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網路過度使用與使用者人際敏感度、敵意與妄想意識相關性研究以台北市高中生為例以大學生為例朱峰誼政治大學新聞系所碩一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02) 293870777078(02) 2939-8042 (fax)0968-383053fengyi.chugmail。com摘要目前關於網路過度使用(網路成癮)與使用者人際關係的研究,大致上可歸納為三種研究典範:第一種研究典範多聚焦於使用者在某特定情境下的人際關係感受與狀態(state),例如寂寞、親密感等.然而,這些研究所測量到的,可能只是受試者在填寫問卷與量表時當下的情緒心境,反而遮蔽了受試者歷時而穩定的人格特質(Personality Traits)的影響。第二種研究典範,針對使用者恆常且穩定的人格特質進行探討;該研究所選取的測量類目,多側重憂鬱、自尊、獨立性等,較廣泛、整體性的內在情感與認知上。直到近日,才有愈來愈多的學者將研究重心置於使用者害羞程度、衝動性等具體的行為指標。然而,這些晚近才獲得重視的人格特質行為指標,在類目的選擇上亦僅觸及冰山之一角.從精神病理學人格疾患(Personality Disorders)的研究裡,我們看到了更多研究面向的可能與必要性。本研究目的,一方面在彌補目前網路過度使用研究之不足,另一方面則作為網路過度使用在人格疾患層面研究的初探。在方法上,延續近年來網路過度使用與人格特質具體行為指標的相關性研究,在內容上,則延伸至人格疾患層面、擴大研究類目,參考精神病理症狀檢查量表(SCL90R)所測量之類目,篩選人際敏感度、敵意、妄想意識等在題意上與人際關係具直接相關之分量表,進行網路過度使用之相關性研究.本研究假設,網路過度使用現象愈嚴重者,其人際敏感度、敵意、妄想意識之程度也愈高。研究結果顯示,不論是人際敏感度、妄想意識與敵意程度,皆與網路的過度使用呈正相關性。在研究討論中,本研究不認為這些人格特質指標與網路過度使用具有單一方向的因果關係;未來的研究重心,有必要從網路過度使用與人際關係的巨觀的架構,轉至微觀地、更細膩地,網路使用者各層面的心理認知在長期(過度)網路使用下的發展與改變.壹、 前言自1996年加拿大多倫多所舉行的全美心理學年會,匹茲堡心理醫師Kimberly Young在其所提出的論文網路上癮:新興臨床失序的掘起裡正式將網路成癮帶進實徵性研究領域後,網路成癮現象的研究一直受到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甚至是資訊學等領域學者廣泛的重視。雖然部分學者認為網路成癮一詞過於沉重,應該將網路成癮修正為病態網路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Disorder, PIUD),但是幾乎沒有學者能否認,網際網路對個人的心理、生理、人際、婚姻、經濟或社會功能等層面,造成嚴重失序的可能性。時至今日,大部分的網路過度使用(網路成癮)研究,多集中於此行為的相關性分析,再從這些分析結果中歸納、回推出可能的成因。因此,無論是研究前的假設,或是研究後的結果推論,均嘗試將使用者的人格特性和人際關係,與其網路過度使用傾向,緊密地扣聯在一起.例如在人格特性方面,多數研究指出,自信心低落、自尊低下者,有較高的網路沉迷傾向(Young, 1998; Amstring, Phillips Saling, 2000);而網路使用者的憂鬱程度,亦與其網路的過度使用呈現正相關(Young Rodgers, 1998b; Petrie Gunn, 1998);部分研究也發現,具較高無聊傾向、寂寞、高社會焦慮與高自我意識者,較易形成網路的過度使用(Loytsker Aiello, 1997)。而在網路過度使用者與其人際關係的相關研究中,大部分的研究結果顯示,網路過度使用與人際關係成顯著的負相關性;換句話說,網路使用頻率較高者,通常其現實生活裡的人際關係會較差(Young, 1998; Kraut, 1998)。然而,目前多數網路過度使用的成因研究,不是只考慮網路使用者對其當下人際關係現況的認知(如寂寞程度、無聊傾向等),就是高度聚焦於網路使用者的人格特質(Personality Traits)範疇裡;至於人格疾患(Personality Disorders)層面的相關研究,則相對闕如。這種研究取向上的侷限,導致目前網路過度使用與人格特性、人際關係相關性研究的不足;而這些不足之處可以從人格特質與人格疾患的諸多差異中檢視出:1. 定義上的差異:人格特質指的是對於環境與自我形象之間的認知、情感、及思考方式的持久模式,展現在廣泛的社會與人際背景中。而當人格特質僵化成適應不良,並造成顯著的功能的損害或主觀地痛苦,即構成了人格疾患。倘若研究假設網路的過度使用,會造成使用者其社會、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功能上的失序,很明顯地,按照定義,我們應該探討的是人格疾患模式,而不只是人格特質.2. 類目上的差異:目前網路過度使用研究所選取的類目,包括自我獨立(Young & Rodgers, 1998a)、自尊(Armstrong, Phillips & Saling, 2000)、寂寞(Kraut, 1998)、憂鬱(Young & Rodgers, 1998b; Kraut, 1998)等。有的類目(如寂寞)很可能會因受試者當下的情境與情緒而改變(例如,受試者才和他最要好的朋友大吵一架),即使是具持續性、較不易改變的人格特質型類目(如自我獨立、自尊、憂鬱等),也並不是那麼具體的人際關係行為指標。然而,在人格疾患所處理的類目裡,諸如人際關係敏感度(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INT)、敵意(Hostility, HOS)、妄想意識(Paranoid ideation, PAR)等,不僅是具體的人際關係行為指標,也是目前網路過度使用研究尚未觸及的人格因素。3. 程度上的差異:即使在相似的類目上,人格特質與人格疾患仍有程度上的差異.例如,內向的個體在人際關係的表現雖然不如活潑外向的人,但是這樣的特質或許對該個體並不造成任何的困擾。相反的,個體很可能相當地習慣或是安於獨處,因此,他將不會那麼地依賴網路上的社會支持或資訊滿足。網路過度使用的研究不能不考慮這樣的程度差異性。4. 應用上的差異:相對於人格特質,人格疾患更具臨床上的應用性。若能以人格疾患的角度切入網路過度使用(網路成癮)研究,對於成癮性的網路使用行為(甚至是人格疾患本身)在臨床上的研究理解與可能治療技術的發展,具實質上的幫助.本研究的目的,即在方法上延續近年來網路過度使用的相關性研究,在內容上則延伸至人格疾患層面、擴大研究類目,參考人格疾患所使用的測量量表,選取人際敏感度、敵意、妄想意識等具體行為指標。一方面以彌補目前網路過度使用(網路成癮)研究之不足,另一方面則作為網路過度使用在人格疾患層面上的初探。貳、 文獻探討一、 網路過度使用與網路成癮紐約精神科醫師Ivan Goldberg是最早提出網路過度使用這個概念的研究人員.他根據一般成癮行為的定義,在1995年提出網際網路成癮失調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的七項判定標準:1. 耐受性(tolerance):使用網路的時間逐次增加才能獲得滿足,或是相同的網路使用時間獲得的滿足感逐次下降。2。 退癮症狀(withdrawal):若停止或減少過度的網路使用,會導致不安、焦慮、甚至是生理症狀如肌肉不正常抽動,並因為上述症狀而阻礙自己日常的社交、工作、娛樂等生活活動.3. 經常會超過自己所原本預期的上網時間。4. 無法控制自己的網路使用行為。5. 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網路的相關活動上。6. 因為網路的過度使用而阻礙了現實生活中的社交、工作、娛樂等活動。7。 即使意識到自己因為網路的過度使用所引發的心理、生理、社交、職務與生活上的問題,仍無法減少網路使用的次數與時間。過去十二個月裡出現三次以上的上述情形者,即符合網路成癮之定義。1996年加拿大多倫多舉行的全美心理學年會中,匹茲堡心理醫師Kimberly Young所提出的論文網路上癮:新興臨床失序的掘起,正式將網路成癮帶至實徵性研究領域。Young在檢視精神疾病的統計與診斷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4th ed.,DSM-IV)所有的成癮診斷後,認為網路成癮的狀態最近似於賭癮,並將網路成癮定義為在生理上沒有涉及中毒的一種衝動控制失序症(impulsecontrol disorder).她認為網路成癮應該具有以下症狀:1。 強迫行為(compulsive)、2. 退癮症狀(withdrawal)、3. 耐受性(tolerance)、相關的網路依附後果(related consequences of Internet dependence)。然而,部分學者對於是否將過度的網路使用視之為成癮症狀,仍有不同的意見。Davis(2001)提出以往網路成癮研究與論點的三大限制:1. 在網路成癮的論述上缺乏明確且具體的理論與概念;2。 整體的個案數量仍嫌不足,只能說是網路的過度使用,以成癮一詞描述還太早;3. 成癮一詞帶有易讓人誤解的負面觀感,不能清楚解釋網路使用者在網路上的真正行為。Goldberg本人也意識到,對於網路的過度使用描述有太多的價值判斷與社會道德判準;成癮一詞即隱含著負面評價,忽略了網路科技的正面意義與功用。於是,部分學者(如Goldberg, Davis等人)嘗試提出修正,建議將網路成癮一詞改為病態網路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Disorder, PIUD),重新定義為因為網路的過度使用,而造成心理、生理、人際、婚姻、經濟或社會功能的影響(Suler, 1998);相關研究側重於網路過度使用的個人認知行為解釋模式,以較中性的用詞來討論網路的過度使用。本研究以網路過度使用一詞,指稱上述研究中所指涉的網路成癮與病態網路使用概念。在國內方面,學者陳淑惠(1999; 2000)綜合DSM-IV的成癮症症狀以及個案的臨床觀察,將網路成癮界定為四個面向:1。 耐受性(tolera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2. 強迫行為(compulsive Internet use)、3。 退癮症狀(withdrawal from Internet)、4. 網路成癮相關問題(Internet addiction related problems)。其發展的中文網路成癮調查表(CIAS),施測後的分析結果顯示出良好的信度及效度,並被採用於國內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中(王澄華,2001)。故本研究亦以此量表,測量網路使用者的過度使用(成癮)傾向。二、 網路過度使用與使用者人際關係的相關研究Young與Rodgers(1998a)利用16人格特質量表(16PF, Sixteen Personality Inventory),收集259份網路依賴者的有效問卷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較依賴網路的使用者具有較高的獨立性(selfreliant)、偏好單獨的社會活動(solitary activities)、較注重私密性(private)、情緒敏感(emotional sensitivity)、警覺性高(vigilance)、具抽象思考能力(abstract thinking)(因此易於自網路上有限的資料與線索中建構出豐富的世界)、些許反社會傾向,以及對他人有較多的情緒反應。在另一篇報告中,Young與Rodgers(1998b)利用貝克憂鬱量表(BDI,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16人格特質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