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文章我国政府审计效率的研究一、审计效率的现状(一)不少被审计单位年年审计年年违纪在充分监督制度下的上市公司存在的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势必衬托出非上市公司存在会计造假的严重事实,审计打假也成了审计工作的一个重点。对于每一个工作在审计一线的政府审计人员来说,都有这样的感受:审计过的单位几乎无一例外地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是审计的悲哀吗。政府审计是经济活动中履行监督职能的专职机构,是需要有锐气和勇气的,可制度的非约束性,审计的无风险性和对问题处理的非规范性,不自觉地形成了对敏感问题的回避,弱化了审计监督的力度,审计的威慑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从而造成对同一个企业、同一个行业、同一个部门,甚至同一个经济个体年年审计年年问题不断,同样的问题有的被审计单位年年犯的情况。这样的现象,不能不使我们对政府审计的工作力度、威慑作用进行一番反思。(二)权力寻租也是目前政府审计无法回避的社会丑恶现象有权力的地方就容易滋生腐败行为,审计定位于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又相对独立于政府各职能部门,并依照法律赋予的行政执法权进行执法活动,这样毫无疑问地也会产生权力设租和权力寻租的社会陋习。(三)政府审计中难以回避的政府情结,折扣了政府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之所在,没有审计的独立性就不能够完成政府审计目标。政府审计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难以回避的政府情结,又折扣了政府审计的独立性。首先,体现在地方保护主义上。地方保护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可审计过程出现的地方保护现象屡见不鲜。其次,体现在部门利益上。审计监督是要得罪人的,但又不能把所有的人全部得罪,在现行体制下的政府审计不得不考虑相关部门众口铄金的影响,审计部门也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二、造成政府审计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政府审计人员素质低下:政府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审计效率。政府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质。其次,政府审计程序混乱:审计程序在政府审计机构及其人员在项目审计中无法保证审计工作有秩序进行,紊乱无章;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安排不合理,增大审计费用,阻碍了提高审计效率的提高。再次:机构设置不合理,由于政府审计机关在机构设置上的不合理,致使审计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影响着政府审计效率。最后:会计造假的惩戒力度欠缺,惩戒力度欠缺是导致审计单位进行会计造价的根本原因。被审计单位之所以进行会计造假,就是因为造假的收益大于成本。三、为提高政府审计的效率采取的相应措施(一)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政府审计机关还应制订相应的准入制度对政府审计人员的资格做出要求。如可参照英国政府审计法的规定,要求政府审计人员必须至少取得一个职业会计团体的资格证书。政府审计可以仿效注会,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是法定的,每年一次,否则不能通过年检。注册会计师的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因为学习的结果与收入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学习可以降低执业风险和减少潜在失业可能性。这样政府审计增加了竞争就增加了活力,增加了危机感就增大了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规范政府审计程序规范政府审计程序主要包括。审计准备阶段要制定科学、周密的审计方案。审计方案是审计机关为达到预期审计目标,在实施审计前对审计项目作业所作的计划和安排。审计方案的科学与周密程度直接影响着审计效率和效果。审计方案对组织方式、分工协作、汇总、处理等事项作出行动纲领,提出要求。制定审计方案时,一是审计进度安排要明确,审计组要在规定时间完成各项任务。要通过事前调查尽可能摸清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避免因临时变更审计方案、打乱进行节奏而影响审计效率。二是审计人员分工要合理。既要充分发挥各成员的特长,又要均衡工作量。三是审计任务要量化。要具体到每个项目审计到什么程度、审计抽样的样本量达到多少比例等等。(三)已精简高效为原则设置内部机构并爱妻附属机构进行合并与简化政府审计机关内部机构的设置必须符合精简高效的原则。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英国政府审计机关内部机构的设置。英国审计署的内部机构只设立了六个局,其中第一局为综合行政部门,其他五个局为专业审计部门。我国的政府审计机关可以将许多综合的行政部门、后勤服务部门及一些事业单位进行合并,以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四)进行政府审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政府审计机构实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及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行政型的审计模式影响了审计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应将这种行政型的政府审计模式过渡到人大领导下的立法行政型政府审计模式,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彻底消除各级政府的本位主义行为,提高政府审计效率。(五)加强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作为组织实现其目标,加强内部管理的一种手段,在组织内部管理监督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内部控制对于提高审计效率起着积极的作用。要建立科学、完善、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必须解决合理授权、对被控对象的控制程度、企业具体控制范围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好控制与被控制的矛盾、控制面和控制点的关系和内部控制运行的人文环境。(六)健全法律法规,加大会计造假的惩戒力度,提高审计效率政府审计法律法规是由国家规定或认可的,具有法定的约束力,由国家强制保障其遵守执行的审计规范。审计法律法规的强制力,能够对违规单位的惩罚力度。惩罚力度的加强能够给被审计单位以警示的作用,大大的提高了审计客体的造价成本,最终得以提高审计效率。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政府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政府审计部门的不断改革,审计环境的不断完善,政府审计定能为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保驾护航的作用。第二篇:我国政府审计质量控制的改进问题研究范文我国政府审计质量控制的改进问题研究张龙平李璐摘要。审计质量是审计职业的生命,无论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还是政府审计都必须不断采取措施以提高审计质量。目前,我国仅发布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尚未出台任何相关的国家审计质量控制准则,这终将影响质量控制效果。鉴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的相似性,本文拟在借鉴注册会计师行业最新理论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政府审计质量控制的初步设想。关键词:政府审计质量控制改进本文拟在借鉴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最新理论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尽快制定基本准则及具体准则、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等5项我国政府审计质量控制的改进设想。(一)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的最新发展1.转变准则制定思路,构建质量控制准则体系。xx年6月,iaasb决定,对原国际审计质量控制准则作重大修改,再发布一个全新的国际质量控制准则第1号(下称isqc1),涵盖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包括财务报表审计在内的所有业务。显然,iaasb考虑视角发生变化,将质量控制提升到会计师事务所总体层次。新视角带来准则的新变化:(1)发布isqc1,为会计师事务所总体层面制定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提供了指导;(2)原国际审计准则第220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下称isa220)既包括事务所也包括具体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而修订后的新isa220以isqc1为框架基础,专门规范审计业务层面的质量控制。这两个准则点面结合,构建了层次鲜明、系统性强的质控准则体系。2.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实行以质量为导向的战略管理。iaasb首次明确提出,各会计师事务所都应当根据isqc1建立适合于本所的质量控制制度,以实现质控的两大目标:一是合理保证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业务准则的要求;二是合理保证事务所和项目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双重质量控制目标的提出意义重大,它强调执业过程与结果并重,更新了重过程轻结果的认识。就审计而言,只要出具不恰当审计报告,就谈不上质量合格。这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努力弥合审计期望差距的结果,是个显著进步。质量控制制度包括针对领导责任、职业道德规范、客户关系与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人力资源、业务执行、业务工作底稿和监控7项要素制定的政策和程序,其中第1和第6是新增加的要素。首次从事务所整体角度明确质量责任人,充分体现coso委员会xx年提出的新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在事务所的运用。另外,本次修订将底稿归档保管纳入质控制度,要求由事务所一把手负责,这真正体现了维护公众利益的行业宗旨。3.改变质量控制理念,突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系统性。新isa220跳出业务执行环节,依据isqc1提出的质量控制制度,同时结合其自身“仅关注单项审计业务”的特点,要求从下列6方面对具体审计项目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对审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职业道德规范;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的接受与保持;项目组的工作委派;业务执行;监控。修订后的准则将事前指导、事中监督、事后复核的控制思想进一步升华,延伸了事前、事后的控制范围,同时加大事中监督的检查力度,从而针对具体审计项目形成了全面、有效的控制循环。4.引入“项目组”概念,推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新isa220引入“项目组”概念,明确了项目组作为财务报表审计的主体地位;首次提出“项目负责人”概念,强调其应对项目审计质量承担领导责任。实施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的好处是:(1)明确项目组内部分工。项目组成员需要完成大量具体的审计和质控工作,而项目负责人应对这些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复核,并在更高层次上承担整个审计项目的质量责任。(2)有助于实施事务所分层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层对事务所总体质控制度的有效性负责,而项目负责人仅对每项业务的质量负责,彼此间相互配合,合力实现质控目标。5.增加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完善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体系。新isa220特别增加了“项目质量控制复核”,要求必须对上市公司审计业务实施该复核,对其他业务可选择进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是指在出报告前,对项目组做出的重大判断和准备报告时形成的结论进行客观评价。该复核是由不参与业务的胜任人员进行,独立性更强,起把好最后一道质量关的作用。另外,该复核产生的威慑作用,极利于督促项目组勤勉尽责。可见,新准则规定的审计项目质检体系由3部分构成:一是业务执行中项目组内部适时实施的复核(review);二是出报告前事务所独立实施的项目质量控制复核(engagementqualitycontrolreview);三是归档后事务所组织人员定期实施的后续监控(monitoring)。这将有助于事务所真正实施质量责任制度,把质量责任落实到位。(二)注册会计师行业最新发展对我国政府审计质量控制的启示1.尽快制定国家审计质量控制基本准则及其具体准则,着力构建我国政府审计质量控制准则体系。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国家审计准则体系,但仅有这是不够的,还应建设审计质量控制准则。我国政府审计质控准则体系建设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借鉴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成功经验,参照注册会计师国际质量控制基本准则的框架,制定我国国家审计质量控制基本准则。在基本准则中,要求各审计机关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并分解为若干要素予以明确指导,对质量控制工作提出总体要求。二是根据我国政府审计的主要业务种类,如财政审计、企业审计、金融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以基本准则为基础,分别制定各种业务的质控具体准则,以更加具体地规范政府审计质控工作。只有同时建立健全这两个准则体系,才能使国家审计准则的执行真正落到实处,实现对政府受托责任的有效监督。2.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强化质量控制工作。各审计机关应当根据质量控制准则建立适合于本机关的质量控制制度,以实现政府审计质量控制目标。审计质量是人员素质、实施方法和外部检查监控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导致审计失败。这种动态、系统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从控制论、系统论的角度来审视和改进政府审计质量控制。审计机关应当通过建立质量控制制度来管理所有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该制度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工具,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是各级审计机关迫在眉睫的任务。如何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已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