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批驳的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主张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1.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与同学讨论。 2.作者主张的观点是什么?在文中勾画出来。,二、驳论一般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反驳错误观点时,可以针对错误观点,也可以针对论据和论证过程。读课文第35段,看看本文运用了怎样的批驳方式,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寄希望于国联是“他信”这些都不是“自信”; (2)“求神拜佛”是用以自我麻醉的“自欺”,也不是“自信”。,这些批驳证明,不久前失掉的是“他信力”,现在发展着的是“自欺力”,都不是“自信力”;也就是说,对方的论据并不能证明论点,其论证过程是错误的,所以说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 运用的是批驳对方论证过程的方式。,驳论是反驳对方的论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的一种论证方式。 驳论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三种。,驳 论,(1)概念和分类,驳论点是就对方论点中的根本性错误直接进行反驳; 驳论据是对文章的支撑论据进行反驳; 驳论证即通过指出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来确定对方的论点不能成立。,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哪些论据? 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观点是什么?,(2)考查形式,原中央电视节目主持人李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婚姻幸福的秘诀,他说:“夫妻之间难免会因为争吵失和,我每次吵架后总是首先向妻子认错。”记者问道:“如此一来,您不觉得很没面子吗?”李咏笑呵呵地说:“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 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这是一句多么朴素而深刻的哲言。成熟的稻谷之所以会弯腰,是因为它经过默默地孕育已经结出成熟的果实。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忽视了这个道理。难怪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入学的第一课。 (成熟的稻谷会弯腰),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开篇通过李咏的话引出主要观点:成熟的人才会谦让。 B.从论证方式看,议论文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本文属于驳论。 C.选文列举了古今中外的事例,目的是使论据全面而典型,论证更具说服力。 D.选文的层次结构可划分为:/。,本文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成熟的人才会谦让,然后列举例子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是立论的论证方式。故选B。,【参考答案】 B,【答案解析】,三、仔细研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交代时代背景,表明文章为何而写。 (2)先摆出对方的论据,并且承认这些论据本身的正确性,为后文批驳其论证过程的错误做铺垫。,1.文章开头连续列举的三个“事实”,有什么作用?,2.“他信力”是作者仿照“自信力”新造的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作者运用“仿拟”的修辞手法,从“自信力”一词翻造出“他信力”一词,既指出中国人其实是“相信他物他人之力”,并不是相信自己,又通过一字之差的两个词的对比,使本文妙趣横生,富有辛辣讽刺意味。,3.文章最后一句说“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话与上文中的哪些话相呼应?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呼应上文中提到的那些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 “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呼应的是上文提到的“埋头苦干”的四类人以及“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群众革命力量。这句话是说,中国人是否有自信力,不要看那些反动文人发表出来的文章,而要去看那些真正堪称中国脊梁的人的所作所为。他们虽然“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但他们“有确信,不自欺”,是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四、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中国的脊梁”这个比喻好在哪里?模仿这个语段的句式,用排比和比喻这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脊梁”本义指人的脊柱,有坚硬、竖直、人体的中轴等特点。这里比喻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儿女。 这样的比喻形象地揭示出有自信力的优秀中华儿女身上坚定、正直、顽强的精神,以及他们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仿写示例】 我心目中的当代中国“脊梁式”人物,是坚决“说真话”的“世纪老人”巴金先生,是坚韧勇敢的航天英雄杨利伟,是在万米高空从容不迫的机长刘传健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诠释着当代中国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他们确实是今天中国的脊梁。,2.文中提到了四种“中国的脊梁”,你知道历史上哪些人物具有这样的品行?课外查找资料,搜集相关的人物事迹,与同学交流。,示例: 埋头苦干的人张衡、李时珍等; 拼命硬干的人王安石、戚继光等; 为民请命的人海瑞、包拯等; 舍身求法的人商鞅、谭嗣同等。,议论文中论据的考查 1.“概括事实论据”类题:必须依据论点把握住论据的本质特点,然后用恰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要概括出谁干了什么,结果怎样,其中与论点紧密相关的部分应该重点提到。 2.“根据论点补写论据”类题:要根据文章的论点补充能够有力证明论点的论据。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看清楚补充的论据所要论证的论点,是中心论点还是分论点。,(2)补写事实论据要选择熟悉的事例;可以模仿原文的事例格式来写。 (3)补写的道理论据应具有权威性,可以从引用名言警句入手。 3.“分析某一论据的作用”类题 首先,明确文章运用了什么论据。如是事实论据,需对事例加以概括。 其次,一定要和论点联系起来。因为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是为了证明作者的论点,只是这个论点不一定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最后,通常情况下,文章列举论据的作用除了论证论点,还有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等。,4.分析所给材料能否作为文章的论据,一般可按照以下步骤: (1)首先,把握文章的论点,明确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其次,分析所给材料,判断材料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并明确材料所表达的观点。 (3)最后,将材料的观点与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进行比较,做出判断。如果二者一致,则说明该材料可以作为文章的论据;否则,不可以。,请围绕文章“淡泊之心自高远”这一中心,仿照示例,补充一个事实论据。,示例:陶渊明因为有了淡泊之心,主动远离官场,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南北朝人慧能的这首偈子世世代代被人们所传颂。高僧淡泊名利的思想,以一种“世间万物皆空”的意念去面对尘世间的事物,以一种心中静若水,处事波澜不惊的心境去面对外界的诱感,受到了后人的敬佩和称赞。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这个词,在字典里的意思是:不追求,不热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朗如日月,清如水镜。 (覃光林淡泊之心自高远),示例:王维因为有了淡泊之心,主动放弃晋升,才有了“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空灵飘逸。,【参考答案】,五、请以“逆境是否有利于人成长”为论题,组织一次小型辩论会,学习如何确立自己的观点和反驳对方的观点。,【点拨】观点要鲜明,论据要典型,分析要有力;更要注意对方观点、材料和论证方面上的疏漏,有针对性地批驳。,谢谢观看!,“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 、国家意识。 、目标意识。 、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 、读书意识。 、主体意识。 、科研意识。 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