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学校教课,当中国跨入社会主义大门的时候,历史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且发展极不平衡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实现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借鉴苏联经验,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历史背景,2,学校教课,1956年,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发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变化,风云突变的1956年,3,学校教课,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作了关于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掀起轩然大波.,4,学校教课,在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尖锐地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和肃反扩大化错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产生强烈的震动,也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引发了西方的反苏的浪潮和波匈事件。,5,学校教课,波兰波兹南事件,波莱斯瓦夫贝鲁特 “苏联道路”,哥穆尔卡 “波兰道路”,1948年,被免去总书记职位,6,学校教课,1956年,波兰发生了波兹南事件,标语:我们要面包,1956年6月28日,波兹南策盖尔斯基机车车辆厂的约16000名工人聚集起来,进行示威游行,向政府要求更好的待遇和较低的税赋,并派了一位代表去华沙向政府陈情,然而因为传言代表遭到当局的逮捕,示威演变成了暴动,政府为了阻止暴动,出动了400辆坦克和10000名士兵,当天晚上,暴动方告平息。,7,学校教课,十月风暴,哥穆尔卡(19051982年)1956年10月担任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后,重新提出“波兰道路”,着手改革政治经济体制。,8,学校教课,1956年,匈牙利发生了匈牙利事件,事件中布达佩斯市中心的斯大林像被推倒,匈牙利人民政权建立后,照搬苏联模式,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制造个人崇拜,破坏法制,引起人民强烈不满。 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近20万名大学生和群众举行示威游行,要求第一书记格罗辞职 ,游行者推倒了市内的斯大林铸像,同保安部队发生武装冲突。,9,学校教课,1956年,匈牙利发生了匈牙利事件,向布达佩斯行进的苏联坦克,匈牙利局势混乱,开始时是由于人民群众对匈牙利领导人拉科西的工作失误不满,引发了示威游行,反革命分子则乘机挑拨,国外帝国主义势力也大肆鼓噪,情况越来越复杂而紧张。这时,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进一步策动匈牙利军队叛乱,到处发生反革命复辟。匈牙利政府出于无奈,邀请驻匈境内的苏军帮助恢复秩序。在震惊世界的13天中,900多万人的小国,就有上万人伤亡,经济损失达数百亿福林(匈牙科货币),给匈牙利人民造成了一场历史性悲剧。,10,学校教课,毛泽东说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作用有两点: 一是他揭了盖子,一是他捅了漏子。 说他揭了盖子,就是讲他的秘密报告表明,苏联、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确的,完全照搬苏联不行,这就破除了迷信。说他捅了漏子,就是讲他作的这个秘密报告,没有经过党内充分酝酿,草率提出,纰漏百出;暴露和纠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如此重大而长期的问题,事先不与各国共产党通气,难免引起巨大震荡和思想分歧。,11,学校教课,小结: 1956年的复杂形势迫使每一个执政的共产党重新思考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时代在呼唤着新的认识、新的思想的出现。 曾经为马列主义思想宝库贡献了极为丰富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中国共产党自然而然地迎接了这场挑战,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探索。,12,学校教课,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13,学校教课,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14,学校教课,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总结、探索的初步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论十大关系,15,学校教课,论十大关系 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16,学校教课,十大关系: (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这三条论述如何开辟一条与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这两条涉及经济体制改革,初步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若干新方针、新思路 (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7)党和非党的关系; (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9)是非关系; (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这五条论述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领域如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17,学校教课,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既包括党内因素,也包括党外因素;既包括国内因素,也包括国外因素;既包括直接因素,也包括间接因素。 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既统一又斗争。 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积极因素一般处于主导、统治地位,是可靠保障。同时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大力促使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尽力防止逆转。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18,学校教课,中共八大是初步探索的高峰,1956年9月,中共举行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正确方向。八大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后的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做出了正确判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执政党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正确的思想和方针。,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19,学校教课,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深化和拓展,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手稿,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汲取苏联经验教训,认真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20,学校教课,(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者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深刻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2)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全党学科学、技术、新本领。 (4)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应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主要内容:,21,学校教课,毛泽东关于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特别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的思想,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它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创造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局面,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它以完整的理论形态、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22,学校教课,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我国民族资本家有两面性,工人阶级同民族资本家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在一定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可以互相转化。 处理方法:采用专政和民主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 专政: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 民主:讨论、批评、说服教育,23,学校教课,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 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对科学文化领域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对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对于民族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24,学校教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学说,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以独创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25,学校教课,三、走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同时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强调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符合我国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26,学校教课,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国家。财务“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建成一耳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27,学校教课,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党的八大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总稳步前进。 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毛、刘、周: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朱德:发展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 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28,学校教课,29,学校教课,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30,学校教课,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毛: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 刘:使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 陈云:建立“适合于我国适合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 毛:企业“两参一改三结合”,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工人三结合。 邓小平: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31,学校教课,32,学校教课,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党的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加强对国家工作的监督。建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7.科学教育。 提出向科学进军,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 8.关于知识分子工作。 毛泽东提出,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周恩来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观点。,33,学校教课,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