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通过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加强学生对冷热源工程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设计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了解和掌握在建筑工程设计及施工中,建筑设备及管道的占用空间与建筑、建筑结构之间的关系,了解各专业之间相互配合的关系,对常见建筑设备系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了解和掌握冷热源工程的具体设计方法、步骤;并初步掌握冷热源机房设计图纸的绘制方法。二、设计题目:位于市的某大厦冷热源设计。三、原始条件(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本工程涉及的高层建筑为一栋集商业、文化娱乐、办公、宾馆、地下设备用房和地下车库于一体的多功能大楼,位于大城市中心重要街道一侧,水、电、燃气供应等市政设施完备。1、该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围护结构做法:(1)外墙:五层及其以下墙体为240砖墙。六层及其以上按以下两种做法选定:(a)240空心砖;(b)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2)外窗:3mm普通玻璃、铝塑单层窗,一般按无外遮阳且配备浅色内窗帘考虑。(3)外门:(4)屋面:70厚钢筋混凝土板,上置75厚加气混凝土,k=1.465W/m2。2、制冷负荷及泵的选择原则制冷总负荷为5200kW;所需供冷楼层共28层(地上),其中一层到五层为商场,六层为餐厅,七层到二十八层为写字间。根据使用的性质不同,对空调区域进行分区,一层到六层划为A区,七层到十八层为B区,十九层到二十八层划为C区。A区的制冷负荷为总负荷的40%,B区的制冷负荷为总负荷的35%,C区的制冷负荷为总负荷的25%。其具体要求如下:1.集中冷热源机房设计。冷热源机房布置在地下室(见附图),并满足有关规范要求。2. 空调冷(热)水系统设计。3. 水冷机组冷却水系统设计。冷却塔置于六层屋顶。(二)气象资料:根据所给工程地点,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确定市冷热源设计的有关气象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参数:(1)供暖、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2)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及主导风向供暖天数(tw+5);(3)供暖期日平均温度,室外温度的延续时间最大冻土层深度等。(三)水文地质资料:通过调研,对当地水文、地质资料有所了解,为选择冷、热源形式和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土壤资源、太阳能资源提供帮助条件。(四)土建原始资料: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图中包括建筑尺寸、围护结构及门窗做法、建筑层高、建筑用途等。(五)动力及能源资料该建筑位于市区,动力及能源设施完备。动力与照明用电充足。自来水压力为25mH2O。天然气可由城市管网供应。该建筑需要热水但无蒸汽供应。(六)室外管网冷热媒参数可根据冷热源情况确定。对未给出的,应按照设计规范和技术措施的要求选取,一般空调系统冬季空调水60/50、夏季空调水7/12;采暖系统的散热器采暖形式为95/70,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形式为50/40。 四、设计内容(一)建筑设计冷、热负荷的计算:见工程概况与设计要求(二)冷热源的种类和系统形式的确定:根据国家能源和环保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方案的对比,得出对比结论,确定冷热源的种类和系统形式,鼓励采用新型环保冷热源形式。(三)冷热源系统设计。应考虑系统的循环方式、定压方式、运行方式等设计内容。(四)进行主要的设备选择计算。包括锅炉、直燃机和各种热泵等主要设备以及冷却水泵、冷冻水泵、补给水泵、冷却塔、膨胀箱水处理设备、上煤除渣设备等辅助设备,(五)冷热源机房的平面布置。合理布置,做好建筑设备及管道的占用空间与建筑之间的配合。五、设计要求(一)设计计算说明书的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必须包括下列内容:目录、原始资料、设计计算、主要参考资料等。2.设计计算要求:(1)按要求的计算内容编号逐一计算;(2)计算应列出公式、并说明公式中符号代表的意义及单位;(3)采用的计算方法或图表应说明来源。3.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用统一的16K专用纸,逐页编号,前有封面目录,后有参考文献。要求字迹工整,阐述明白,计算正确。其编写、整理一律用钢笔抄写规整,并与设计同步进行,最后集中少量时间校订汇总成册。 (二)设计图纸的要求用铅笔绘图,不得画徒手草图,要求图纸清洁,布局匀称,线条轻重主次分明,符合暖通空调制图标准,应附有主要材料表及设备用量表、图例,图中未表达的设计要求应该附文字说明。图文全部采用工程字体,尽量选用标准图号,标题栏按照统一规定格式绘制。六、学生应完成的工作:(一)熟悉课程设计任务书及建筑图,并借阅有关资料。(二)购物中心冷热负荷计算、设备选择及机房布置。(三)冷(热)水系统设计1.冷(热)水管道布置; 2.管路水力计算及冷(热)水泵选择;3.膨胀水箱计算; 4.保温材料选择。(四)冷却水系统设计(若不是选用水冷机组,则此项不需进行)1.冷却水管道布置; 2.冷却塔选择;3.管路水力计算及冷却水泵选择。(五)自动控制方案设计1.冷量控制方案设计; 2.自动保护要求。(六)施工图绘制(可将某些图合并在一张图纸上)1. 冷热源系统流程图(A2#或A3#);2. 冷热源系统轴测图(A2#或A3#); 3. 冷热源机房基础布置图(A2#或A3#);4. 平、剖面图(A2#);5. 大样图(A2#或A3#)。七、课程设计的工作计划:(一)课程设计集中指导 0.5天(二)熟悉设计任务书及有关资料、图纸 0.5天(三)冷热源机组、冷却水系统、冷冻水系统及热水系统设备选择计算 2天(四)自动控制方案设计及绘制冷热源机房原理流程图、系统轴测图(A2#) 3天(五)绘制冷热源机房基础布置图,平、剖面图(A2#) 3天(六)整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1天合计 10天八、参考资料一、主要设计依据:(一)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中国计划出版社(二)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01),中国计划出版社(三)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上、下册) 陆耀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四)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标准规范汇编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用设备专业管理委员会编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4年(五) 空调与制冷技术手册 陈沛霖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0年(六)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主编 (七) 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尉迟斌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八) 空调制冷专业课程设计指南路诗奎, 姚寿广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年(九)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第四版)吴味隆等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年(十) 锅炉习题实验及课程设计(第二版)同济大学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年(十一) 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 潘云钢著 二、主要参考资料(一)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2003年 中国计划出版社 (二)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7节能专篇, 暖通空调动力=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建设部 2007年 中国计划出版社 (三)暖通空调规范实施手册(第二版)李竹光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年(四)地源热泵技术与建筑节能应用=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赵军,戴传山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年(五)暖通空调设计图集刘宝林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六)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软件版 叶方涛,赵炳文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 (七)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第二版)建筑工程常用数据系列手册编写组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年(八)暖通空调工程常用数据速查手册本书编委会编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6年湘大建环教研室2010年12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