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测试卷 作者: 日期:2 杭州开元商贸职校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测试卷(问卷)班级学号姓名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答案做在答题卷上;2、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卷 试题卷一、 基础知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相同的一项是( )A春晚小品小沈阳一出马就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大家笑得很开心,夸赵本山的绝活传得好!B.这小孩爬上枝头,树枝折了,折了个跟斗掉下来,右腿骨折了!C.今天天气暖和,张大爷亲自装修房子,和泥抹墙,干得可带劲了,做事一点都不和稀泥。D.最近流感盛行,他不幸中招,咽喉肿得厉害,简直滴水难咽,说话都会疼得哽咽起来。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付出 入不敷出 桃园 世外桃源 B淹没 湮没无闻 委屈 委曲求全 C厉害 不计利害 义气 意气风发 D提名 金榜提名 瞻仰 赡养父母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人文是“化成天下”的学问,它包括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精神,激励人的意志,人的行为,促进人的健康,社会稳定乃至发展经济,人际关系等等学问。 A启发 规范 维护 调整 B启迪 规范 维护 协调 C启迪 规定 维持 协调 D启发 规定 维持 调整4下列各组句子中,与句相比,句增加或减少或改换了虚词。两句表达的句意仍然相同的一项是( )A、小王的这位引路人 小王这位引路人B、小李上班迟到了 小李上班又迟到了C、当时的某些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 当时的某些完全把乐式本身作为目的的音乐家D、打架和盗窃一次即扣二十分 打架或盗窃一次即扣二十分5下列人名中不是直接取自于成语的一组是( )A、 王任重 杜鹏程 B、陈残云 刘海粟 C、丁慧中 甘如饴 D、徐晓芬 孙志强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级蓝领,而不是普通教育培养的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也不是中职教育培养的一般技能型人才。B、由于思想水平不高以及文字表现力差的限制,本书的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C、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D、欧洲人发现太阳黑子比美国晚得多,最早一次的记载是公元807年才看到的。7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情感和客观效果看,用语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A、把美丽留给大家共同分享吧!花坛寄语折花者B、别对我动手动脚。树木寄语C、抽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寄语D、我的形象全在你举手投足之间。墙壁寄语8请根据意境,选出填入横线处比喻用得最准确贴切的语句( ) 长江 ,淮山 。江帆 ,山泉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A、万里疾如箭 数点青如靛 几片白如练 千尺飞如电B、万里白如练 数点青如靛 几片疾如箭 千尺飞如电C、万里白如练 一带绿如蓝 几片疾如箭 一线气如虹D、万里疾如箭 一带绿如蓝 几片白如练 一线气如虹9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是扩大现实,扩大我们的精神境界。不读书的人才是逃避现实,因为他只生活在一种空间里。英国文豪约翰生说:“写作的唯一目的,是帮助读者更能享受或忍受人生。”倒过来说 。 A、读书的目的也在于加强对人生的享受,如果你得意;或是对人生的忍受,如果你失意。 B、读书的目的也在于加强对人生的忍受,如果你得意;或是对人生的享受,如果你失意。 C、读书的目的也在于加强你失意时对人生的享受,或是你得意时对人生的忍受。 D、读书的目的也在于加强你失意时对人生的忍受,或是你得意时对人生的享受。10唐诗中不乏谜语。请你读读下面的诗句,猜一猜,三首唐诗写的都是(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唐白居易)人疑游面市,马似困盐车。(唐李商隐)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唐李白)A.白云 B.白雪 C.朝霞 D.梨花1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A、全诗表现出一种激越雄壮的风格。歌颂了边关将士为国献身的精神。B、一、二两句是直接抒情,三、四句借含蓄丰富的环境描写来间接抒情。C、从三、四句中可以看出将士们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D、“黄沙百战穿山甲“七个字概括出了边防战争戍边时间之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12填空(8分)(1)观察下面的图形,用一句话来解释“环境科学”。(不少于30字)(2分)社会 科学 环境科学技术科学自然科学答 :环境科学是 (2).下面是较为流行的“网络语”。请按照示例,写出后面句子的“网络语”并总结其演化形成的特点。(3分) 示例: 网上丑女不叫丑女,叫恐龙 喜欢不叫喜欢,叫稀饭girlfriend(女友)叫GF提意见不叫提意见,叫拍砖网上丑男不叫丑男,叫青蛙 网上高手不叫高手,叫大虾Be back later(过会回来)叫BBL请写出下面所给句子的“网络语”。(1分) 强烈支持不叫强烈支持,叫 网上低手不叫低手,叫从(可知,“网络语”演化形成的特点是什么?(2分) 答:_(3)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霍英东的事迹,为霍英东先生写一段颁奖词。(6080字)(3分) 霍英东:聚财有道,散财亦有道。 霍英东给人的印象,一是官至高位,在政界、商界、体育界拥有众多的头衔;二是他是个慷慨的有钱人。 从小吃过不少苦的霍英东聚财有道,但也热心公益,散财有道。多年来他对社会的各类捐助金额近200亿元,单是在家乡番禺的捐助就超过40亿元,有报道称他是港澳地区为家乡捐赠最多的富豪。 说起父亲生前的善行,其子霍震霆回忆道:“他说过一句话:人一生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有钱,是给他一个机会,能为国家做自己的贡献。”答:_二、阅读(四题,共6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15分)全球“汉语热”与国人“母语荒”孙遣权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异常火爆,目前全世界学习汉语的“老外”,已超过3000万人,有100多个国家,25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不仅如此,一些欧、美国家的大批“汉语”爱好者,远涉重洋到“东方取经”,来中国求学深造。与此同时,为满足更多“老外”学习汉语的需求,中国将在全球设立100所孔子学校。正如曾经20次访问中国的泰国公主诗琳通所说:“汉语是很有魅力的语言。”然而,面对“老外”对汉语的高涨热情,国人渐渐地冷淡了自己的母语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报纸、杂志、影视屏幕的“无错不成报”、“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戏”到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暑期英语班的异常火爆、一枝独秀,已成为近年来司空见惯的现象。翻开某些学者的专著、论文、学术报告,也难免错字频出,令人不忍卒读;而用中文写不好大学毕业论文的也大有人在。这里只列举几例:比如,笔者近读一位知名作家写的新书。书中引用了一段毛主席语录,“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们共产党人就最讲认真”。一对照原文,短短一句话少了两个双引号,多了三个字。大作家的学问做到这种份儿上,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又如,扬州一位正在读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替邻居代写一份建房申请书。岂料,一篇不足百字的文章,且不说词不达意,竟然还有28个错别字。再如,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方克平教授曾痛陈,他的许多本科生和研究生“英译汉”词汇贫乏,用词不准确相当突出,“有些翻译过来的文章简直不像汉语”。更离奇的是,就连在央视做嘉宾解说的个别大教授也将“小篆”读作“小隶”,让人笑掉大牙大学者尚且如此,而学问不及他们的普通人的汉语水平又会怎样?真让人不得而知。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而又神圣的语种之一,她不仅展示着东方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的魅力,还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踪迹和民族“记忆”,是根植于中华民族灵魂与血液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和传播载体。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将为更多的“老外”所接受和运用。而作为我们中国人,架起通往世界的桥梁,惟一凭借的是自身的文化优势。如果连中国话都说不明白,连中国字都写不清楚,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毋庸讳言,如果今天我们漠视母语,不精通、不会用母语,不仅是一个缺乏个性特征的民族,还将是一个“愚蠢的民族”。即便我们在经济上取得高速发展,物质生活得到明显改善,而精神文化素质跟不上去,终究会在全球竞争中败下阵来,赔掉“老本”,甚至输掉未来。全球“汉语热”的“盛世”景象,对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当务之急的是需要我们的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大力营造振兴“母语”的氛围,积极投入到纯洁母语、规范使用母语的努力中去,为汉语迈向世界再创辉煌。(选自语文报)13作为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异常火爆或国人“母语荒”的证据,错误的一项是( )A学汉语的“老外”超过3000万人,100多个国家,25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而且一些欧美国家的大批“汉语”爱好者,远涉重洋来“东方取经”,来中国求学深造。为满足更多“老外”学习汉语的需求,中国将在全球设立100所孔子学校。B学者的专著、论文、学术报告,报纸、杂志、影视屏幕,错别字层出不穷;央视做嘉宾解说的个别大教授也将“小篆”读作“小隶”,让人笑掉大牙,普通人更不必说。C假期英语辅导班异常火爆、一枝独秀,而语文辅导班不见一个;许多本科生和研究生“英译汉”词汇贫乏,用词不准确相当突出,“有些翻译过来的文章简直不像汉语”。D曾经20次访问中国的泰国公主诗琳通说:“汉语是很有魅力的语言”;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