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南京盐城二模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二十四节气的与时令奇异吻合,名称具有东方田园美与古典诗意美。如“惊蛰”,两个汉字组合在一起,就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在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生灵被唤醒了,睁开惺忪的双眼,地向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历代诗人也以天地节气丰富了汉语的表达空间,并以汉语印证了天地节气的真实不虚和。A.气候不谋而合不可思议B.气候不约而同不可理喻 C.物候不约而同不可思议D.物候不谋而合不可理喻1C。注意比较不同语素的差异,“气候”应该是与气象有关,“物候”则是生物学现象,从语境看,讲的不是天气,而是生物的变化。“不约而同”与“不谋而合”这两个成语结构相同,意义相近,都有“偶然一致”的意思,其区别有二,一是适用对象不同,“不谋而合”多指见解、计划、理想等相同,“不约而同”侧重动作;二是语法功能不同,“不谋而合”一般作谓语,“不约而同”多作状语。有趣的是,2016届南京盐城一模的第一题词语辨析也涉及了“不可理喻”,当时是与“捉摸不透”比较。此外,文科附加题的第一题文学常识也重复了2014届的文科附加题对“二程”的考查,难道是为了向过往的经典试卷致敬吗?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发射升空后,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成功构建,标志着中国量子科学研究已处于领先地位。 B.二次元电影你的名字火遍全国,浪漫唯美的故事、让人有截屏冲动的精美画面,广大网友如痴如醉,带给人前所未有的体验。C.成都市区金沙遗址的发现,进一步确定了古蜀文明考古学意义上的“宝墩、三星堆、金沙三部曲”,从而解决了三星堆的来龙去脉。D.2017 年社会蓝皮书披露,我国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大约 66.72%左右的被调查者表示,过去一年“一本书都没有读”。2A(B“广大网友”一句偷换主语;C“确定了”后面宾语残缺,“解决了”与“来龙去脉”搭配不当;D“大约”与“左右”重复赘余)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 分)()A.这部作品的可贵在于底蕴的深厚,在于思想的争鸣,在于审美的价值,“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者不妨通过阅读来一起欣赏、探寻。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人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心澄如镜,视野开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与谦逊的心态。C.近年来,常有一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采用断章取义的伎俩,写文章奚落、诋毁鲁迅先生,真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D.老一辈虽然离开了岗位,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依然关心着年轻一代,关注着自己奉献毕生的事业。3D(可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A选项中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出自陶渊明的移居二首,指遇到非常优秀的文章大家共同阅读思考,品味出其中的奇妙与含义,遇到不同的观点大家共同讨论分析。与语境相符。B选项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朱熹的观书有感,原意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表面是写水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才“清如许”,实则预示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认真读书,不断求新求异,不断获取新知,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与语境相符。C选项中的“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出自韩愈的调张籍,比喻力量很小而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与语境相符。D选项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出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原词的意思是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这里的梅花正是陆游不懈抗争的精神和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完美写照,所以与语境不符。值得一提的是,官方答案解说中所给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是不得体的引用,“落红”意味着花的凋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自己以此自勉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对退休的老一辈引用这样的诗词,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我觉得这很不得体,无异于在老人的生日宴会上演唱一首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4.高三毕业班的学生给语文老师赠送对联,下面最恰当的一副是(3 分)( )A.杏林分种逢春茂,桔井挹泉滋蕙香B.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 C.书味本长宜细索,砚田可种勿抛荒D.杏坛文章传承远,楼观道德浸润深4D。第四题对联题是最近多个大市模拟考试的热门题型,本次南京二模同样予以关注,并且将命题方向瞄准对联的实用价值,在注重弘扬传统文化的形势下,这样的命题角度是很好的。对“杏坛”“杏林”的关注,切中了大多数语文课堂的最易忽略的地方(传统文化不是陈腐古旧的代名词,我们尤其要关注的是那些流传至今并继续存在使用价值的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我们觉得,本题的命题方式和其他大市的对联题相比,的确技高一筹。本题所给答案为D选项。其中A选项是送给医生的,“杏林”“桔井”分别出自“龙蟠桔井”、“虎踞杏林”的故事,皆用于医生,最好是中医;B选项的对联常见于古琴古筝,也见于农村戏台;C选项更适合老师送给学生。但是实际上,D选项的出句中“坛”“章”“承”三字皆为平声,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对联平仄规则,出句不管以今音还是古韵看,都不合对联格律。百度此句,有“杏坛礼乐传承远”一句,合乎平仄,疑为原句。命题人也许是怕学生不知道“礼乐”的意思,于是将本为“仄仄”的“礼乐”改为“平平”的“文章”,但是这位命题人似乎没有想到,对联是有规则的,失去了平仄的美感,就是简单的标语与通俗的口号(我们学文科的同学要记得对那种以“宽对”搪塞忽视平仄的行为和“现代汉语对联可以不讲平仄”的错误观点予以批判);对句“德”字以古音看是仄声,也是出律的,如以今音看为平声,是可以的,因此下句的平仄问题可以忽略。以奇巧对来分析本联平仄太复杂,应该不是命题人原意,略。另外,D选项似乎更适合送给学校,而不适合送给老师;更何况,在今天高三语文课只是练习加上讲题的大多数学校,送这样的对联给语文老师,说他(她)“文章传承远”,“道德浸润深”,这可能会让很多语文老师觉得不好意思的(很惭愧,包括本人在内)。如果说这是勉励,那还不如用C来勉励呢。总的来看,D选项作为对联,抛开句意是否合乎题干要求不谈,仅从对联基本常识角度来,就应该首先排除D选项,将其作为正确选项,让人觉得有些遗憾。本该是关注传统文化的一道题恰恰成了最没有文化的,这真是黑色幽默。可以想象,面对一道说起来是关注传统文化、关注国学常识的对联题,当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常识的学生在发现ABC都不适合但是D问题也很严重因而无比纠结、不知所措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是多么的无助与彷徨。也许他们会想,难道我们做的是“假二模”吗?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倒洗澡水连盆中的婴儿一起倒掉,显然不明智。在中国古代,教化的目的是传播礼乐文明,规范社会秩序。 如果能抛弃成见,不因名累实,这一概念必将以新的面貌进入学术界,实现其当代意义。 如果提倡教化,很有可能被视为封建思想的死灰复燃,从而遭到严厉批判。 但在 20 世纪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教化”变成了等同于吃人礼教的一个贬义词。 A.B.C.D.5B二、文言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诲侄等书元稹【向阳按:这篇文章是作者为教导侄子元伦和元郑而写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懂得并记取元氏家族的历史,特别是父辈早年生活的艰难;二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诲两个侄子勤学。】告仑等:吾谪窜方始,见汝未期,粗以所怀,贻诲于汝。【我被贬官外放刚刚开始,再见到你们的时间难以预期,我简略地把所想到的心思,留给你们作为教诲】汝等心志未立,冠岁行登【行,即将;登,达到。“登”是个常考常用的实词,今有成语“五谷丰登”,登,成熟;2013年课标全国卷马文升传,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错误,应为“考中”】,能不自惧【警惕】?吾不能远谕【谕,比方,同“喻”】他人【略同今人常讲之“远的我就不说了”】,汝独不见吾兄之奉【奉行】家法乎?吾家世俭贫,先人遗训常恐置产怠【使动,使.懒惰】子孙,故家无樵苏之地【樵苏之地:指薄田。樵苏:砍柴与取草。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尔所详也。吾窃见吾兄,自二十年来,以下士之禄,持窘绝之家,其间半是乞丐【请求给予】羁游,以相给足。然而吾生三十二年矣,知衣食之所自,始东都为御史时。吾常自思,尚不省【懂得】受吾兄正色【严肃】之训,而况于鞭笞诘责乎?【这实际拿自己不理解哥哥来衬托哥哥持家不易】吾尚有血诚【至诚】,将告于汝:吾幼乏岐嶷【形容幼年聪慧】,十岁知方【方:道理。语出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严毅【严厉刚毅】之训不闻,师友之资【资助】尽废。忆得初读书时,感慈旨【慈母的教诲】一言之叹,遂志于学。是时尚在凤翔,每借书于齐仓曹家,徒步执卷,就【到】陆姊夫【指作者的姐夫陆翰】师授【拜师求教】,栖栖勤勤其始也。若此至年十五,得明经及第,因捧先人旧书,于西窗下钻仰沉吟,仅于不窥园井【窥,观赏。园,花园。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矣。如是者十年,然后粗沾一命【沾命:受命。指做了小官】,粗成一名。及今思之,上不能及乌鸟之报复【报答】,下未能减亲戚之饥寒,抱衅【1.指处于嫌疑危难之中,2.负罪】终身,偷活今日。故李密云:“生愿为人兄,得奉养之日长。”吾每念此言,无不雨涕。汝等又见吾自为御史来,效职无避祸之心,临事有致命之志,尚知之乎?【效命职守从无全身避祸的念头,遇到情况就有舍弃生命的心志,你们还知道吗?】吾此意虽吾兄弟未忍及此,盖以往岁忝职【惭愧地就任】谏官,不忍小见【个人的小小意见】,妄干朝听【胡乱干涉朝廷的听闻】,谪弃河南,泣血西归,生死无告。不幸馀命不殒,重戴冠缨【指重新做官】,常誓效死君前,扬名后代,殁【死后】有以谢【告慰】先人于地下耳。呜呼!及其时而不思【在当时想不到这些】,既思之而不及【等到想起来就来不及了】,尚何言哉?今汝等父母天地【指父母都在】,兄弟成行,不于此时佩服【敬仰钦服,指认真研读】诗书,以求荣达,其为人耶【那还算人吗】?其曰人耶【那还可以叫人吗?叔叔骂人太狠了!】?汝等出入游从,亦宜切慎。吾生长京城,朋从不少,然而未尝识倡优【歌楼妓馆】之门,不曾于喧哗纵观【喧哗的闹市里放纵观览】,汝信之乎?吾终鲜【缺少。陈情表: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姊妹,陆氏诸生,念之倍汝。汝因便录此书寄之,庶其自发【希望他们自强奋发】。千万努力,无弃斯须【短暂的时间。杜甫丹青引: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此句亦可见五三诗歌鉴赏。】。稹付仑、郑等。(选自元稹集,有删节)【注】樵苏之地:指薄田。岐嶷:形容幼年聪慧。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汝等心志未立,冠岁行登登:达到 B.以下士之禄,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