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设计理念】对话教学,唯有高扬主体之魂,调动学生的生命潜能,才能得以升腾;唯有吮吸言语之汁,发展学生的言语素养,才能得以升格;唯有浸润情感之泉,直抵学生的心灵,才能得以升华。【教学目标】1、 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领悟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2、 凭借和整合文本材料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预设】一、复习引入:1、齐读课题。2、这株柳树在作者的眼中是一株( ? )的柳树?师板书:神奇3、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株柳树长得十分高大,粗壮,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直接描写柳树的这个段落,(出示投影 5 自然段)通过你们深情的朗读,让这株高大,粗壮的柳树巍巍然撑立在我们面前。师:难道这株柳树的神奇就仅仅表现在它的高大与粗壮吗?让我们继续走近这株柳树,从作者的笔下进一步去感受它的神奇之所在。二、品悟“撑立”,走进柳树的生长历程,体会柳树的顽强。1、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语让老师感到疑惑,这个词语是:板书撑立。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出示投影:撑用手抵住,支住)2、指名做撑这个动作,谈感受。师:做这个动作容易吗?(不容易)感觉怎样?(很费力)3、柳树撑立在高原上容易吗?(不容易)它用的力和刚才这位同学用的力一样吗?(不一样)那么,这株柳树是靠什么力量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的呢?4、默读第 6、7 自然段,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勾画朗读相关句子,师相机引导并板书。1) 这株柳树在高原上撑立容易吗?从哪些语句中看出不容易,默读时拿出笔把重点语句划出来。2) 交流:哪些语句看出柳树在高原上撑立不容易?(生读相关句子,师相机引导、板书:持久的干旱、严酷的寒冷、高原风雪,雷轰电击)预设 1: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师:是什么把其他的柳树苗子全毁了?(板书:持续的干旱)知道青海高原上的干旱有多严重吗?(师简介)如此干旱的环境中存活下来,神奇吗?所以作者说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的保存了生命。预设 2: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师:除了持续的干旱,还有更为严酷的寒冷,(师简介高原的寒冷,冻土)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预设 3: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师:柳树还经历了什么?(板书: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它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预设 4: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师:说明它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困难,长到这样粗大特别不容易。5、播放录音,启发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7 自然段。师:孩子们,持续的干旱,严酷的寒冷。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这株柳树生存环境之恶劣,你们感受过这样的环境吗?来,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去感受。(播放声音)你们听狂风呼啸,电闪雷鸣,大雪纷飞,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株柳树在高原上可怜无助的样子,孩子们,你们看到了吗?(指 45 名学生说)师:这株柳树就在经受如此残酷的摧毁,但它害怕了吗?而是冻死过多少次,又被劈断了枝干,又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投影出示,指名读,齐读)师:柳树经受这样的摧毁仅仅是难得的一次吗?从哪里读出来?(投影出示,学生继续朗读) 有感情地妻读这段话。6、填写成语,诠释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力师:书读到现在,你知道这株柳树是靠什么力量撑立在高原之上了吗?(顽强的生命)力,这种顽强的生命力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指名说)三、对比阅读,启发想象,深化顽强。1、启发想象: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展开想象的翅膀,当这株柳树在高原上苦苦撑立的时候,它的同类,平原上的柳树此刻在干什么了?(出示投影)2、齐读 8 自然段,比较高原上的这株柳和家乡霸河的柳树,畅谈想法。师:作者写的是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为什么又用了这么多笔墨来写家乡霸河边的柳树?起了什么作用?(对比、衬托,更加突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的生命力)四、前后联系,再读柳树,启迪人生。1、回读 5 自然段。师:这的的确确是一株顽强的柳树。现在,我们再来读读描写柳树的这段文字,相信这一回读的时候你们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投影 5 自然段)生读,师相机引导2、知道锻铸是什么意思吗?(引:古代剑的铸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什么在锻铸着这株柳树呢?(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持续的干旱,严酷的寒冷。)引读:正是因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砺,遭受到许许多多苦寒,所以它的树干和树枝才会呈现出给人感觉它的叶子才会如此之绿,绿得绿得3、此时此刻,巍巍然撑立在我们面前的还仅仅是一株柳树吗?透过这株柳树你想到了什么?4、齐读这一自然段(加“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在末尾朗读)5、写启示并交流。难怪作者最后写到(投影读:“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师:从两个数字中你读出了什么?这句话仅仅是在写柳树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学生写启示后交流)五、回读全文,畅谈神奇。看来,这株神奇的柳树不仅深深感动了作者,也深深震撼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灵。现在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说这株柳树的神奇六、拓展,积累语言。1、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读懂了一棵树,更重要的是读懂了一种顽强的精神,希望你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永远记住这株神奇的柳树。最后,老师想送几句话与大家共勉,出示投影齐读:(就算、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只有)扼住命运咽喉的人,(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 不管(生存环境多么恶劣),不管(命运对我们多么残酷),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就(一定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板书】青海高原一株柳 神奇撑立持久的干旱严酷的寒冷 (顽强的生命)力高原风雪雷轰电击教学反思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和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高原上一方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接到赛课任务后,我浏览了一下课文,内心也被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所深深震撼,于是将这篇课文定为赛课赛课内容。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系列的困惑。困惑之一: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语言生动,文字优美,但表达的情感却极其简单,处处文字似乎都能体现“顽强”,多数学生第一课时就能体会到柳树“顽强的生命力”,那么,我上课时教给学生什么呢?困惑之二:由于散文“形散神聚”,通篇文字,处处皆有“顽强”,我该从哪里着手呢?困惑之三:即使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但在教学中,面对通篇的“顽强”,又如何体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呢?这一系列的困惑的确让人感到头疼,但课还得上。不得已,只好重又拿起教材,细心研读,而且还上网查询了课文相关资料,阅读了许多优秀的课堂教学实录,从中揣摩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学生对文本的领悟,联系自身的教学实际,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随着对文本理解的深入,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一、 目标的定位:根据自身对文本的解读,我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第一课时领悟出的“顽强”只是对课文的整体的初步感知,学生理解的层面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层,所欠缺的是和文本中具体语言文字对话的过程以及对“顽强”的情感体验过程,因此,我把自己的教学重点仍然放在体会“柳树顽强的生命力”上,把教学目标定位为:1、知识目标: 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领悟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2、 情感目标:凭借和整合文本材料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3、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把握好训练点,使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统一。由于本文文字优美,文字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可供挖掘、展开的训练点较多,但最终落脚点是一致的。如果切入点找不好,整个教学程序就是乱的,不容易把控。思来想去,最终确立了以“神奇”为教学主线,从“撑立”一词切入,回扣时展开“锻铸”,层层深入,前瞻后连,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悟中,读透文字中藏着的人文情感,使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和谐统一,有效增强对“顽强”的情感体验过程。三、恰当取舍,整合教材,做到详略得当。本文篇幅长,课后题明确提出来的训练点也多,在有限的 40 分钟里既要体现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又要顾及诸多的训练点,就必须对教材作出取舍。我最先的设计思路是“一读柳树,体会高大走进生长历程,体会顽强对比阅读,深化顽强再读柳树,启迪人生。”但试讲后才发现,内容太多,根本上不完,并且还发现,柳树的高大,粗壮学生一读就明白,并不需要老师生拉或拽地去引导和讲解。于是,我果断舍弃了这部分内容,直接由“撑立”切入,走进柳树的生长历程,通过朗读再现,想象体验,对比阅读,感情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顽强”,重点把握了教材 5、6、7 自然段。对 8 自然段的处理,因为学生已经有了对比,衬托的知识储备,所以一带而过,作了简略的处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