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所讲述的道理“口服心不服”,这属于态度改变的哪一阶段()单项选择题A、同化B、内化C、服从D、顺应 2: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不决定于他们能力上的差异,而在于他们的()。 单项选择题A、学习积极性B、智力水平C、学习自觉性D、学习时间 3: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判断题对错 4:教师在工作中具备的角色有() 多项选择题A、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C、心理辅导员D、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E、教育科研人员 5: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判断题对错 6: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称之为()。 单项选择题A、模仿B、从众C、服从D、认同 7: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这种学习属于()。 单项选择题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顿悟学习D、意义学习 8:学习评定在常见的教师心理因素所导致的误差有() 多项选择题A、宽大效应B、光环效应C、集中趋势D、逻辑误差E、对比效应 9:下列提问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是()。 单项选择题A、武汉市是否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B、请说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C、假如太阳请假,世界会变成什么样D、什么是心理学 10: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单项选择题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 11:在各类学习评定中,一般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目的在于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的是() 单项选择题A、配置性评定B、形成性评定C、总结性评定D、综合性评定 12:由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 单项选择题A、外在动机B、内在动机C、有意识动机D、生理性动机 13:人的认知方式有优劣好坏之分。() 判断题对错 14: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属于心智技能的()。 单项选择题A、原型定向阶段B、原型操作阶段C、原型内化阶段D、动作的认知阶段 15: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按领域原则和按()。 单项选择题A、功能B、大小C、用途D、年龄 16: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水平。 单项选择题A、前习俗B、中习俗C、习俗D、后习俗 17:决定教师是否优秀的关键因素是() 单项选择题A、教师的教学行为B、是否理解学生C、与学生的有效交际D、理解自己 18:在韦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单项选择题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19: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的最高点是() 单项选择题A、生理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安全需要D、认知需要 20:认知资源理论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A、谢夫林B、布鲁德本特C、特瑞斯曼D、卡尼曼 21: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这种现象是()。 多项选择题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效应E、远近效应 22:“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质外,还有()。 单项选择题A、后天的饮食因素B、居住条件因素C、后天的环境因素D、教育因素 23: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班杜拉 24:禀赋优异儿童的智商一般在() 单项选择题A、120分以上B、110分以上C、150分以上D、140分以上 2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单项选择题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26: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每一方都包含着的两个侧面是认知和() 单项选择题A、感知B、意识C、反省D、行为 27:常用的测验方法有() 多项选择题A、论文式测验B、客观测验C、智力测验D、标准测验E、心理测验 28: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一致的行为,即()。 单项选择题A、顺从B、众从C、从众D、服从 29:在我国的学者看来,组成人的“智力”的基本因素中,核心是() 单项选择题A、注意力B、观察力C、记忆力D、思维力 30:在我国,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把学习划分为() 多项选择题A、知识的学习B、技能的学习C、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D、道德品质的学习E、行为习惯的学习 31: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有三种类型:积极的、消极的与() 单项选择题A、沉默的B、对抗的C、安静的D、活跃的 32: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形式存储。 单项选择题A、视象代码B、声象代码C、语义代码D、图式 3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单项选择题A、生存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34: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5:定势对迁移只起阻碍作用。() 判断题对错 36:辅导教师将受辅导学生表达出的思想、观念或流露出的情绪,加以综合整理,用自己的语言再表达出来的会谈技术为() 单项选择题A、鼓励B、反映C、澄清D、询问 37: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归类识字,这属于()。 单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 38:以词汇、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 单项选择题A、概念学习B、命题学习C、符号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39:下列哪项不属于智力群体差异的表现() 单项选择题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水平差异 40:格式塔关于学习实质的看法,是建立在其对动物学习现象的观察的基础上。这种动物是() 单项选择题A、猿猴B、白鼠C、兔子D、鸽子 41: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判断题对错 42: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单项选择题A、民主型B、放任自流型C、仁慈专断型D、强硬专断型 43:“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这是下列哪位学者的观点?() 单项选择题A、希尔加德B、加涅C、潘菽D、邵瑞珍 44:有的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有的学生不愿意为他所不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单项选择题A、认知动机B、学习兴趣C、成就动机D、交往动机 45: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之为()。 单项选择题A、个别化教学B、指导性教学C、合作教学D、情境教学 46:动机作为活动的一种动力,具有_功能。() 多项选择题A、激活B、指向C、调节与维持D、稳定E、满足 47: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来说,其容量的组块数是() 单项选择题A、36B、47C、59D、6l0 48: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奥苏贝尔提出的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有()。 多项选择题A、程序原则B、逐渐分化原则C、整合协调原则D、先行组织者策略E、强化原则 49:有些教师把大量时间化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他们在成长历程中处于() 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效率阶段 50: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分为() 多项选择题A、分析思维B、经验思维C、理论思维D、直观动作思维E、直觉思维 1:答案C 解析 2:答案D 解析 3: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答案A,B,D,E 解析 5:答案错误 解析 (P367)改正:品德行为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少年时期(1315岁)。 6:答案D 解析 7:答案D 解析 8:答案A,B,C,D,E 解析 学习评定在常见的教师心理因素所导致的误差有宽大效应、光环效应、集中趋势、逻辑误差、对比效应、邻近误差。(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9:答案C 解析 分散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分散思维的主要功能是求异与创新。 10:答案D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错误 解析 14:答案B 解析 (1)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2)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3)原型内化:就是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所以选择B。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C 解析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发展有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等三个水平。题干中提到的是习俗水平的特点。水平一,称为“前习俗水平”,行为受逃避惩罚和获得奖赏的需要驱使,儿童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结果,还没有发生社会规范的内化。水平二,称为“习俗水平”,儿童认同于父母,并遵从父母的道德判断标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