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失模铸造工艺流程(附图)消失模铸造又称实型铸造,是将与铸件尺寸相同的泡沫模型刷涂耐火材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或宝珠砂、镁橄榄石砂振动造型,然后在负压下浇注,使泡沫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消失模铸造技术被誉为铸造工业的绿色革命。消失模铸造工艺流程:1、泡塑珠粒的选用:消失模铸造专用的泡沫珠粒有三种。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珠粒(简称EPS);可发性甲基丙烯酸甲脂与苯乙烯共聚树脂珠粒(简称STMMA); 可发性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树脂珠粒 (简称EPMMA)。常用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珠粒(EPS),用于铸造有色金属、灰铁及一般钢铸。珠粒特点:半透明珠粒,预发泡倍数4060,粒径为0.180.80亳米(6种尺寸),一般选用的原始珠粒的粒径小于或等于铸件的最小壁厚的1/9 1/10。2、模型制作:有两种情况:由泡塑珠粒制作:预发泡熟化发泡成型冷却出模预发泡:EPS珠粒在加入模具前,要先进行预发泡,以使珠粒膨胀到一定尺寸。预发泡过程决定了模型的密度、尺寸稳定性及精度,是关键环节之一。适用于EPS珠粒予发泡的方法有三种:热水预发泡、蒸汽预发泡和真空预发泡。真空预发泡的珠粒发泡率高,珠粒干燥,应用较多。熟化:经预发泡的EPS珠粒放置在干燥、通风的料仓中一定时间。以便使珠粒泡孔内外界压力平衡,使珠粒具有弹性和再膨胀能力,除去珠粒表面的水分。熟化时间在848小时。发泡成型:将预发泡且熟化的EPS珠粒填充到金属模具的型腔内,加热,使珠粒再次膨胀,填满珠粒间的空隙,并使珠粒间相互融合,形成平滑表面,即模型。出模前必须进行冷却,使模型降温至软化温度以下,模型硬化定形后,才能出模。出模后还应有模型干燥及尺寸稳定的时间。设备有蒸缸及自动成形的成型机两种。由泡塑板材制作:泡塑板材电阻丝切割粘结模型。对简单模型,可利用电阻丝切割装置,将泡塑板材切割成所需的模型。对复杂模型,首先用电阻丝切割装置,将模型分割成几个部分,然后进行粘,使之成为整体模型。3、模型组合成簇:是将自行加工好(或外购)的泡塑模型与浇冒口模型组合粘结在一起,形成模型簇,这种组合有时在涂料前进行,有时在涂层制备后埋箱造型时进行。是消失模(实型)铸造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目前使用的粘结材料:橡胶乳液、树脂溶剂和热熔胶及胶带纸。4、模型涂层:实型铸造泡塑模型表面必需涂一层一定厚度的涂料,形成铸型内壳。其涂层的作用是为了提高EPS模型的强度和刚度,提高模型表面抗型砂冲刷能力,防止加砂过程中模型表面破损及振动造型及负压定型时模型的变形,确保铸件的尺寸精度。外购的消失模铸造专用涂料,在涂料搅拌机内加水搅拌,使其得到合适的粘度。搅拌后的涂料放入容器内,用浸、刷、淋和喷的方法将模型组涂覆。一般涂两遍,使涂层厚度为0.5 2mm。据铸件合金种类、结构形状及尺寸大小不同选定。涂层在4050下烘干。5、振动造型:我们介绍常用的一种造型方法(两种方法之一)。其工序包括如下工序:砂床制备放置EPS模型填砂密封定型。砂床制备:将带有抽气室的砂箱放在振动台上,并卡紧。底部放入一定厚度的底砂(一般砂床厚度在50100mm以上),振动紧实。型砂为无粘结剂、无填加物、不含水的干石英砂。黑色金属温度高,可选用较粗的砂,铝合金采用较细砂子。型砂经处理后要反复使用。砂箱为单面开口、设有抽气室或抽气管、起吊或行走机构的砂箱。放置EPS模型:振实后,其上据工艺要求放置EPS模型组,并培砂固定。填砂:加入干砂(几种加砂方法),同时施以振动(X、Y、Z三个方向),时间一般为3060秒,使型砂充满模型的各个部位,且使型砂的堆积密度增加。密封定型:砂箱表面用塑料薄膜密封,用真空泵将砂箱内抽成一定真空,靠大气压力与铸型内压力之差将砂粒“粘结”在一起,维持铸型浇注过程不崩散,称之为“负压定型,较为常用。6、浇注置换:EPS模型一般80左右软化,420480时分解。分解产物有气体、液体及固体三部分。热分解温度不同,三者含量不同。实型铸造浇注时,在液体金属的热作用下,EPS模型发生热解气化, 产生大量气体,不断通过涂层型砂,向外排放,在铸型、模型及金属间隙内形成一定气压,液体金属不断地占据EPS模型位置,向前推进,发生液体金属与EPS模型的置换过程。置换的最终结果是形成铸件。浇注操作过程采用慢快慢。并保持连续浇注,防止浇注过程断流。浇后铸型真空维持35分钟后停泵。浇注温度比砂型铸造的温度高3050。7、冷却清理冷却后,实型铸造落砂最为简单,将砂箱倾斜吊出铸件或直接从砂箱中吊出铸件均可,铸件与干砂自然分离。分离出的干砂处理后重复使用。骏飞消失模铸造工艺流程图: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