 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怎样设置悬念?1、倒叙。2、插叙。3、放大细节。 (三)学习作者精巧的构思小组讨论:你能找出课文的三个悬念、两次误会在什么地方吗?我和老余见到小茅屋悬念一: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朗读12段,思考小茅屋中的陈设是怎样的?他们为什么追问屋子主人是谁?误会一:主人是瑶族老人(不是他。瑶族老人是专门运粮食的,插叙。瑶族老人是个怎样的人?朗读22、23、24,这儿体现了少数民族的什么特点?悬念二:主人家到底是谁?误会二:茅屋的主人是哈尼小姑娘(不是她。她是照料小茅屋的。)悬念三: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呢? (四)小茅屋的真正主人是谁?瑶族老人吗?梨花吗?梨花的妹妹吗?解放军叔叔吗?茅屋的建造者、照管者都是主人。他们都有什么样的品质?雷锋精神为什么能在云南少数民族扎根呢?(热情好客、淳朴善良。茅屋虽小,却可见大主题。这也是以小见大的写法。)五、研读课文,品位语言学习了人物和故事情节,再学习优美的环境描写。(一)课文中几次写梨花,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吗?然后说说它们的作用。朗读16段,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作者先写大山迷茫的环境,烘托了我和老余因走不出大山而着急的心理,为下文梨花林的出现做铺垫。再描写幽静、美丽的梨花林的环境,烘托了我和老余看到希望而欣喜的心理,为下文小茅屋的出现做铺垫。)“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多好的梨花啊!”(这是由写物到写人。)“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先写花,后写人,把花美和人美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虚实结合,赞美梨花小姑娘美好的品质。)“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驿路梨花”,一语双关,表面上写花和人,实际上赞颂的是雷锋精神到处发扬光大,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既然梨花象征了雷锋精神,请仿照“驿路梨花处处开”的句式,仿写出一句诗揭示课文的主题:雷锋精神(代代传、时时新。)。 (二)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驿路梨花是边境盛开的洁白的梨花,是哈尼小姑娘梨花,是雷锋精神的象征。梨花的自然美与心灵美巧妙地联系起来,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三)根据文章的主题,我们来给课文配插图,应该画怎样的梨花图呢?六、趣味讨论假如哈尼小姑娘改造小茅屋开起了旅店,勤劳致富,你怎么看?课堂小结课文巧设悬念,情节曲折,热情歌颂了雷锋精神世代相传的生命力,运用双关,梨花象征雷锋精神,边疆军民是雷锋的传承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板书设计驿路梨花彭荆风小茅屋引用 象征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一语双关学情分析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对记叙文的基础知识有了较全面的掌握,对学习记叙文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多数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记叙类文体的阅读方法,语文知识积累更丰富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升,探究的意识更加强烈,语文学习习惯逐渐稳定。因此,学习本课,我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理清记叙的顺序,课上以学生朗读、思考、讨论、感悟为主,品位语言美、情感美,教师适当地引导、点拨,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效果分析本堂课的教学因为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情出发,所以学生能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略读的方法,认识到阅读小说的方法和思路,理清了文章写作的顺序,学习了作者精巧的构思。课文朗读较充分,范读、齐读、跟读,形式多样,落实了“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课标要求,通过反复诵读,品味了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学习了象征和一语双关的写法,领悟到作品中体现的助人为乐、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追问,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想象,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当然,课堂教学中也有效果不佳的地方,课堂精彩生成还是不够,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教材分析驿路梨花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文章通过记叙发生在哀牢山路边一所小茅屋的故事,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扬的动人情景,歌颂了各族人民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本课要根据单元要求,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在略读中,要根据一定目的或需要确定,确定阅读重点。这是在七下教材前三单元精读基础上首次提出略读。通过略读,要概括文章的故事内容,还要有自己的感受。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以下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写作的顺序,学习作者精巧的构思。过程与方法:诵读法,体悟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中体现的助人为乐、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写作的顺序,学习作者精巧的构思。教学难点学习以花喻人的象征手法。评测练习一、课文先后写了哪些人?他们为小茅屋做了什么事?为什么为小茅屋做事?课文先后写了哪些人他们为小茅屋做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为小茅屋做事二、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种写法,说说其表达效果。三、课文中几次写梨花,说说它们的作用。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2、“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多好的梨花啊!”3、“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4、“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四、说说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五、说一说用“驿路梨花”做题目有什么妙处?课后反思结合课堂教学情况,我反思如下:本课教学目标基本符合新课标要求,教学环节设计得当,教学思路清晰,朗读教学较充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灵活运用,给更多同学创造了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这样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驿路梨花一文中景美、人美、精神美,在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动画等多种信息手段的帮助下,我得以将文字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引导学生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实现了知识与能力、德育与美育的巧妙融合,达到了寓德育、美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的效果,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感觉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还是欠缺,课堂生成不够,合作探究学习有待加强。改进措施:1.自主阅读后,让学生自主谈阅读感受。2.对阅读的指导可以更具体,教给学生一些具体方法。3.语文课堂应有丰厚的语言积累,所以要加上积累背诵的环节。4.课堂上尽量给学生留足自读感悟的时间,少些形式,多一些安静的思考。5.加强合作探究学习,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标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四学段(7-9)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驿路梨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小说,以表现雷锋精神发扬光为主题,要通过学习美好的故事和优美的环境描写,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语文实践指导学生逐渐加深认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是贯穿于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主线。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继续要求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并着重培养阅读记叙文的能力。本课则是学习小说的写作顺序及作者的巧妙构思的重要课文。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习略读。学习本篇课文,要通过略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要掌握小说的一些特点,提高记叙类文章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