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和四川省的省情,从工业化进程、能源消耗、科技含量、信息化程度及工业经济效益五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四川省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通过计算单项指数和“综合指数”,分析发现四川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调整缓慢,资源能耗过高,科技水平较低,信息化发展较慢等问题以及四川省各市州发展水平不平衡,只有成都市发展较好,其他城市发展相对落后。为促进新型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四川省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增加科研投入,提高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 一、研究概述 1、研究背景与现状 工业化是指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社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不断进步的动态过程。工业化涵盖了整个国民经济而不仅限于工业部门,因此,广义的工业化是指“经济发展”或“经济现代化”。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管是经济基础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还是发达地区在金融危机后的“再工业化”,都只能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因此,本文认为对四川省内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找到工业化中的薄弱环节与“短板”,为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内容与方法 在新型工业化科学内涵与特征、四川省情和统计研究科学性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测度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根据分层构建的指标体系,采用标准差赋权,使用指数综合法计算衡量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从而比较四川省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四川省经济的对策建议。 二、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1、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新型工业化必须以信息化为基础,努力创新,实现科技进步,达到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有六个方面: (1)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信息化是现在及以后社会发展的主流,工业化发展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又要依靠工业化作为载体。只有将工业化和信息化两者结合起来发展是才能充分并加倍发挥各自的优势。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 (2)自动化、机械化和就业协调发展。工业化发展不能仅仅只靠人工小规模生产,应该依靠机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这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失业问题。四川省人口众多,就业压力较大,还应该把就业问题考虑在内,将自动化、机械化和就业结合在一起,使其协调发展。 (3)产业结构优化。传统的工业重点发展重工业,产业结构畸形,因此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失调。新型工业化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使其健康发展,维持社会的稳定。 (4)城镇化发展同步。以往的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协调程度不高。新型工业化发展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使得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转向城镇,促进城镇化发展,实现两者的共同进步。 (5)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工业化发展首先要以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但是传统的工业化发展往往追求速度快,忽视了经济效益,居民生活质量并没有很好的改善。新型工业化必须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在追求速度的同时更要追求效益。 (6)实施可持续发展。传统工业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是恶性一次性消费资源的做法。因此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科学有效的战略。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根据国外各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本文在构建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时遵循以下原则: (1)可比性原则。国内对新型工业化的测度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能参考国际上经常使用的方法比如钱纳里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法或者霍夫曼比例评价法。在构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时,不仅要吸取国际上关于工业化测度的经验,还要考虑四川省省情和工业化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更要适应全球化发展,使得指标体系反映的内容在时间和范围上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2)可行性原则。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有很多反映工业化进程的指标,但是有些指标之间相关性太强,有些指标反映工业化特征不够明显,而有些指标的数据难以获取。所以构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仅从理论上设计还应该具有可行性。不仅指标数据要易于收集,还要与现行统计方法相适应,指标数量不须太多,指标换算也不能太复杂,方便指标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3)科学性原则。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依据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指标体系必须要突出新型工业化的特征,遵照科学原则,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以人为本,实现工业发展、资源和人类之间可协调发展。 (4)系统性原则。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要全面系统反映科学技术、经济效益、信息化程度、资源能耗、环境保护等情况,并且指标层次清楚明了。新型工业化发展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各个指标应该全面反映新型工业化的各个方面,并且指标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最终四川省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要层次清楚、结构完整、系统性强。 3、四川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新型工业化的特征和上述原则,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可比性及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本文把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目标层反映新型工业化的最终结果;准则层以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出发,反映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各个方面,本文把准则层分为工业化进程、能源消耗、科技含量、信息化程度及工业经济效益五个方面;指标层则主要是细化了反映准则层各个方面的具体指标。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 三、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4四川省统计年鉴和四川省21个市州的统计年鉴或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与统计公报。为了节省篇幅,本文略去了各指标的原始数据。 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首先将全部数据全部正向化,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逆指标取倒数使之正向化;其次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获得无量纲化的数据,其公式为:某地区某指标的无量纲化数据=(该地区该指标的原始数据四川省该指标原始数据中最小值)/(四川省该指标原始数据中最大值四川省该指标原始数据中最小值)。 2、单项评价指数、赋权与指数综合法 (1)单项评价指数与赋权。单项评价指数即采用每个指标的上述的无量纲化数据。 对每类指标赋权采用标准差赋权法。即对同一指标的无量纲化数据求平均数与标准差,对不同指标的标准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指标权数。具体权数见表1。 (2)指数综合法。对某地区的各类指标的单项评价指数进行加权算术平均,即得到该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各地区具体综合评价指数值见表2。 3、四川省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对2013年四川省21个市州的新型工业化进行测度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1)四川省新型工业化整体水平偏低。新型工业化综合指数取值越大说明新型工业化程度越高。数据说明四川省新型工业化整体水平偏低,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2)工业化进程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转变的程度,工业化进程值越大,说明工业化程度越高。四川省工业化进程落后地区是川北、川东北和除攀枝花外三州地区。 (3)从资源能耗方面来看,资源消耗体现的是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资源消耗越少,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越高,才越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资源能耗数值越大,表示资源消耗越小;反之,数字越小,说明资源消耗越大。在四川省的21个市州中,资源能耗方面,成都做得最好,最差的是攀枝花。 (4)从科技含量方面来看,新型工业化离不开科技创新,只有提高科技含量,才能提高工业生产的质量和速度。所以重视科技人才,加大科技支出,创建科学的创新体制,才有助于科技成果的大量产生。四川省21个市州2013年科技含量的情况中,除了绵阳和成都以外,其余19个市州的科技含量都不高,特别是甘孜,巴中,内江和眉山的科技含量最低。 (5)在信息化方面,信息化和工业化必须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带动。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只有高度的信息化才能让工业化高速健康的发展;同样,信息化也离不开工业化的支持,只有立足于工业化,信息化才有具体的实施方向和实施的物质基础。在四川省21个市州中,成都的信息化程度得分最高,紧接着是绵阳和南充,其他市州相对低一些,其中,阿坝和甘孜两地的信息化程度最低。 (6)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是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中心环节。传统的工业化发展忽视了本该作为中心的经济效益,使得效益不高。新型工业化则必须重视经济效益,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在经济效益方面,2013 年遂宁位居21个市州之首,南充和资阳紧跟其后,阿坝和凉山的经济效益最低。 四、问题及建议措施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看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现四川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具体体现在: 一、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四川省产业结构从2005到2013年由“二、一、三”演变为“二、三、一”,产业非农化率2013年达到87.2%。全国同样的时间产业结构已经由“二、三、一”演变为“三、二、一”,产业非农化率达到90%。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还需加强。 二、资源能耗过高。四川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6吨标准煤/万元至2013年减少为1.078吨标准煤/万元,全国水平相同时间内则是从1.02吨标准煤/万元减少到0.76吨标准煤/万元,说明四川资源能耗相比全国水平来说是过高的。 三、科技水平较低。四川省的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率从2005年的0.7%升高到2013年的1.12%,全国则是在相同时间内,从7.24%上升到8.46%。由此对比可看是四川省科技支出占比较少,科技水平偏低。 四、信息化发展较慢等问题。 现就四川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四川省地形复杂,人口数量大,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局限,因此,从发展战略角度看,应与时俱进,适时制定并实施具有四川特色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通过深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以推动四川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提高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四川省环境污染严重依然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之一,因此建议政府加大环境保护费用的投入。 第三,增加科研投入,提高科学技术。科技含量是新型工业化评价中比较重要的指标之一,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四川省目前存在研究与发展费用投入不足、技术进步缓慢的问题,研究与发展费用是衡量一个地区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技术进步更是对一个地区科技含量评价必不可少的,故建议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学技术以满足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第四,加大信息化发展力度,提高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加大信息化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建设,有助于四川省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涛,江新宽.广西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1(3):4243。 【2】 王慧,李阳萍.基于多元方差分析的我国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水平差异性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3,(11):9398. 【3】 渠爱雪.江苏省新型工业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经济地理,2006,26(1):5965. 【4】 汪晓昀.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2008年国际应用统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国际应用统计学术研讨会.烟台.2008.).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