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诫子书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讲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读诗句,猜人物。诗中所赞颂的人物是谁?2、诸葛亮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在三国演义中,他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然而诸葛亮还有一层身份,生活中他是一位望子成龙的父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去聆听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齐读课题。3、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诫子书”是什么意思?4、出示学习目标。二、品读韵律美1、诫子书是一篇韵律优美的文言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完成下面的题目。2、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教师点拨:(1)为什么第一个字“夫”后边就停顿呢?(夫,发语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2)为什么要用较慢的语速去读呢?(这是一篇家训,意味深长,父亲对孩子的教诲循循善诱。只有慢慢读,才能细细品味。)(3)读时用什么语气?(这是父亲对儿子的告诫,应该读得严肃,庄重、语重心长。)(4)句式有什么特点?你找到那些对称的句子?(句式对称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一咏三叹。)3、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优美韵律和悠长意味。三、感悟殷切情1、这封家书饱含着54岁的父亲对8岁儿子的殷切期望。那么,通过这封家书,诸葛亮想劝勉儿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默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2、学生自主学习,标注疑问。小组讨论,解决疑问。3、教师巡视,解决疑难。4、教师点拨,检查讨论成果。(1)解释重点字词的意思,并翻译句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遂成枯落,多不接世。(2)诸葛亮劝勉儿子成为_的人 ,我是从_(原文)看出来的。专心致志的人: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节俭的人:俭以养德品行高尚的君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名利的人:非淡泊无以明志志存高远的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志无以成学博学多才的人: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脚踏实地的人: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珍惜时光的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才: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板书)5、可以说诫子书里的每句话,每个字都凝聚着无言的父爱。诸葛亮曾在给他兄长的一封信中写道:“瞻今已8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父亲是多么希望儿子快快长大,成为国之栋梁。然而,父亲为蜀国日夜操劳,鞠躬尽瘁,不久就病逝了,临终前写下这封家书,将声声劝诫,拳拳父爱都熔铸于此。那就让我们以一个父亲的身份,满怀期待的去读!6、儿子读懂了父亲的劝诫与期待了么?从下面的短文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诸葛瞻一生谨记父亲教诲,他多才多艺,擅长书画,十七岁成为驸马,三十七岁与儿子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可以说诫子书一路伴他成长。那就让我们以诸葛瞻的语气心领神会地去读,去感谢父亲的谆谆教导!四、涵养君子行1、诫子书全文86个字,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哲理,许多语句垂诸久远。这些都是诸葛亮个人智慧的总结,自律人生的写照。阅读下面的选文,你觉得文中展现的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可以用原文的哪句话来概括?2、诫子书不足百字,却把修身治学的大道理谈得透彻深刻,不仅陪伴诸葛瞻一路成长,而且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也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你认为文章哪一句能当做你的座右铭?结合你当下的学习状况,谈谈对你今后学习和做人有什么启发?3、小小的一封家书,让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慈爱的父亲,更看到了一位严于律己、品德高尚的君子。最后,让我们怀着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再读诫子书!五、教师寄语诸葛亮给儿子留下了谆谆教诲,老师也对大家有殷切的期望。齐读教师寄语:诫生书夫学子之行,谦以待人,谨以治学。非谦无以交友,非谨无以成学。夫礼须达也,志须笃也。非礼无以立身,非志无以致远。骄奢则不能弘毅,淫逸则不能敏学。见贤思齐,不耻下问;切问近思,温故知新;则文质彬彬君子也。 板书设计:诫子书诸葛亮淡泊名利勤奋节俭志存高远博学多才脚踏实地珍惜时光栋梁之才诫子书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了浅显的语录式文言文论语十二章和两篇简单的文言小故事二则,在文言重点词句的积累上,可以说几乎为零,在理解文言文内容方面还具有一定的困难。但本篇课文,课下注释较为详细,学生能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初步读懂文意。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点拨应该能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本文句式整齐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凝练,言简意赅,易于背诵。但是在把握课文结构的角度上,学生会有较大的困难。七年级的孩子,之前学习的基本上都是记叙文和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还没有明确地出现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难点。虽然这篇文言文是纯说理性文章,有严密的逻辑性,但结合学情,对于本文的逻辑性应采用弱化的态度。诫子书效果分析一、预习效果本课是学生升入初中接触到的第三篇文言文,对于刚接触了两篇文言文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有效预习是非常必要的,课前为学生分发了预习学案,学生熟悉了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熟读了课文,认准了读音,并借助工具书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大概。这样充分的预习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预习的过程,也是自身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所以课前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二、课堂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通过三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设计层层深入,每一环节都以学生的自学和合作学习为主,并且每一环节都是对学习目标的紧密落实。在“感悟殷切情”环节中,主要以学生的分享交流为主,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实现了教学目标。三、拓展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不仅将“读”贯穿全课,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引导学生疏通课文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还补充了一些课外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比如在“感悟殷切情”环节中,补充了诸葛瞻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理解诸葛瞻一生谨记父亲的教诲。在“涵养君子行”环节中,我又补充了诸葛亮的相关事迹,以帮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是诸葛亮人生的总结。不足之处是,教师写给学生了一封诫生书,还可以拓展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写一封诫己书。 诫子书教材分析诫子书是2016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也是家训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诸葛亮这位历史伟人的高风亮节。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可以说诚子书是一篇勉学劝善的优秀之作。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这篇家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在提高学生文言水平的同时,还可以结合诫子书的深刻内容,对学生进行治学、做人和修养方而的教育,升华他们的灵魂和良知,启迪他们的思维。 从文体结构上来看,诫子书属于说理性议论文。全文虽短短86个字,但是立论、推理、论证结构严密,环环相扣。诫子书评测练习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阅读诫子书,完成下面的题目。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B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C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慢:荒淫无道D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性:陶冶性情2、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二者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3、翻译下列句子。(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诫子书课后反思诫子书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句式工整对称,易于学生背诵。但是本文言简意赅,意蕴深刻,对于刚接触了两篇文言文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要想准确翻译句子,理解文章内涵困难较大。另外,本篇文章是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论述修身和治学两方面的内容。对于还没有在课堂上接触过议论文的学生来说,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更是困难重重。这篇文言文是纯说理性议论文,如果不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造成高大上,假大空的感觉。所以对于本节课,我设置了三个教学目标,主要分三个环节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将“读”贯穿始终。在第一个环节“品读韵律美”中,学生大声自由朗读,根据题目的引导,体会本篇课文句式工整对称,朗朗上口的特点,并根据初步理解,准确把握本文的节奏停顿、语气、语速和重音。一开始指名学生读,学生连字正腔圆的要求都没达到;第二次指名学生读,没有正确把握好语速、语气和节奏停顿;在学生评价后,第三次指名让学生读,基本达到文言文诵读要求,获得了师生的好评。以该生的朗读为示范,全班齐读,共同感受本篇文章的文言韵味。不足之处是:句式特点教师讲解蜻蜓点水,应该让学生找出对称句之后,抓住重音,停顿,以语重心长的语气去反复读,要读得抑扬顿挫,意味悠长。从反复地朗读中体味文言文的特点。在第二个环节“感受殷切情”中,先“译读”,通过疏通文意,来理解课文内容。虽然学生文言词语积累不多,但根据课下详细的注释和小组解疑能较为准确的翻译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了一个问题:诸葛亮劝勉儿子成为_的人 ,我是从_(原文)看出来的。本环节,学会能通过句子的内容,自己总结出来。当学生提到与“志”相关的句子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探求 “志”与“学”的关系,告诫学生只有明确远大的志向,学业才有可能有所成就。同时,当学生提到“静”“淫慢”“险躁”等词语时,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其中内涵:“静”就是静下心来专心致志的去做事;“淫慢”告诫我们学习要勤奋刻苦,不偷懒;“险躁”告诫我们学习要脚踏实地,不要浮躁。如此一来,学生就能理解每句话的内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会翻译句子的层面上了。最后总结,诸葛亮对孩子的殷切期望,正体他的拳拳父爱。并让学生角色体验,以诸葛亮满怀期待之心去朗读课文。接着,教师又选取了两段有关儿子诸葛瞻的选文,让学生感受到儿子谨遵父亲教诲,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从而让学生再角色体验,以儿子的感恩之心去读。第三个环节“涵养君子行”,教师仍然是通过选取几个有关诸葛亮的选段,让学生感受本篇文章就是诸葛亮人生的写照和智慧的总结。可能由于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较差,选取的第一个文段,学生并没有准确读出是什么意思。最后一个选文,是现代文,学生一看就明白,而且反应较快。最后教师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