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个性化教学设计教案教师姓名上课日期2015年11月21日学生姓名年级8学科语文课 题诗词讲解学习目标理解并能够赏析诗词教学重点1、能够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2、能够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3、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4、诗中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理解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教学难点诗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所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知识点1】望岳赏析基础巩固:1、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岱宗(dai)夫如何 (fu ) 未了(liao)生曾云(ceng)绝眦(zi)2、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赴洛阳应试落第,于是漫游齐、赵(今山东、河南、河北省)一带,这诗是游泰山时所作。泰山为东岳,是五岳(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之首。诗中描绘泰山高大而磅礴的气象,以及自己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都是从“望”字着笔的。3.作者介绍: 杜甫,字自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怀抱“致君尧舜上,在使风俗淳”的理想,但仕途坎坷,身经离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就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应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4、介绍“泰山”:“泰山” 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 皇帝来泰山封禅 。学习指导:(一)、品味感受: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答:“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加“夫”则惊奇、赞叹,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答:“钟”:拟人,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虚写)“割”: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阳光切断,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山的高大巍峨、遮天蔽日的形象。(实写)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实景) 答: 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对泰山向往之至,亟欲攀登的心情。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答: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会当凌绝顶”表达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概,使全诗的意境格外的雄阔高昂。 “一览众山小”则以虚拟的笔法,显示诗人高瞻远瞩和俯视一切的雄心。 5、诗歌散译: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kn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主题思想: 诗篇描绘泰山雄伟而磅礴的气象,以及诗人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显示出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极富哲理性,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例题精讲1】1、望岳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的解释。答:第一层(首联、颔联):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第二层(颈联、尾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 诗人的感受。2、文中“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答:“阴阳”分别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3、“望”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暮,并由望岳想像将来的登岳。 因此,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尾联极望。4、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通过描绘泰山壮丽的景色,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实践练习1】阅读杜甫的望岳答题。1“阴阳割昏晓”一句,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答: 2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答: 答案:1雄伟高大2示例:1表达了希望登上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 2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3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知识点2】钱塘湖春行赏析基础巩固:1、写作背景: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湖赞美和热爱的感情。2、钱塘湖介绍: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它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浏览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 3、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诗王”之称。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诗人。学习指导:(一)、品味感受: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答:首联写景。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公亭西边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出春水漾满湖堤,“云脚低”写出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描绘了一幅非常开阔又明朗的春天图景。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答:颔联写莺和燕的动态。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他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初春生机勃勃的感觉。诗眼在“早”和“新”这两个字上。作者抓住早春这一特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答:颈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住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 “浅草才能没马蹄”,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觉得分外有趣。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答:尾联直抒胸臆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抒发了作者被景色陶醉,流连忘返的心情。5、诗歌散译: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刚同河堤平行,云气低低地萦绕在水上。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朝阳下温暖的树,也不知谁家有刚从南方回来的燕子 衔着春泥在筑着新巢。 各种野花渐渐要迷住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百看不厌,绿杨浓阴下的白沙堤。 课堂总结: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写于杭州任上的春日记游之作。作者采取了两种写法:一是在行进途中展开描写,开始从孤山寺写到贾公亭,结尾又写到东湖白沙堤,诗人足迹遍及大半个西湖;二是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四句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莺、燕是禽鸟类,属动物;花草属植物。首句点春游起点,二句写湖上风光,用欢快的禽事写出早春的一派生机,借助花草这两样春的使者告诉人们:姹紫嫣红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结尾直抒深情,流连忘返。【例题精讲2】 1、作者是怎样浏览西湖的?他的路线是怎样的?答:骑马绕湖而行,从孤山寺到贾公亭再到白堤.2、诗中为突出早春季节特点描写了哪些典型景色?哪些词语突出了“春行”的特点? 答:本诗通过“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迷人眼”和“浅草没马蹄”等典型景物描绘出钱塘湖“早春”的季节特点。运用“几处”“谁家”“渐欲”“才能”和“行不足”等词语突出了“春行”的特点。 3、诗中为突出早春的 特点,描写了那些典型的 景色?哪些词语突出了春行的特点? 答:(1) 本诗通过“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迷人眼”和“浅草没马蹄”等典型景物描绘出钱塘湖早春的季节特点。(2)运用“几处”“谁家”“渐欲”“才能”和“行不足”等词语突出了“春行”的特点。4、颈联:为什么说“乱花迷眼”?答: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5、颔联;“几处”能不能换成“几只”?“争”能不能换成“抢”?“谁家”能不能换成“几只”?答:不能。因为这还是初春季节。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因:为是“新燕”,所以它啄泥衔草,营建新巢的时候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5、举例说明钱塘湖春行一诗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答:“几处早莺争暖树”与“谁家新燕啄新泥”这两句对近景及高处的莺燕的动态描写,突出了早春特有景象,修辞上运用了对偶的方法。“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也是写近景,是写低处,花草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5、填空:全诗以“ 行 ”字为线索,从 白沙堤 起,至 孤山寺终。以“春 ”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 之情。【实践练习2】阅读下面诗歌文段,回答下列问题: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满井游记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携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