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当代意蕴 生态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虽然生态环境破坏并不像今天这样严重,其文献中对生态经济思想也没有进行专门的系统论述,但是解读其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在他的许多着作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经济思想,这些思想为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1 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1.1 马克思关于自然生产力的思想马克思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只有从自然界中获取足够的生活资料,才能够生存和发展,才能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了它来进行生产的资料。”这表明任何社会生产力都是以一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为前提的,离开了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社会生产力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同时,马克思在论证生产力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生态前提的基础上,还根据它们在经济上的不同作用将其分为“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和“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两大类,并进而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两类资源的不同依赖关系。“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资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资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是,不管人类社会发展到任何阶段,自然资源作为对象性存在物,都构成生产力本身基本的实体性要素,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其次,生产的自然条件状况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一是生产的自然条件状况制约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马克思认为“生产的不同的自然条件使同一劳动量在不同的国家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量,因而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使得必要劳动时间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是和生产的自然条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良好的自然条件,如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气候都将缩短劳动者维持和再生产这些必要生活资料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多余的剩余劳动时间,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自然生产条件的优劣影响着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自然条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前提,一般来讲,自然条件优良的地区,自然环境的再生能力也就强,为社会再生产提供的资源丰富、质量上乘,社会经济发展也就能获得较快发展,反之则然。1.2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马克思认为,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之间的纽带,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这就说明,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发展,必然要把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劳动对象,从自然界获取人得以生存和延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从而实现人自身的自然与外部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具体地说,劳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就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按照对自己都有用方式来改变自然的物质形态”,对“天然存在的物质财富要素”、“特殊的自然物质”加工铸造改变其形态,使之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有用物质,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不仅改变了自然物本身的形式,同时也通过对自然物的改造满足了自身的需要,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物质变换,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下进行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由于资本家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这就使得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都处于一种非生态发展状态。“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主义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农业生产,其对土地的掠夺性的利用,必然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出现“无法弥补的裂缝”.而这一结果是难以通过资本主义自身来解决的,人类要消解生态危机,要在人类与自然之间搭建起正常的物质变换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因为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3 马克思的生态技术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整个经济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如何克服和避免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消极后果?马克思认为:首先要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在先进的社会制度中,科学技术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其次依靠科学技术,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资源化和再利用,从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或者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环和污染。在马克思看来,利用科学技术可以使“生产废物再转为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的循环中”,使“这种废物本身重新成为商业的对象,从而成为新的生产要素。”马克思还认为,革新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工艺,可以提高工业原料的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废料的产生,节约资源。2 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当代意蕴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和历史价值,它为人类走出生态困境,摆脱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探寻生态文明建设措施,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条正确的实践路径。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向的主攻方向,必须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虽然获得了高速增长,但是其增长是建立在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基础之上,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调、自然生态环境难以修复,直接威胁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为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最大效率地利用各类资源,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快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改革各类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使之转化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循环型和清洁型产业;关闭和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企业、设备和工艺;生产过程中,要求各生产单位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努力使生产流程中每一环节产生的废弃物都能成为下一个环节的生产原料;各行业之间形成生态产业链条,行业之间资源互补;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和发展水平。二是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生态基础。因此,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太阳能、沼气能、农家肥等)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尽量减少农业生产对化肥、农药、农膜的依赖;开发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和有机农产品,提高绿色农产品商品率、市场占有率;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建立新型农业增长模式,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2.2 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社会调控机制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对人们施以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使其树立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理念,同时也要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社会调控机制。一是制定相应的保护、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不断改善提供法律保障。二是建立和健全环境监管、监测机制,提高环境监管、监测能力,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和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有效改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正常现象,对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严惩不贷。三是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环境质量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把环境业绩纳入到干部政绩考核机制中,使领导干部能够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四是提高环境污染赔偿标准,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征收环境税等。2.3 转变消费观念,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方式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个人问题,还关系到自然、经济和社会乃至人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人为了生存,就要消耗一定数量的物质资料,并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消费排泄物,如果人类的消费超过了自然生态的吸收能力、补偿能力、再生能力和恢复能力,则会引起生态危机,不利于人类的永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构新的消费模式。首先,培育公众绿色消费意识。任何一种行为,都有一定观念的指导,如果人们绿色消费观念淡漠甚而缺失,势必就会产生破坏生态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言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也就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为此,我们在发展生态经济的过程中,就必须培育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使人们把保护环境、善待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观念转化为内心信念并付诸于行动。一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向人们宣传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的科普知识,把生态道德理念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中,使人们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环境恶化与自身行为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绿色消费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行为上自觉抵制污染消费、奢侈消费,逐渐养成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二是把绿色消费理念贯穿到学校教育中,构建绿色教育体系。针对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不同的身心特点,采用不同的教程和教学手段,把环境保护知识纳入课程教学中,开展各种“绿色”科研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回收废旧电池、义务植树和清除垃圾等各种环保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改掉或减少随地吐痰、浪费水电、过度消费等不良环保习惯,最终形成优良的绿色行为模式。三是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建立生态城市、举办生态学术讲座、绿色消费知识竞赛、生态摄影、生态旅游等活动,引导人们建立健康、理性、适度的消费理念,从而把这些理念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如使用绿色环保产品、外出时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尽量不使用一次性产品等,最终摒弃不良的消费习惯,形成良好的绿色消费行为。其次,文明消费。主要是反对消费过度、奢侈消费,主张节约消费、全面消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人们消费层次和消费能力得到提高,消费需求和消费领域也日益趋向于多样化,各种不良消费行为也日益凸显,这些非理性的消费必然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与消费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之下,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产,丰富市场供给,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使消费增长的速度与生产发展的速度相适宜;另一方面,在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的同时,又要倡导适度消费、节约消费理念,使人的需求与自然的承载力相适应,这样有利于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