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代赠二首 其一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赏析 代赠代拟的赠人之作此题诗二首这是第一首诗以一女子的口吻写她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思 诗中所写的时间是春日的黄昏诗人用以景托情的手法从诗的主人公所见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衬托出她的思想感情 诗的开头四字就点明了时间地点楼上黄昏后面欲望休三字则惟妙惟肖地描摹出女子的行动她举步走到楼头想去望望远处却又废然而止这里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女子的姿态而且也透露出她那无奈作罢的神情欲望休一本作望欲休休作停止罢休之意欲望是想去望她的情人但为何又欲望还休呢 对此诗人并不作正面说明因为那样容易流于显露没有诗意他用描绘周围景物来表现女子的情思 南朝诗人江淹倡妇自悲赋 写汉宫佳人失宠独居有青苔积兮银阁涩网罗生兮玉梯虚之句玉梯虚是说玉梯虚设无人来登此诗的玉梯横绝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情人被阻不能来此相会此连上句是说女子渴望见到情人因此想去眺望但又蓦然想到他必定来不了只得止步欲望还休把女子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和孤寂无聊的失望情态写得细微逼真月中钩一本作月如钩意同它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情人的不得会合 三四句仍然通过写景来进一步揭示女子的内心感情第二句缺月如钩是女子抬头所见远处天上之景这两句则是女子低头所见近处地上景物高下远近错落有致这里的芭蕉是蕉心还未展开的芭蕉稍晚于诗人的钱珝未展芭蕉诗中的芳心犹卷怯春寒写的就是这种景象这里的丁香也不是花瓣盛开的丁香而是缄结不开的花蕾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哀愁无限这既是女子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同时又是借物写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物之愁兴起加深了人之愁是兴物之愁亦即人之愁又是比芭蕉丁香既是诗人的精心安排同时又是即目所见随手拈来显得那么自然 景与情物与人融为一体比与兴融为一体精心结撰而又毫无造作雕琢之迹是此诗的极为成功之处特别是最后两句意境很美含蕴无穷历来为人所称道诗话类编就把它特别标举出来非常赞赏 2011 年高考大纲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周邦彦 10561121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 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_ 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答出以时间为线索的给 1 分能简要说明的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2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_ 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答出心情的给 2 分能简析表现的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和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倾向的能力 诗歌鉴赏上片写黄昏时的羁愁开头秋阴时晴渐向暝一句点明了词人羁旅在外的季节是秋季傍晚时天气时晴时阴满庭的凄凉这几句将自然与人的感受融在一起表现了景中情久久的伫立静听寒声这寒声加浓了羁旅凄冷的况味云深无雁影一句让人想到词人不仅在满庭凄冷的环境中伫立静听秋声而且还在寒声中追寻那捎书信的鸿雁然而只听哀鸿长泣不见孤鸿形影这更触发了词人思乡念亲之情下片写深夜的羁愁更深人去寂静点明旅居时间的推移地点也由庭院转入室内然而人还是那凄冷孤寂之人夜深只身独处室内与熠熠孤灯形影相吊本词自然浑成语言平易无雕琢意象鲜明人与物情与境浑然融为一气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掌握诗歌朗读的基本方法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3欣赏大自然的美体味诗人的人生际遇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树立对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1读准字音 暮砧 zhn 万壑 h 朔 shu 漠 青冢 zhn 渚 zh 清沙白 繁霜鬓 bn 江间 jin 省 xn 识 千载 zi 2解释语词 玉露白露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萧森萧瑟阴森 他日往日 故园心指思念故乡之情 暮砧傍晚时的捣衣声 紫台紫宫宫廷 朔漠北方的沙漠 胡语指胡人的乐曲 渚水中小块陆地 萧萧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 作客客居异乡 百年文中借指晚年 潦倒衰颓失意 6走近作者 杜甫 712770 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 今属湖北 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 今河南巩义 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 公元 744 年 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 今陕西西安 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死于耒阳 他的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贫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他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扬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宋以后被尊为诗圣对历代诗歌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兵车行 春望 羌村 北征 三吏三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兴八首等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 7了解背景 1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 766 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杜甫自肃宗乾元二年 759 弃官至今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主题是故国之思第二首中每依北斗望京华第四首中故国平居有所思是八篇的的纲领诗中所写个人的悲哀也关乎国难 2 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 自云安 今四川云阳 到达夔州 今四川奉节东 一住两年这是他创作中的一个繁荣时期两年内写出了430 多首诗占全集诗中的七分之二而且有不少长篇从总体看不少论者都认为在思想内容上比过去的作品略见逊色其实其中也有不少作品无论在思想性或艺术性上都堪称传世之作咏怀古迹 共五首 即是一例 3 登高一诗写于唐大历二年 767 秋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猿多著称诗中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 8开阔视野 古体诗与近体诗 旧体诗从唐代开始分为古体和近体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都称古体诗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不是指近代这种说法已经沿用了 1000 多年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古体诗除了必须用韵之外不受格律的限制写起来比较自由 近体诗的格律始于南朝的齐梁形成于初唐完备于盛唐它可以分为绝句与律诗两种四句一首的称绝句绝句又分为五绝和七绝五字一句的称五绝七字一句的称七绝律诗是八句一首它又分为五律和七律五字一句的称五律七字一句的称七律八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每首的字数句数都有规定都是八句五律 40 字七律 56 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每篇必须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长律一般是五言的且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白居易的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有 1000 字这种长律除首尾两联外一律对仗故称排律 绝句分古绝和律绝两类古绝不论用仄韵或平韵都不受格律的限制可归入古体诗一类而律绝一般押平声韵也有押仄声韵的但必须按近体诗的规则它在形式上等于半首律诗详细容后再叙总之古风属于古体诗律诗属于近体诗包括长律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首先古体诗在句子和字数上是多种形式的有三言古诗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称三古四古五古七古七言以上的称杂言古诗而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从句数上看古体诗最短的只有两句多的如屈原的离骚全诗就有 372 句 2400 余字是流传至今最长的诗而近体诗则限定为四句或八句只有长律可以超过八句 其次在用韵上古体诗有以下几个特点全诗可以用平声韵也可以用仄声韵还可以随意转为其他韵一首诗可以每句都用韵不限于偶数句子用韵的字可以重复可以用邻韵还可以上去声通押总之用韵是比较自由的而近体诗用韵的规矩就非常严格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用韵也可不用韵外其余句子都在偶数句用韵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不用韵的句子其末一字平仄声不能与用韵句子的末一字相同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因为近体诗主要用平声韵自然谈不上在仄声中上去声通押 此外近体诗在一个句子中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平仄安排上还有许多讲究律诗还要对仗这些我们将另行讨论可这些规矩在古体诗中都不存在 因为古体诗的形式比较自由又不限句数使它的应用比较广泛所以在近体诗形成之后并没有完全取代古体诗的位置唐代和唐以后的许多著名诗人都是既写近体诗又写古体诗一直到今天在全国性历次诗词大赛获奖作品中古体诗占有相当比例 长短句 杂言诗 古体诗有杂言一体杂言也就是长短句从三言到十一言可以随意变化不过篇中多数句子还是七言所以杂言算是七言古诗杂言诗由于句子的长短不受拘束首先就给人一种奔放的感觉最擅长杂言诗的诗人是李白他在诗中兼用散文的语法更加令人感觉到这是跟一般五七言古诗完全不同的一种诗体 本课设计三课时 第一课时 讲读秋兴八首 其一 1吃透文本 这首诗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声和秋色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的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和孤独抑郁之感 2设疑激智 1 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 本课所选三首诗都是作于秋天其中两首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怀呢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谓春女善怀秋士易感如宋玉的九辨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曹丕的燕歌行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2 如何理解秋天和大江在秋兴诗中的作用 秋天和大江是杜诗中最常见的意象诗人用一派弥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的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那条波浪兼天的大江是永恒的时间纽带它牵系着人类的历史和未来淘洗着无数王朝的更替冲洗着无数生命的流程 3 怎样理解丛菊两开他日泪 对这句话的理解素有争议一是丛菊两开的两开具体所指是什么一种说法为杜甫在夔州两见菊开考察杜甫的行踪他出川的当年曾在云安 今重庆云阳 度过了一个秋天写秋兴八首时已到夔州再历秋景两开还应该从出川算起较确切故一般认为这首诗作于到夔州的当年二是他日作何解不同于课本注释的另一种解释为他日即来日也诗意为丛菊两开徒作来日回忆之泪耳即而今乐事他年泪之意清人钱谦益就是持这种观点他在钱注杜诗中评道丛菊两开储别泪于他日孤舟一系僦归心于故园解他日为向日 从前 或来日在训诂上都有根据于诗意也各有所长很难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