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观察下图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是( )A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B分封制代替了世袭制C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D行省制代替了郡县制2 下图所示为四川三星堆出土的纵目面具。面具重80公斤,眼睛从眼眶伸出来,长16厘米,两个耳朵展开后,宽达138厘米,象征着千里眼和顺风耳。该文物可用于印证( )A半坡居民的生活B炎黄部落的形成C甲骨文的造字特点D青铜器的高超工艺3公元25年,刘秀称帝。其在位时期,采取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形成了安定繁荣的局面,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史称(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4南北朝时期,随着各族人民内迁和文化交流,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以下选项中,与这一描述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C北魏孝文帝改革D满族入主中原5下图是大唐某位僧人至国外寻求佛法的路线图。他不畏艰险,历经磨难,将大量佛经带回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这一事件被称为( )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D郑和下西洋6宋代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中写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激愤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也表达出作者不满于( )A南宋偏安B岳飞抗金C八股取士D闭关锁国7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取得突出的成就。其中,由宋应星编写,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8英国随军记者沃格曼在1860年发回英国的报道中记载:“园内遍地狼藉,只剩下坚实而无法摧毁的巨石,它们将留下来告诉未来的人们,这里,曾经有一座美轮美奂的皇家园林。”报道中记载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9在康有为等人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史称( )A虎门销烟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0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它以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基本精神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回顾中国近代史可知,这里的“它”是( )A辛丑条约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双十协定”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工人运动。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以下历史事件中,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A中共二大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C遵义会议D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12下图为某军队1935年4月23日至5月9日在云南境内的行军示意图。由图中信息判断,该军队正在进行(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长征13解放战争时期,出现了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的局面,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据下图可知,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4鸦片战争后,西服零星地出现在通商口岸。民国初年,新式服装除了西装,还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和改良的旗袍。这反映了( )A社会习俗的变迁B文化教育的转变C民主政治的确立D民族工业的发展151951年,藏民达旦卓玛对自己的孙子说:“以前我们是农奴,生活极其艰难,但是现在,我们翻身做了主人。”藏民达旦卓玛“翻身做主人”主要得益于( )A南京国民政府的覆亡B西藏的和平解放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D西部大开发战略16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人口为5.7亿人,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在此基础上,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召开了(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四大17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首次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在发展经济时要坚持( )A对外开放政策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C新发展理念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著名学者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评价西欧某个国家时写道:“由于层层封受土地,从8世纪前期开始,该国逐渐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封君与封臣。”书中提到的这个国家最有可能是( )A希腊城邦B阿拉伯帝国C罗马帝国D法兰克王国19西欧中世纪的乡村,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有时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欧洲早期大学B中世纪城市的兴起C西欧庄园生活D亚历山大大帝东征20丘吉尔曾说:“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精神内涵提升了英国的人文色彩。如果你想从以下文艺作品中感受莎士比亚作品的魅力,可以选择( )A神曲B蒙娜丽莎C哈姆雷特D天方夜谭21进入19世纪后,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工人们集中在工厂里,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并分工合作。这意味着( )A手工工场的出现B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C工业革命的开始D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2“在俄国,解放农民的是地主自己,是专制沙皇的地主政府和它的官吏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替代了。”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光荣革命B彼得一世改革C南北战争D1861年农奴制改革23苏加诺夫在亲历十月革命后写成了俄国革命1917:一部个人回忆录一书,由于取材严谨,立场客观,被誉为不可多得的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著作。下列历史事件中,最有可能出现在书中的是(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B农业集体化运动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戈尔巴乔夫改革24“这次改革不仅推动了墨西哥民主运动和民族经济的发展,而且成为二十世纪拉丁美洲人民捍卫民族独立和争取社会进步的一个范例。”“这次改革”是( )A华夫脱运动B赫鲁晓夫改革C卡德纳斯改革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C联合国的成立D“北约”与“华约”的对峙二、综合题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此次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大成,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运动,是秦国国富兵强的重要原因,奠定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基础。据中国历史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变法运动?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影响。材料二 面对社会危机以及国家危难,领袖们一致认为,只有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所有领城进行大变革,实现近代化,增强国力,才能挽救积贫积弱的日本。他们选择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道路。据周石丹近代日本政治体制下的议政政治(2)材料二中的“大变革”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事件对日本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材料三二战前后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调整罗斯福新政下的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新政增加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新政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能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据部颁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整理(3)罗斯福新政通过怎样的手段扭转了经济形势?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和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局限性。材料四 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全国私管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随着新的经济基础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科学文化体制基本形成。据李忠杰共和国之路(4)材料四反映出我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巨变?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制度建设的认识。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朝中期,倭寇大举侵犯中国东南沿海,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他率领“戚家军”英勇作战,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他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据部颁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材料一中的“他”是哪一历史人物?根据材料一,指出“他”能够平定倭患的原因。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西北的新疆大部分地区被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占据。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了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了行省。据部颁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左宗棠的历史贡献。材料三 1950年10月,应朝鲜政府要求,党中央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志愿军涌现出杨根思、罗盛教等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据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场战争?根据材料三,说说这场战争的历史意义。材料四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据“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习近平论发扬英雄模范人物的精神(4)请举出一位我国近一百年以来出现的英雄模范人物(材料中提到的人物除外)。根据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英雄模范人物的认识。2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二)割让奉天南部和台湾、澎湖。(三)赔款二万万两,今八次交清。(五)添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七)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