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之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形考任务题解(答案)1.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公民和组织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的行为()。选择一项:(B)A.是正当行为B.受法律保护C.应当受到称赞D.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扬2.下列选项中关于反间谍工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C)A.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B.坚持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C.只需积极防御即可D.坚持中央统一领导3.某单位经批准举行游行活动,游行队伍正在向区政府广场行进过程中,前面道路突然发生交通事故,致使游行队伍不能按照许可的路线行进,( )有权改变游行队伍的行进路线。选择一项:A.游行队伍的负责人 B.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C.负责维持交通秩序的人民警察 D.政府维稳办负责人4.A市居民陶某组织示威活动解决具体问题的要求已经圆满实现。后接到公安机关许可的通知后,其决定不举行示威,但参加人已经集合,应当( )。选择一项:A.通知公安机关不予许可 B.由负责人负责解散C.由公安机关强行解散 D.参加人继续活动7.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 )为宗旨。选择一项:A.人民安全 B.政治安全C.经济安全 D.国际安全8.反恐怖主义法所称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选择一项:A.3人 B.5人C.10人 D.8人9.根据集会游行示威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择一项:A.游行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主管机关为游行起始地的公安机关B.公民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须经省级公安机关批准C.需要申请集会、游行、示威的,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3日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D.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时间限于早6时至晚10时,经当地人民政府决定或者批准的除外10.坚持以( )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才能加强国防建设,有效遏制侵害我国国家安全的各种图谋和行为。选择一项:A.政治 B.经济C.军事 D.文化11.对于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主管机关()派出人民警察维持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保障集会、游行、示威的顺利进行。选择一项:A.不必 B.可以C.应当 D.看情况12.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 )的共同义务。选择一项:A.国家工作人员B.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C.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 D.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13.泄露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的,()选择一项:A.国家安全机关处七日以下行政拘留B.国家安全机关处二十日以下行政拘留C.国家安全机关处三十日以下行政拘留D.国家安全机关处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14.根据反间谍法规定,关于公民和组织的权利义务表述正确的是()选择一项:A.任何个人和组织对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行为,都有权向上级国家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检举、控告B.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间谍行为的情况,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但也可拒绝提供C.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D.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报告15.反恐怖主义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恐怖活动嫌疑人员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选择一项:A.隐瞒 B.协助C.抵抗 D.拒绝16.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相关信息和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 )选择一项:A.积极配合 B.如实报告C.如实提供 D.隐瞒不报17.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公民和组织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的行为彩蛋。选择一项:A.是正当行为 B.受法律保护C.应当受到称赞 D.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扬18.根据国家安全法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选择一项:A.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B.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受法律保护C.如公民在维护国家安全时财产受到损失的,可以要求赔偿D.如公民在维护国家安全时人身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有关机关应按规定给予抚恤优待19.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相关信息和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选择一项:(C)A.积极配合B.如实报告C.如实提供D.隐瞒不报20.实施间谍行为,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选择一项:(A)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一般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必须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1.()负责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和有关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安全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动国家安全法治建设。选择一项:(A)A.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B.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C.国家安全部D.中央军事委员会22.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为宗旨。选择一项:(A)A.人民安全B.政治安全C.经济安全D.国际安全23.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涉及国家安全的行政法规,规定有关行政措施,发布有关决定和命令。选择一项:(C)A.全国人大B.党中央C.国务院D.国家安全部24.加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培训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保障网络安全的()工作。选择一项:(C)A.根本性B.决定性C.基础性D.有效性25.反恐怖主义法所称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选择一项:(A)A.3人B.5人C.10人D.8人26.A市居民陶某组织示威活动解决具体问题的要求已经圆满实现。后接到公安机关许可的通知后,其决定不举行示威,但参加人已经集合,应当()。选择一项:(B)A.通知公安机关不予许可B.由负责人负责解散C.由公安机关强行解散D.参加人继续活动27.对于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主管机关()派出人民警察维持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保障集会、游行、示威的顺利进行。选择一项:(C)A.不必B.可以C.应当D.看情况28.对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工作或者依法检举、控告的个人和组织,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选择一项:(对)29.以下关于国家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选择一项:(C)A.国家安全就是指国家政权、主权、人民利益不受侵犯B.国家安全指的是一种绝对安全C.国家安全是一种相对状态和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D.国家安全是国家利益没有处于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事态30.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的共同义务。选择一项:(D)A.国家工作人员B.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C.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D.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31.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必须依靠()的支持,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B)选择一项:A.政府B.人民C.国家D.党32.国家安全法是一部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法律,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中起统领作用。选择一项:(对)33.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是国家安全理论的创新和升华,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总纲,对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选择一项:(对)34.实施间谍行为,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给予奖励。选择一项:(对)35.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间谍行为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不得拒绝。选择一项:(对)36.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受法律保护。如因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而导致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法采取保护措施。选择一项:(对)37.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恐怖活动嫌疑人员的,应对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选择一项:(对)38.科技安全是支撑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和物质技术基础。选择一项:(对)39.国家对支持、协助反间谍工作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保护,对有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选择一项:(对)40.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基础。选择一项:(错)41.集会、游行、示威由所在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主管。正确答案是“对”。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以歪曲宗教教义或者其他方法煽动仇恨、煽动歧视、鼓吹暴力等极端主义,消除恐怖主义的思想基础。正确答案是“对”。42.国家安全法是一部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法律,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中起统领作用。正确答案是“对”。43.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是国家安全理论的创新和升华,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总纲,对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确答案是“对”。44.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间谍行为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不得拒绝。正确答案是“对”。45.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两人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正确答案是“错”。4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正确答案是“对”。47.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民族分裂活动,是民族团结领域维护国家安全的紧迫任务。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基本前提。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对”。48.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有关规定,泄露国家秘密不够刑事处罚的,可以酌情给予行政处分。正确答案是“错”。科技安全是支撑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和物质技术基础。正确答案是“对”。- 9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