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时间分析,时间分析作业测定(1,时间分析概要 所谓时间分析,就是针对时间及产出做定量的分析,找出时间利用不合理的地方,从而进行改善的方法,是IE方法的一种基本方法,时间分析作业测定(1,时间分析的主要用途 作为改善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作为设定标准工时的重要依据 作为制造系统规划和改善的依据 作为评价作业者技能和工程管理水平的依据 作为成本分析的重要依据,时间分析作业测定(1,时间分析的体系 从泰勒把时间分析应用于工厂改善开始,时间分析已走远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其方法经过后人不断总结发展,已经蔚然而成体系,具体如下图所示: 时间分析一般分为两大类型 直接观测法 间接观测法 根据分析对象的作业种类、性质以及分析的目的,又可以细分出许多方法。以下逐一进行介绍,时间分析作业测定(1,时间分析的体系,时间分析作业测定(1,马表法(秒表法) 所谓秒表法,顾名思义就是使用秒表直接进行作业时间观测的方法。是一种简单易用的观测方法,其主要步骤有: 观测用具准备(秒表、观测板、记录用纸、计算器等) 分解作业要素(作业要素必须明显,容易观测、要素的作业时间不能太短,最好能大于0.3秒) 观测及记录 算出实际时间 分析改善,时间分析作业测定(1,周期作业继续时间观测用约表,时间分析作业测定(1,摄影法(VTR法) 利用摄影机把作业过程录制下来,再到环境较好的地方(如会议室)播放,再根据录象带所记录的时间进行时间分析。这种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可以在较理想的环境进行分析。 同时可以进行动作分析。 对复杂的作业或联合工程,可以进行更从容准确的分析。 作业场景可以再现,有助于问题的发现与改善。 可以运用到教育训练方面。 容易进行评价,时间分析作业测定(1,既定时间标准法(Pre determined Time System法) 既定时间标准法,与直接观测作业时间的方法不同,它对分析对象的作业进行细分(分成基本动作要素),再分别决定时间标准,然后使用动作时间的标准数值,求出作业所需的时间。 其中,时间标准是通过总结对实际作业多次测试的结果得到的。WF(Work Factor)法和MTM(Method Time Measurement)是两种有代表性的既定时间标准法。既定时间标准法具有修订方便、可以实现确定作业时间的特点,时间分析作业测定(1,WF法(Work Factor) 所谓WF法,就是通过把身体分为七部分,以各部分的运动为中心,分析到细小的单位,然后从WF动作时间标准表中查出相应的时间,据此算出作业时间的方法。 用WF法求作业标准时间的基本步骤 展开动作分析 使用身体的哪一部位? 该身体部位运动到什么程度? 重量或阻力有多少? 有什么样的人为调节? 对于每一个动作,都可以从WF动作时间标准表中找出适用的时间值。 把查到的时间值加起来。 加上宽放时间,设定标准时间,时间分析作业测定(1,用WF法求作业标准时间的具体事例 对于鞋厂、服装厂、雨伞厂来说,把一块布料取到缝纫机上是一个常见的动作。 现在,可以利用WF法来求出这个动作的标准时间。 首先,对动作进行分解并查出相应的时间值,时间分析作业测定(1,1)把手伸向布 伸手属于手臂(ARM)动作,代号为A。 伸手的距离为45CM。 因为要抓布,所以会有人为停顿现象,要增加一个动作要素。 综合以上条件,从表11.3可以查到动作时间为76WFU(work factor unir),即0.0076分。 (2)用手抓布 抓布属手指(FINGER)动作,代号F。 用手指抓布时,动作距离在3CM以下。 该动作较为简单,没有额外的动作要素。 综合以上条件,从表11.3可以查出动作时间为16WFU,时间分析作业测定(1,3)把布拉到缝纫机上 把布拉到缝纫机上属手臂动作,代号A。 动作距离为45CM。 要把布拉到缝纫机的车针下,必须调整方向,并会有一定的停顿动作,有两个伴随的动作要素。 根据以上条件,同样可以从表查出相应的动作时间为98WFU。 (4)综合以上结果,拉布到缝纫机上的时间为 76+16+98=190(WFU) 即0.019分,时间分析作业测定(1,动作时间的标准表,时间分析作业测定(1,MTM法(Methods Time Measurement) MTM法与WF法有所不同, 不是根据动作的部位对动作进行划分 而是根据动作的形态把动作分解成动作要素 从而根据MTM时间表查出相应的时间标准,算出整个动作的标准时间。 M TM的动作时间表 MTM的动作时间表的例子,MTM时间值的单位称为TMU,相当于十万分之一小时,MTM法的动作基本要素 伸手 R(Reach) 搬运 M(Move) 转动 T(Turn) 压 AP(Apply Pressure) 抓 G(Grasp) 定位 P(Postion) 放下 RL(Release) 分解 D(Disengage) 搜寻 ET(Eye Travel) 凝视 EF(Eye Focus) 躯体及腿脚动作 同时动作,MTM动作时间表,MTM分析实例(1,运用MTM法对伸手取在28cm外的电容器动作进行分析如下,取电容器的MTM分析,其中像R28B这样的代号,R表示伸手的意思,28指动作距离为 28cm,而B表示动作条件(详细如表)。 每一个动作要素的动作时间都通过查相应的动作时间表而得。 整个动作的合计时间为27TMU,约等于1秒钟,针板实验分析 (2,动作内容:两手伸入箱中,一根根地把杂乱摆置的针取出,再插入针板的板孔,针板实验的MTM分析表,上表中,抓住针和定位等动作对一般人而言,较难左右手同时进行,标准时间的设定作业测定(2,标准时间概要(Standard Time) 所谓的标准时间,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和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也就是在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作者,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用具,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标准时间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标准时间具有五大主要因素:正常的作业条件、熟练程度、作业方法、劳动强度和速度、质量标准,标准时间的设定作业测定(2,标准时间的构成,标准时间的设定作业测定(2,标准时间的构成与计算方法 标准时间可以以下列公式表示: 标准时间 = 正常作业时间+宽放时间 = 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 = 观测时间评价系数(1+宽放率) 其中, 观测时间指的是实际观测得到的时间值的平均,而观测时间由于受到作业者熟练度、工作意愿、情绪等的影响,并能代表真实的情况,故此应加以修正,乘上一定的评价系数,求得实际时间作为标准时间的主体, 而实际时间应考虑一定的宽放,作为疲劳、等待、喝水、上厕所等必须要项的预备,这样才得到标准时间,标准时间的设定作业测定(2,标准时间与评价法 评价法的由来 尽管作业方法和条件都被限定,进行同样的工作,在进行实际观测时,还是免不了会有差异出现。 作业时间受作业者的熟练度、工作意愿、努力与否所左右,这些因素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这样观测的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不能把观测时间直接拿来作标准时间使用。 实际上即使是同一作业者,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同样的事情,不同时间观测的结果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观测所得的结果必须进行修正,进行修正的方法就是评价法。 评价法的关键在于评价系数的确定,标准时间的设定作业测定(2,评价法的种类: 速度评价法(speed rating) 速度评价法以100%作为正常速度的基准,如果评价系数为1.1(即110%),代表比正常速度快10%左右,如果评价系数为0.6(即60%),由代表作业速度相当于正常速度的60%。 速度评价法主要以观测者的经验判断和期望值,因此又称为主观评价法。使用速度评价法时要求评价者对作业相当熟悉,能在脑中勾勒出作业处于正常速度的状态,标准时间的设定作业测定(2,平准化法(leveling) 平准化法又称西屋法(weatinghouse system),这种方法以熟练度、努力程度、工作条件、一致性四个项目作为作业速度变动的评价因素,每个评价因素分成六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于一定的修正值(如表所示)。 评价时将各因素的修正值相加再加上1,即评价系数。 例如,针对某一次观测,经判断熟练度为C1(+0.06),努力程度为B2(+0.08),工作条件为E(-0.03),一致性为E(-0.02),则评价系数 = 1+0.06+0.08-0.03-0.02 = 1.09,标准时间的设定作业测定(2,平准化评价系数表,标准时间的设定作业测定(2,下面例举某员工的评价如下,评价系数=熟练+努力+作业条件+一致性 =0.06+0.02+0.00+0.00=0.08 当观测作业时间为15“时,正常时间为=15*(1+0.08) =16.2,标准时间的设定作业测定(2,标准时间与宽放宽放的由来 在任何的工作环境下,疲劳、生理需求(上厕所、喝水等)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定的工作停顿。 此外一些作业准备、突发事件、配合不当都可造成工作停顿。 因此,以评价后的基本时间作为标准时间来要求作业者,显然还不尽合理。必须在基本时间之外,考虑一定的宽放,才能与现实情况更吻合,标准时间的设定作业测定(2,宽放的种类,宽放的分类一般可分为: 一般宽放 特殊宽放,标准时间的设定作业测定(2,一般宽放时间 (1)作业宽放 一般指作业过程中不断发生小事。诸如:工作台清扫、工作讨论、不良品发现等。 (2)私人宽放 指上厕所、喝水、擦汗等因人生理需求而引起的延迟。 (3)疲劳宽放 因为疲劳而引起的速度减慢或必要的休息,标准时间的设定作业测定(2,特殊宽放时间 (1)管理宽放 开会、工作安排等因管理需要而引起的非作业时间,应由管理宽放来吸收。 (2)小组宽放 小组配合中,因为配合不当而引起的个人等待时间。 (3)小数量宽放 因为生产数量太小,在还没热身之前,作业已经结束。这样的作业,效率自然不可能高,在正常时间之外,应考虑一定的宽放。 (4)机械干扰宽放 一个人负责多台机械,为照看其中一台机械而引起其他机械处于空转或停顿状态,称为机械干扰宽放,标准时间的设定作业测定(2,宽放时间的设定方法 宽放时间的种类虽然众多,但在实际计算标准时间时,不能把所有的宽放时间都考虑在内,因为宽放时间中,有的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却是可以简单进行排除的。 比如,通过设置固定的工作间歇休息时间,就可以大大减少上厕所、喝水等私人宽放,而且对疲劳的恢复也有所帮助。而多数的特殊宽放时间,通过改善管理可以逐步排除,标准时间的设定作业测定(2,宽放时间的设定步骤: 从宽放率表中查出适当的疲劳宽放率。 使用观测法求出其他的宽放时间。 将所有的宽放率加在一起即为总宽放率。 一般宽放在20%30%之间是正常的尺度,PTS法(预置时间标准法)作业测定(3,预置时间标准法概要 近年来,有些工程师们更致力于寻求及发展更简单的方法。单位预定时间标准(Modular Arrangement of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s简称为MODAPTS)即为其中之一。 此种制度系澳洲预定时间标准研究学会(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s & Research)于一九六六年发展完成。MODAPTS可视为预定动作时间之第三代数据,PTS法(预置时间标准法)作业测定(3,在MODAPTS中所使用的单位叫标准单位 (Module简称为MOD),MOD是衡量人体动作的一种基本单位。 单位换算: 求正常化时间(未含宽放时间) 1MOD=0.0000358NH(正常化小时) =0.00215NM(正常化分钟) =0.129NS(正常化秒钟) 速算法求标准时间(含103/4%宽放时间) 1MOD=1/7SS(标准秒钟,PTS法(预置时间标准法)作业测定(3,MODAPTS分析特点 新产品及新作业开始前可以事前设定标准时间 可以对作业内动素进行详细时间的预定 不用秒表 不需要时间分析中对观测时间的评比和修正,直接可求得正常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