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题报告哈十一中学一 、研究目的意义及价值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教育资源的支持与促进下实现的。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代教育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因此开发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资源平台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学校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挖掘教师的工作潜力。教师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总结提炼出一条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途径。借助现代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都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课题的具体实施和深化,对我校坚持以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为主轴,以教学和学习方式为两翼,以学生的素质的多元化发展为主体,以教学“人本化、自主化、民主化、个性化”为原则,以教学资源网络化,多元资源整合化,教学评价交互化为重点的队伍建设的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对不断提升我校的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创办人民满意的名牌学校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课题实施的核心价值:首先,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使他们在网路环境下学会对各种信息进行开发、识别、重组、创新。其次,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从而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最后,这一课题的实施过程正是推进我校“校本培训”的重点工程,这对全面提升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研究发展教育资源,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资源,提高执教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也为我校教学改革与实践发展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能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能力的发展.2、探索如何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建设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来配合各学科的学习。3、关注网络技术的大容量信息储存,高性能交互,准确快速地检索等技术特性,提高教师教育软件技术的运用水平。研究内容:1、在学科教学下如何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和创新研究。2、网络课的建设。3、网络环境下实施校本培训。主要观点: 教学资源内容开发和利用遵循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在注重学科知识本身的同时,加强课程资源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1.遵循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原则,教学资源体系力图提供诸如多媒体素材,课件,教育论文,研究性学习专题等丰富的资源类型,从情境创设,知识讲解,知识拓展,知识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覆盖.2.教学资源体系依据各学科知识点的固有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提供知识点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发性的,恰当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借助其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的特性,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3.教学资源体系提供丰富的研究性学习专题,如环境保护,国防知识,无处不在的塑料,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等,给学生提供一个开发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面对信息化的时代,网络环境为校本培训提供了平等、宽松、快捷、鲜活的平台。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学习、交流,它是建构主义理论与先进的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形成全新的校本培训模式,促进学习与交流方式的变革。学习的关键在学习者认知结构的自我建构,培训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不在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而在于他们自我认知结构的建构与重构的能力与意向,其中包括主动学习的态度,合理的学习动机,较高的信息选择和加工能力,以及自我监控、自我调整的能力等方面。网络课程的建设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开放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以学为主和协作学习原则,现实性和前瞻性原则。我们将着力研究如何在网络背景下有效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这一问题.例如如何确定合适的网络教学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研究思路: 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立学科资源库的框架,教师根据框架内容实践并调整修正,形成比较完整的资源库框架体系。建立方便快捷的网上通道,让教师随时上传充实资源库,也能随时调用大量经过组织的资源。购买适量的资源,有组织地充实到校内资源系统中。 网络课的建设。我们分析目前学校网络课的建设存在这样两个问题:问题一是目前网络课的内容选择存在盲目性,所选的内容并不完全适合进行网络教学.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要研究不同学科中网络课内容的确定。问题二是一些网络课的教学时间严重超时,教学目标不能达成,教学任务不能有效完成。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必须研究如何在网络背景下有效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为教师开设“信息快速路”, 开展网上师德师风、教育理论、新课程理论、科研素养内容的培训。进行反思式的“教师论坛”以及个性化的成果展示。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结合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等方法.实验步骤 1 学习与准备阶段。(2006、5-2006、12)此阶段要学习课题,进行课题论证,做好二级子课题征集和审批的工作。同时要制定实验方案和组织机构,准备开题会,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指导。 2 实验阶段。第一阶段(初步实验2007年3月-2007年8月),具体工作如下:a 进行分类、建档b 聘请专家指导教师从课题的案例入手,尝试实验结果。c 在初步实验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出优秀案例。d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开发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提升“校本培训”水平与能力。第二阶段(深化实验2007年8月-2008年8月),具体工作如下:a对第一阶段实验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找出成功经验与改进的方向,提出深化实验的措施。b对优秀案例进行深刻剖析。c组织实验现场会。d学习市、区及总课题的有关材料,对第二阶段实验进行动态性调控。第三阶段(反思总结2008年9月-2009年8月),本时段要落实好以下工作:a各实验小组及个人写出中期实验报告,做好后期研究的调控工作。b领导检查实验工作。c总结典型案例,形成专集,邀请市区专家来我校指导工作。d召开中期成果会。第四阶段(结题验收2009年9月-2010年8月),本阶段工作的重点如下:a按照立项要求做好本课题实验资料的收集、分类、汇编工作,形成系列性材料。b各二级子课题研究小组及个人向学校提交实验结题报告。c深化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扩大其辐射作用。d组织有关同志对各子课题实验成果和结题报告进行综合性评价、鉴定。f评选先进个人、实验小组。g对实验成果进行分类,形成专集并存档。h举行本课题实验结题暨总结表彰大会。四、组织机构课题组组长: 孟颖利课题组副组长: 赫维辛 课题组主要成员: 陆晓萍 、王瑞芬 、商静波、各教研组组长、信息技术教师及部分教学科研骨干教师。五、预期成果 1 本课题及各子课题实验中期成果汇报(实验报告)。 2 网络环境下开发教学资源的成果汇编。 3.完善网络环境下开发教学资源库。六、完成课题研究的重要保障条件 1 “十五”期间我校圆满地完成了国家重点课题用具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实验研究的子课题研究工作,且召开了结题现场会。这个课题实验的有关经验成果及我校大批人才为新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基础条件。 2 学校的网络教育系统已经初具规模,它为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技术保证。 3 我校教师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及网上实践开发能力已达到中级水平,部分教师达到了高级水平,这为本课题的研究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4 学校网络教室基本建成,这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物质保障。 5 学校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百万元以上)作为网络环境建设的经济保障。 6 市、区教育行政、科研部门领导的关怀和学科专家的指导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智力支持。 哈尔滨第十一中学 2006年12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