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单项选择1. 大型水电工程对水文的影响可能有()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总径流量 B显著加快河流的下泄速度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 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2.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据此完成 12 题。(1)与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类型相似的是()A珠江流域的气候 B泰晤士流域的气候C印度河流域的气候 D黄河流域的气候(2)该流域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3. 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1933 年,美国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 TVA),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据此回答 12 题。(1)TVA 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它所确定的流域开发的核心是()A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 B流域的综合开发C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 D河流的梯级开发(2)TVA 在流域开发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措施是()留出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业结构恢复和治理采矿区的土地生态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A B C D4. 据报道,我国首座 70 千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在江苏江宁建成并成功发电。据此回答 12 题。(1)在江苏江宁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具有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资金与技术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人口稠密,建太阳能电站可吸纳当地大量的下岗工人A B C D(2)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清洁无污染投资成本低廉能量巨大可再生受自然条件影响小A B C D5. 导致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生产结构太复杂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煤炭的能源地位的提高 世界性钢铁过剩 B. C. D.6. 下列关于山西省能源资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煤炭、石油、天然所均非常丰富 B铝土矿和铁矿分布相对集中C大同有“煤都”之称,以生产优质无烟煤而闻名D煤炭资源储量大、质量好,且多数煤田埋藏浅7. 鲁尔区衰落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结构单一 B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C世界性的钢铁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8. 读“鲁尔区产业人数的变化图”,回答 12 题。(1)下列有关鲁尔区产业人数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 1970 年到 1999 年,第二产业人数一直在下降,第三产业人数一直在上升B第一产业人数变化较稳定,1985 年后第三产业人数上升速度加快C在 1985 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开始超过了第二产业人数D1999 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为 50%,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为 40%(2)从鲁尔区产业人数的变化图,可知其采取的治理措施是()A继续扩大煤炭、钢铁工业的规模B加强了环境治理C重视发展旅游、金融、保险业等第三产业D建立发达交通网络9.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 13 题。(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 月至次年 4 月降水较多(2)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910 月B1112 月 C 12 月 D45 月(3)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叙述,错误的是()A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B不断加大开发力度C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D流域开发不能太开放,应以制度加以约束10. 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完成 12 题。1. 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劳动力 C原料 D交通2. 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11. 鄱阳湖近 60 年来出现初冬严重枯水的年份有 12 年。枯水期时,大面积的河滩、草洲显露,成为天然的牧牛场。据此完成 1、2 题。1.从下列水循环环节分析,枯水期时鄱阳湖湖面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径流汇入减少 B.湖水下渗增加 C. 地下径流流出增加 D.湖面蒸发增大2.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鄱阳湖湿地的是( )A.退耕还牧 B.围湖造田 C.移民建镇 D.截弯取直12.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据此完成 13 题。(1)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矿产资源丰富A B C D(2)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的叙述,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因此河流航运十分不便B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C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只有小部分可通航D田纳西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3)该流域早期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正确的一组是()水土流失严重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水体污染A B C D13.下图为某国著名的工业区。读图,回答 13 题。1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该工业区经济趋于衰落,其 主要原因是 ( ) 。受到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石油、天然气代替煤炭 成为主要能源技术的进步使得单位产值的耗煤量增大该工业区生产结构多元化A B C D2鲁尔区支柱性的工业部门是 () 。A 机械工业 B电力工业 C化学工业 D煤炭工业3有关该区钢铁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该区的钢铁工业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该区钢铁产品在亚洲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中国和印度由于钢产品替代品的广泛使用,钢铁产品不再是该区的重要产品该区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铁矿石主要依赖进口A B C D14. 读某区域图,关于图中沼泽形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河流有凌汛,容易泛滥C纬度较高,蒸发较弱D距北冰洋近,降水丰富15. 图为某区域的水系分布图。a 河干流两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在梯级开发中共建有 19 个水坝,其中 18 个为低坝。与高坝相比,低坝的优点有( )淹没农田少对生态和景观的影响小鱼类洄游的困难较小溃坝的威胁小A B C D16. 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 亥俄河上流程最长、水 量最大的支流。根据所学知识完成 12 题。1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矿产资源丰富A B C D220 世纪初田纳西河流域经济落后的原因主要是 ()。A只重视利用田纳 西河发展航运 B只重视利用耕地发展农业C没有重视煤炭、磷、铅锌等矿产资源的开发D航运条件差,交通困难,水土流失严重17. 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其所在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3 题。(1)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条件是()丰富的能源资源良好的开采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陆交通A B C D(2)黄土高原地区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发展的顺序是()A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 B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C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D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3)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我国最大的火电基地,其电力主要输往()A西南、西北地区 B京津、华北地区C东北、华北地区 D 华东、华南地区18. 读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回答 1-2 题1甲、乙两湖的名称分别是( )A洞庭湖、太湖 B鄱阳湖、太湖C滇池、青海湖 D洞庭湖、巢湖220 世纪末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滨土地沙化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 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19. 读田纳西河流域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 13 题。1下面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整个干流的落差均较大 B上游地势起伏较大,中下游地势起伏和缓C对丰富的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 D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2在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成立之初,田纳西河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是()A航运 B防洪 C 旅游 D灌溉3利用图中资源,田纳西河流域可以大力发展_工业A冶金 B普通服装加工 C 航天 D生物制药20. 图示意 2008 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 12 题。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B美国C印度 D日本2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A单位 GDP 能耗 B 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 D煤炭自给率21. 随着广西西江航运干线船闸正式通航,西江干线正逐渐成为“水上高速公路”。读下图,回答12 题。(1)船闸建成前,限制西江干线成为“水上高速公路”的主要原因是()A能源短缺 B河流结冰期短 C市场需求量小 D河流落差大(2)西江下游地区为控制当地的洪水灾害,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发展水电,开采矿产 B开发旅游,兴建大坝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加固大堤,疏浚河道22. 结合下图,回答 1、2 题1.该图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为( )A.资源短缺 B.生态破坏nts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