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要让纪律成为音乐教学的羁绊【摘 要】每一位音乐教师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音乐课堂纪律“乱” ,特别是面对一群正处于心理敏感期的初中学生的音乐教师,更是深有感触,那么作为音乐这一要求学生随时参加到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中的特殊学科,如何使课堂气氛既活泼又不乱哄哄,这个尺度的把握还真是每位音乐教师面临的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难题。从二十年的教学中我深刻地领悟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积极性管理好自己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词】 音乐教学 心理特点 课堂纪律 学习主体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上好一堂课的有力保证,可我在音乐课上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学生的心理选择逐渐成熟,他们从内心深处就把音乐课和主科区别对待,在音乐课始终处于一种放松而兴奋的状态,课堂纪律常呈现一种 “无序”的状况。在课改的要求下,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可是师生“互动”起来了,课堂却“乱”起来了。是强行制止,还是任其发展?如何做才能既符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又能在音乐学习中“乱中有序” ,得到好的成效?这就要求教师从初中生的心理入手。一、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中学阶段是人生中关键又富有特色的时期,在身心发展上处于 由儿童向青年初期过渡,与小学时期相比,在许多方面不仅有量的变化,而且有质的不同。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自主性与独立性大为增强,特别是在认识能力逐渐成人化的的表现上,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提高了,对于自己想得到的、必须得到的有更清楚的认识。1、成人思想对初中生心理的影响由于社会大环境所致,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集中体现在初中生已经知道音美等“小学科”对升学起不到作用,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就以玩耍心态对待,自然而然在课堂上流露出一种散漫情绪。即使有些在小学阶段对音乐有极高兴趣的学生,随着初中学习负担的加重,又在家长或教师长时间应试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会逐渐放弃自己的爱好,不再重视音乐的学习。2、独立倾向性对初中生心理的影响在强烈的自我认识驱使下,初中生开始主动要求认识和处理事物,迫切的需要思想和行为的自主权,希望自己早日“独立” 、“成熟” 。对于课堂上教师的要求产生很强的质疑心态,凡事总想问“为什么我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做” ,总是想体现出自己的重要性,区别于他人,喜欢引起别人注意,自然对课堂的纪律要求会有意无意违背。二、围绕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规定:“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强调了音乐学科的本质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当前中学音乐教育的状况是:学生往往将音乐课简单的看作他们放松自己的时间,对于简单乐理知识的学习、识谱唱谱的练习看作是可有可无,对于教材上歌曲的学唱和乐曲的欣赏没有兴趣,只愿意学习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 抱这样的心态去学习音乐,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新课改标准要求我们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力、创造能力作为重点。1、以学生兴趣的激发作为根本的手段端正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态度,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升学,而是要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结合现在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规范的引导,从而把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八年级 16 册 梨园撷英一课,现在中学生对中国戏曲普遍没有兴趣,但是我认为对他们进行中国戏曲知识的普及相当重要,为此,我从他们喜爱的流行音乐作为切入点,课前先让同学们听陶喆的苏三说 、后弦的西厢,从中很容易找出歌曲 中的京剧、黄梅戏的音乐元素,由此自然地导入到作为民族音乐经典的中国戏曲对现代音乐的影响力,通过向学生介绍作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之一的中国戏曲有着几百种不同的地方剧种,以及外国朋友对中国戏曲的喜爱,使他们感受到中国戏曲的魅力。通过精美多样的脸谱图片、经典剧目选段的视频欣赏、戏曲小常识的了解,让学生们体会到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也对主要剧种的代表剧目和这些剧种的名家有了认识和了解。所以在第二课时里对于听戏曲片段猜剧种有了很大的兴趣,并且也出乎意料的准确,我对同学们的表现大加赞赏,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带脸谱面具表现人物的实践活动中,虽然有些同学的动作不准确甚至有些搞笑,也一度使课堂很“闹” ,但学生的表现力使我不由得惊叹,特别使表现孙悟空、魔鬼和张飞的几个同学,他们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以至于到下课了很多同学还意犹未尽。通过这样一节课,我认识到音乐课堂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充分了解他们的兴趣,老师刻苦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把自己的课上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融入到课堂里,充分展示自己,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这样才能使课堂纪律有所保证,这是目前音乐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用身边同学的精彩表现吸引他们的目光每年学校举行的元旦汇演我都会看到同学们观看时的兴致很高,虽然他们远远比不上平时同学们通过媒体看到的表演精彩,但他 们看到的是舞台上的表演者就是他们身边熟悉的同学,这对他们极具吸引力。由此,我试着在课堂上加入一些这样的形式。比如我在上八年级 16 册管弦和鸣第一课时欣赏器乐独奏时,我事先了解到班里有同学学过钢琴、长笛、单簧管和小提琴,就让他们提前准备一段他们最拿手的乐曲或是教材上的乐曲片段,在上音乐课的当天为同学们演奏,虽然他们的演奏比不上录音带里大师们的演奏,但是同学们依然情绪很高,远比以前我在上这样的课时选用录音带的效果好上几倍,同学们不仅见到了真实的乐器,认识了这些乐器的音色,还看到了这些乐器的演奏的技法,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关键是身边熟悉的同学演奏的,更增加了他们的视听兴趣,远比听录音带认真、专心,根本不用操心纪律问题。三、有些时候“纪律乱”只是课堂效果的假象一节课的课堂纪律直接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的好坏,我认为这只是某些类型的音乐课,特别是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或乐曲配节奏的实践活动课,本身学生们拿到打击乐就会去感受它的音色和演奏方法,让他们试着为听到的音乐配节奏 ,并要不断试奏编配效果,这样势必造成课堂纪律乱、吵,单看纪律乱这一表象并非无效,其实为“活” 。在国外音乐课是不要求学生坐的非常端正的,甚至还可以坐桌子,吃东西,而国内的学校就一味的要求课堂纪律,这在一定程 度上会抹杀孩子的个性。心理学家研究“灵感产生之前,认识主体常常处于一种焦虑、躁动、迫切的心情之中。 ”可以说情绪是创作灵感的载体,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有助于灵感的萌发,放松的环境可以使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延伸和释放。可能教师的一句“把嘴都闭上!”就会在瞬间扼杀学生还未成熟的灵感苗子。如何才能做到“活而不乱”?我认为,对待那些习惯与老师作对以此来吸引他人注意力或丝毫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学生,应考虑用上述的办法加以引导,把提高学习兴趣作为根本目的,用自己的爱好来进行自我的管理;而那些因为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而“乱”的学生,其实作为音乐教师可以不必强制镇压,那只是表象。其实,我们平常所说的“纪律”应该是和“秩序”区别开的, “纪律”只是个表象, “纪律”不好不一定“秩序”就乱。全班同学都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自己,哪怕是班级乱哄哄其实本质的方向还是没有错误的, “秩序”是井然的。所以说从根本上要把音乐学科的课程评价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允许一些“出格”的事情发生。相反,如果老师用强制的语气让学生保持安静,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对音乐作品或音乐形象的创作,这种形式上的“有序”是不完全符合教育规律的,也偏离了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综上所述,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尊重艺术的本质精神与规范课堂纪律之间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从而营造出轻松、愉悦、和谐、互动充满艺术感染力的教学情境,教师要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引导学生敞开心灵。学生学习音乐的起点是兴趣,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辅导者,只要主体发挥作用,那么纪 律就不再成为教学活动的羁绊,更不会成为教学活动的障碍。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