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1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5页 / 共41页
第6页 / 共41页
第7页 / 共41页
第8页 / 共41页
第9页 / 共41页
第1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要内容,电子政务的产生与发展 电子政务与政府创新的互动关系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一、电子政务的产生与发展,电子政务的产生 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的发展,全球信息化浪潮,第一次信息化浪潮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1946年美国宾州大学第一代电子计算机问世和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开创了全球卫星通信的新时代) 第二次信息化浪潮是以网络技术为标志 (1993年美国NII以来,世界各国风起云涌的“信息高速公路”是这次浪潮的集中表现)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由中国的特色的信息化道路,计算机在政府的应用,一方面是利用计算机收集、统计、分析大量的该类数据和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另一方面是电子政务的实现,政府将其管理和服务职能转移到网上去完成,同时实现政府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向全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推进电子政务的两个基本前提,信息社会的发展 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目标群体可以通过多种接入方式与政府交流,获得政府帮助;以及相关信息安全的法律建设等。,广东省南海市,把建立一个“信息社会”看作为其电子政务计划的基础。这种思想定义了该城市整个电子政务的前景其市民、商业、学校、公共管理和服务业, 都将是以信息为基础的。网络和信息通信技术将会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建设电子政务的两个基本前提,政府管理的改革,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电子政府不是现实政府在网络的映射。,计算机不等于改革 !,我们可以用电子政务和信息通信技术作为促进政府现代化的工具。只是添置计算机或调制解调器等设备,既不能使政府的工作得到改进,也不能使老套的工作程序和实践实现自动化。提高那些无用程序的效率,是没有任何成效的。只是把精力集中在计算机上,并不能使政府官员对其“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服务。领导者应当考虑如何利用技术达到改革目标。信息通信技术是推动政府改革的工具。,电子政务的产生,电子政务的概念是1992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的,由当时的副总统戈尔负责实施,在全面评估当前政府绩效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电子政府方案。当年,克林顿向当时的瑞典首相比尔特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这是世界上第一封国家首脑间的电子邮件,标志着电子政务在国家元首之间开始发挥作用。从那以后,世界不少国家政府开始摸索电子政务建设的道路。,电子政务的概念,电子政务(e-Government Affairs)是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综合运用现代信息网络与现代数字技术,将其管理和服务职能转移到网络上去完成,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向全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实现公务、政务、商务、事务的一体化管理与运行。因此,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政府上网等有着本质的不同,也与电子政府有着内涵和外延的不同差别。,1992年,克林顿就任总统时宣布,他的政府将是一个电子政府。当时,他的目的是要将美国联邦政府改造为一个“少纸的”政府,一个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府政务的有效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政府,一个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内部业务流的“电子政府”。 经过近四年的努力,至1996年元月为止,联邦政府的员工减少了24万人,关闭了2000多个办公室,撤消了近200个联邦项目和执行机构,联邦政府的开支则减少了1180亿美元。 在对居民和企业的服务方面,联邦政府的200个部局确立了3000多条新的服务标准,作废了16000多页过时的行政规章,简化了31000多页的各种规定。“电子政府”的发展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电子政务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 二是政府部门之间、地区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 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公众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和公共服务 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当是上述这三类系统的有机结合。,电子政务的三个行为主体,物理世界至数字世界的映射,电子政务的五个主要领域,电子政务总体特征,在政府与民众(G-C)之间,致力于网络系统、信息渠道以及在线服务的建设,为民众提供获取更便捷、质量更佳、内容更多元化的服务。 在政府与企业(G-B)之间,致力于电子商务实践,营造安全、有序、合理的电子商务环境,引进和促进电子商务发展。 在政府与政府(G-G)之间,致力于政府办公系统自动化建设,促进信息互动、信息共享以及资源整合,提高行政效率。,电子政务的特点,实现政府的有限虚拟 实现政务信息的公开与共享 推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直接互动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开创政府一站式服务、全天候服务 加强开放式、透明化管理,电子政务框架下政府、居民和企业的关系链,居民,企业、非赢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G2C,G2B,电子政务的典型应用,1、电子商务形式 2、电子化政府采购及招标 3、网上福利支付 4、电子邮递 5、电子资料库 6、电子化公文系统 7、电子税务 8、电子身份认证 ,电子政务发展的四个阶段,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特点,政府与用户(G to B/G to C),电子政务的发展与演变,网上协同办公,网上信息发布,网上单向流动,网上双向互动,在线事物处理,行政管理网络化,政府部门内部(G to G),办公自动化,公文电子化,电子政务在各国的发展,据联合国统计,目前世界上190多个成员国中,有163个国家在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按电子政务发展的成熟程度依序分成四个类别: 创新和领先的:加拿大、新加坡、美国; 积极发展的:挪威、澳大利亚、芬兰、荷兰、英国; 稳步进展的:新西兰、香港(中国)、法国、西班牙、爱尔 兰、葡萄牙、德国、比利时; 正在打基础的:日本、巴西、马来西亚、南非、意大利、墨西哥。 中国、新西兰、韩国、日本等国家加快了建设。,二、电子政务与政府创新的互动关系,政府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电子政务为政府创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环境 电子政务是政府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不同的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文明产生不同的政府治理模式 政府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当代各国政府创新有四个重要的趋势,电子政务为政府创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政府由“卖方市场”转向了公众的“买方市场” 政府在网络环境中运行风险越来越大 信息技术不能替代政府创新,电子政务是政府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步骤 政府管理创新是成功实施电子政务的保证 政府管理创新在电子政务实施的过程中始终相伴,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难点与制约因素,难点: 电子政务一体化 数字鸿沟,制约因素: 个人隐私问题 安全和认证问题,电子政务的阻力,目的不明确 “电子”与“政务”脱节 互动缺乏可持续性 热情递减 透明度提高、中间环节减少 利益源消失 部门间协调的困难 体制刚性 知识缺口 快速知识更新和能力建设 透明度与保密、安全之间的持久冲突,必须加快政府创新进程,观念创新建立服务型政府 技术创新政务处理、决策科学化 体制创新结构扁平化、分权化 方式创新智能化、一体化、程序化、 透明化 制度创新民主化、多元化,三、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电子政务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政府业务流程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行政体制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政府工作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工作作风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电子政务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以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服务职能是电子政务的基本特征 重塑政府业务流程是电子政务的基本内容 重视研究政府上网对政府职能发挥的消极影响,对政府业务流程的影响,政府业务流程的内涵 传统组织机构与政务流程的弊端 重塑政府业务流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重塑政府业务流程原则 重塑政府业务流程的方法步骤 要实现业务流与信息流的高度重合,改变流程、制约权力,分割和不透明的权力,相互制约和过程化的权力,流水作业 时限界定 效率提高,电子政务对行政体制的影响,政府的科层组织结构向网络组织结构转变 1、 组织结构网络化 2、政府纵向结构扁平化 3、政府横向结构整合化,政府高度集权体制向合理分权体制转变 1、削弱了政府对信息的控制权 2、有利于打破集权状态,提高政治社会化程度 3、有利于建立权力制约机制,增强权力运作的透明度,电子政务对政府工作方式的影响,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改进政府的领导方式和决策方式 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发生变化 要加强研究管理方式变化带来的新问题,电子政务对政府工作作风的影响,有利于消除官僚主义,保持清正廉洁 有利于发扬民主作风和密切联系群众 有利于加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有利于强化对政府管理的监督,电子政务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提高了政府利用信息的效率 网上虚拟机关减少了大量人为的内耗扯皮 有限政府是高效和有效政府的前提 提高效率重在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电子政务从总体上为降低行政成本提供了工具,让电子政务智能化,用 户,门户网站,结论:电子政务不是目的 !,信息技术只是用来达到更高社会目标的手段。不要只专注于开展“电子政务”, 而要考虑建立一个“智能化的政府”,并着眼于建立一个“智能化的社会”。要把工作重心放在这样的问题上:政府和社会如何处理、使用不断增加的大量信息,政府怎样才能对公众的需求和投入更具回应性和责任性。,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