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摘要】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多方面原因,学校教育中各个班都出现了数量不等的学困生。作为教育者的老师,既要保证大部分成绩好的学生能学得好,又要关注班内的学困生。另外,学困生的转变与否,关系到一个班的成绩的整体水平。因此,关注学困生的成长,是每个教师应该注重的问题。【关键词】学困生转化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多方面原因,学校教育中各个班都出现了数量不等的学困生。作为教育者的老师,既要保证大部分成绩好的学生能学得好,又要关注班内的学困生。关心成绩好的学生并不难,只要老师一指点,他们便立有起色,进步显著;而学困生则不然,有的学习不好,有的思想不好,有的是学习、思想都不好。特别是纪律方面,常令老师头痛。对于某个问题,尽管老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老师的话如同耳边风,一点效果都没有。这样的学生,让老师从心底喜欢、关心他,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但这并不能说明这样的学生就没想法、没知觉,就无药可救了。学困生的心里也有成材的愿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尊严。他们是否有转变,是否有进步,关键还是看老师和引导者的工作是否到位。作为一个好的老师,要特别注意学困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老师,也要从关注学困生的成长着手,并把教育教学的重点偏向学困生的成长这一方面。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所教班级的学困生不少,因为我所在的学校是面向农村的初中,学生来源都是农村,基础差,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很少。不少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差,有的还当面辱骂老师。在2004年我接的一个班级中就有这样的一批学生。但经过两年的管理和转变,到了06年春季学期结束时,这个班级在学习和纪律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获得了全校“文明班级”,大部分科目在同年级中名列前茅,获得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在这两年的教育教学中,我总结出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1.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初中学困生的成因有很多方面,有的是因为小学基础差,上了初中后跟不上,导致了学习落后;有的是因为上了初中后纪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低了,学习自然跟不上,成为了班内的落后分子;有些是由于思维(包括概括、抽象、推理、分析和综合)有缺陷,或由于思维品质不良而造成的;有的对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成绩差;有的为情感因素(人的情感因素主要是教师和家长及学科情感因素)所影响;有的是没有掌握适合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适合自己个性和风格的学习方法,是这类差生的主要问题症结之所在。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1从德、智、体全面发展角度。有的学生思想纯正、品德优良,但学习成绩却一直在班级末尾;有的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方面却有很大的欠缺,屡犯校纪校规。1.2从智力角度。有的学生的确不聪明,虽然不是弱智,但反应总比一般学生要慢,再加上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所以尽管他很认真,但成绩一直上不去;有的智力水平较高,但因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肯下功夫,因此成绩也上不来。1.3从心理行为。有的学生虽竭尽全力,也难有所成就,尝够了失败的痛苦,面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有的学生平时学习还可以,但一到考试就紧张,导致发挥失常;每一个学困生,从不同的角度看,结果也会不一样,有的在学习上是一个“困难户”,但在思想品德上却是一个优秀学生。总之,对学困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辨证分析,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2.学困生的心理分析学困生的类型各种各样,他们的心理也不尽相同。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接触到很多学困生,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了解了他们的一些心理状况。大致有以下几种;2.1“恨”型。这类学生恨自己笨,他们学习态度端正,但学习成绩总是无大的起色,一次次的拼搏,一次次的失败,从而失去了信心。2.2“混”型。这类学生对学习不正视,他们虽是学生,但家庭条件好,无紧迫感,吃不起苦,在学校混日子。2.3“悔”型。这部分学生,他们对以往由于自身所为而造成某方面的比不上别人而后悔,为目前差人甚远而担忧,为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彷徨,为没有正确的“向导”而发愁。2.4“灰”型。他们自暴自弃,这是学困生中较为普遍的心理。既然自己已经落后,老师、同学都会看不起,即使努力也没啥用,前途一片黑暗,失去了前进的方向、目标和动力。2.5“毁”型。具有这种心理的学困生是极少的,他们往往由于受到来自老师、家庭和社会的一些批评,自己又不能很好的去思考,产生一种扭曲、变态的心理,于是就想毁掉自己或毁掉别人。情况极少,但危害性极大,如不妥善处理,往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以上五种情况,我称之为“五h”。当然,在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表现中,更为复杂,有的是半“悔”半“恨”,有的是既“灰”又“混”,有的则是由“恨”而”灰”,由“灰”而毁。3.学困生的典型例子根据上述几种类型,举几个典型的案例,这些案例都是我曾经教过的班级的学生。a、全:学习基础差,读书效果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初一复读过一年,当时成绩年级倒数第二,一学期竞有五科不及格。b、黄:该同学头脑聪明,学习成绩本来不算差,但贪玩,自由散漫,表现欲望及强,行为规范差,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成绩退到年级中下水平。c、吴:该生是应届生,英语奇佳,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一等奖,而语文却是红灯高照。d、林:该生已经毕业,此生脾气古怪,在班内很少说话,独来独往,让人琢磨不透,父母在外地做生意,不常回家。4.教育原则及对策学困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必然会发展变化的,或越变越好,或越变差,而其中的关键是老师的引导和关注。能否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激发他们的成才欲望,是转化的突破口。作为教师,对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要做到:诚、爱、严、宽、实。下面结合案例,具体阐述我的做法。4.1诚。首先要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要认识到教师是“传道授业者”,同时教师又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即老师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知识、讲道理,更是为了促使学生成材、成人而创造条件。要让学生相信你,愿意你为他们服务。坚持以“诚”待生,以“诚”取信,敲开学困生的心灵大门,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如c例中的吴xx,该同学转到我班后,对我存有戒心,对我“近而远之”,我几次找他谈话,都因为他保持沉默而没有效果。但我没有因此而气馁,还是坚持找他谈话,把内容从问题转到了聊天;在周记中我批示想与他交朋友;把他从后排调到了最佳位置,以提高他的学习效果;想方设法与他的家长联系,为他找语文家教。我的“诚”意逐渐打消了他的顾虑,他开始跟我说话了,也开始问问题了。后来经过进一步的了解才知道,该生的父母曾经都是商界人士,父母离异,父亲根本不管他的一切。而母亲为了生活和供他读书,在本地跑客运,无暇顾及他的学习、生活。通过与他的母亲谈话后,我发现他并不象别人说的那样“坏”,也不象别人说的那样“愚”,而是缺少关心,缺少管理,而在行为上有一些欠缺。除了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和主观上努力不够外,他的天赋不差,他曾经获得小学电脑操作比赛二等奖,会自己组装玩具赛车。我觉得要辨证的看待这个学生,主动的关心他,帮助他扬起成长的风帆。到了初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有了很大的进步,各科老师都说他变了一个样,“换了个人似的”。从中我体会到,只要诚心诚意去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使冰山也会被融化。4.2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这是教师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但一般来说,老师爱的“甘露”洒向那些聪明伶俐成绩好的学生较多,而对学困生却很少光顾。我在这方面却不同,在兼顾班内好的学生的同时,我把大多数的时间,精力放在班内学困生身上,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在关注他们,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如a例中我班的全,刚到我班复读时,成绩在全年级中倒数第三,父母也经常为这个不争气的女儿而吵架。对这样的学生,因为是从外地转来的,一般来说都是老师的“专政”对象。我没有这样做,在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后,我从学习、生活上主动关心她,鼓励她,指出她存在的问题,教她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她树立信心,一学期下来,成绩竟然到了班内中等水平。4.3严。对学生的爱要在心中,而在行为中要表现为“严”。学生犹如一棵棵正在生长的小树,既要阳光雨露的滋润,又要施肥、剪枝、除虫的管理,方能长成大树。特别对那些因为纪律差而导致学习不好的学生,更应如此。b例中的黄,就是这样一类学生。其他老师形容他为“牛皮糖”,属于“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问题学生。经常犯错,但却不吸取教训,屡错屡犯,是学校政教处的“常客”。对他我没有放任自流,而是多次耐心地教育,与他谈心,帮他分析原因,提出改正的方法。并通过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劳动来改正错误,如帮班内买劳动工具,帮助力气小的同学提东西等。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该同学的思想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到了后来,一些重要的事情(如饭卡充值等)我也放心让他去做了,而且从来没有出错。他的学习成绩也因此有了提高。4.4宽。对学生在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方面要求要严格,但在处理一些具体问题时又要宽以待人,特别是对班内的学困生。他们本来在班内就抬不起头,如果动不动就“一棍子打死”,那他们永无翻身的日子。结果只有一个:他们越来越“困”,必然成为班主任的包袱。他们毕竟是学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人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的,班主任的工作之一就是如何指导学生去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能简单的一“处分”了事,要帮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指导他们去改正错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给犯错误的学生以“宽松”的改错环境,教育从严,管理从严,处分从宽。不让一次错误压得学生抬不起头,不让错误的阴影影响学生的一生。在我担任班主任的八年中,我体会到,对学生的处分,甚至批评,一定要谨慎,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要留给他们一个和谐的成长空间。4.5实。帮助学困生,一方面要指出改正方向,找出差距,树立信心,一方面又要实实在在的帮他们解决问题。一定要落到实处,而不是点到为止。如d例中的林,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学生,英语特别好,语文、数学双双“落马”,属于“瘸腿”型的学困生。我认真分析他的情况,既然英语那么好,说明此人天赋不错,记忆力好,那怎么会语文、数学都不好呢?关键在于兴趣,导致他基础越来越差。我一方面寻找机会让他发挥特长,派他参加所有英语比赛,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多与他接触,拉近距离,“亲其师”才会“好其学”,在课余时间里我经常为他辅导数学,并规定每个星期要为他补一次课。经常检查他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安排,以取得最好效果。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在期末检测后终于看到了他满意的笑容。在这几年的班级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学困生的转化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至关重要的方面,也是一个教师应该切实做到的。班主任的工作想要有所突破,一定要注意对学困生的转化。只要我们都来关注学困生,爱护学困生,学困生就不会再“困”下去,这样我们的“人人成材”就可以落到实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