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D稀有气体2、现有一包由6.5g锌、5.6g铁、6.4g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则滤渣的质量可能是()A49.6gB34.8gC32.7gD18.5g3、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氨水B汽水C冰水D糖水4、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5、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B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C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性质相同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6、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D稀有气体7、下列对几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烷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B乙醇(C2H6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C尿素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D葡萄糖(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8、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B该反应中和的质量比为14:11C该反应中和的分子数之比为7:6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9、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l9Hl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10、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11、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A长劲漏斗B量桶C坩埚钳D椎形瓶12、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ZBZXYCXZYDYXZ13、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A熟石灰B烧碱C食盐D大理石14、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A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B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C将Fe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D将Fe、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15、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16、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17、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 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 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SiBFeCAlDO1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 B取少量液体C 加热液体 D 称取氯化钠20、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B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C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只含一种分子D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现有木炭硫磺红磷细铁丝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问题:(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3)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_2、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填字母)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填 序号)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的质量是_t。3、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在阴影区域部分,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选填“A、B盐酸反应生成、C”)。(2)若饱和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提纯A的方法为_结晶,过滤。(3)P点表示的含义为_。(4)在t1下,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5)向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X中有固体析出,则X为_(选填“A、B、C”)。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如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试回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b_,c_(2)该图中存在的三处明显错误,指出其中的两处:_;_ (3)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_(4)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要求写两条) (5)该同学将过滤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的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看法?理由是 _2、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实验室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可放的药品是_,(写一种)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2)收集氧气可以选择_或_(填字母)装置,原因是_或_(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先_,再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4)实验完毕,若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是_(5)若用D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如何检验收集满没有:_(6)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_(填字母)装置(7)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用_(填字母)发生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_(填字母)收集装置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可用于生产催化剂。(1)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2)赤铁矿经提纯后得到的纯净Fe2O3可用于生产某种工业催化剂(主要成分为FeO和Fe2O3),其反应原理为2Fe2O3C4FeOCO2。现将焦炭和过量的Fe2O3混合均匀,按上述原理充分反应,如图所示为固体混合物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_g。计算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FeO的质量分数_ (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2、乙醇(C2H5OH)可用作燃料。按要求计算:(1)乙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2)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写最简比);(3)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4)9.2g的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_g。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B2、B3、A4、B5、B6、A7、D8、D9、B10、A11、C12、B13、A14、D15、B16、A17、B18、D19、A20、C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 ; ; 2、C MgCl2 Cu、Fe 2660 3、B 降温 t1时B,C物质溶解度相同 BC C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铁架台 漏斗 烧杯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 (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滤纸破损 不是纯水,因过滤后的水还含可溶性杂质2、高锰酸钾 防止高锰酸钾随气流进入导管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 D 不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大 从水中取出导管 试管炸裂 把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B A E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30%;(2)1.1g;36%2、(1)根据乙醇的化学式可知,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所以乙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61;(2)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3)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3)=46;(4)9.2g的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9.2g =4.8g。10 / 10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