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omment hjn1: 【1 实体化的问题。 当对象被用量词来形容,用“单独的”来描述时,它就很可能被当做既成的而非生成的对象了。特别在自然审美活动中,从理论上预设对象为一种既成对象,特别显出难度。什么难度?单独和既成只是人的赋予,只属于理论范畴,而实践并非如此,实践正好相反。2个体化的自然物是如何可能的? 自然是连绵一体的,个体化的自然物是如何可能的?如果个体化自然物可能,那么, “这个”自然物已然被纳入了知性范畴,已属于“伪”而非“自然” 。这里面临自然概念的歧义:非人工和去人工。非人工,如山中看见一棵树,并不等于自然,去人工(不是人工制作,同时在看之前它不被人所注意,它隐没在一体的自然那内部,无法区分之。如叶朗先生在神龙架开会时候看到的狮身人面像 ,如从长江边上捡到二块石头,命名为“孟良和焦赞” 。它们的个体化是创生性,创造性的(孟良焦赞) ,不在审美之前;而在审美之后,是审美的结果。在审美发生之前的“一个” 、 “单独的”等语,严格说来都是一种幻象,都是不可能的。 ) 】Comment hjn2: 【自然不应该被看成环境,文化或者文字的差异!卡尔松说的环境,是指的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只要是统一着,便应从这个统一的整体全局来考虑。西村将卡尔松的环境实体化为 “范围”了。】 ,关于自然美及其鉴赏 东京大学西村清和西村清和* 梁艳萍译 08-10-30 11关于自然美及其鉴赏一 “自然” 概念的矛盾自黑格尔以来,近代美学常常被认为是无视自然美的。但是,自 1970年代以降,在英美哲学美学界,关于自然美或自然环境美的鉴赏问题,突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环境美学从而浮现出来。当然,它与环境伦理及环境保护一样,也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自然环境所面临危机,可以被视为现代的、更广泛的自然环境理论思潮的一个分支。同环境伦理一样,对于环境美学的探讨尚存在不少分歧。其问题在于,原本作为鉴赏对象的“自然”具体指什么?【自然这个概念在西方哲学和文化中曾经扮演了上帝、 “唯一的最高的实体“的角色,现在,这个角色如何转变成被欣赏的角色,这是一个引人注意的问题】从美学的视角去鉴赏自然曾存有怎样的经验?以往的自然美论【应该是:“自然审美理论” 】 ,总是将 一个自然物 作为单独的审美对象,来鉴赏其颜色、形状、肌理及状态等感官上的性质与形式【这样做一个是像做艺术鉴赏,二个是很没意思】;或者将自然的全部风景作为一幅风景画来观赏。无论哪一种,都是将“自然”作为与艺术品等同的对象来思考的。 【已然将自然审美对象知识化处理,自然会等同于艺术品了, 这是将自然审美 经验科学化了。 】与此相反,1970 年代以后的环境美学,大多都是从批判此类艺术模式的自然鉴赏理论的立场出发的。例如,艾伦卡尔森曾经指出, “单个的自然物” ,是依靠其所处环境内部的各种作用力,从构成环境的诸要素中发展而来的。因此,那种使自然物脱离其所处环境的有机统一体,并对其进行单独鉴赏的行为,并不能称之为自然鉴赏。所谓“自然” ,它首先是指自然环境。 正如鉴赏艺术作品需要具备一定的与之相关的时代、体裁以及风格的知识一样,在鉴赏山岳、溪谷、湿地等自然环境美时,也必须具备关于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别以及作用于其内部的系统与诸要素的知识。因而,卡尔森将鉴赏自然时所必需的相关知识称为关于自然的“常识科学知识(the common sense/scientific knowledge) ”。 【感觉卡尔松和他批判的艺术模式,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关系。是整体实体观点和个体 实体观点的差别。 】卡尔森的环境模式理论虽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也存在问题。 他不允许将单个的自然物仅仅作为自然物来鉴赏,这一规定,违反了我们对于都市的街道(景观)树、和自家庭院的鲜花的鉴赏,这种极为普通的经验【不应该寻求一个无文化差异的美学理论啊。日本和加拿大的街道难道不可能差别很大吗?】。更重要的是,他在把并非作为自然物的“环境” ,与“自然”置于同等地位时实质上是基于科学知识的“自然”概念。在山岳、溪谷和湿地等特定的自然环境中, “自然”是科学所应该面对的一个总体,科学应该以把握自然的秩序和统一性为目标。但此时, “自然”概念就容易被设定为一种,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并与我们的经验相对应的超验的全体性理念。如此一来,康德所指出的围绕“自然事物”的整体“宇宙论的理念” ,即“超越的自然概念(transzendente Naturbegriffe) ”的矛盾,就成为显在化的矛盾。这种情形也同样出现在,将环境作为审美鉴赏的主题的阿诺德柏林特(Arnold Berleant)的研究案例中。柏林特所提倡的,是与康德以往的“无利害的美学”相对的“介入美学(aesthetics of engagement)”。 【无利害的和介入的根本就不是矛盾的,因为无利害所以才得以介入啊!国外美学家的水平原来也一样的低。 】我们凭借自己的身体深入环境,依靠处于动作与活动中的身体,*西村清和(1948) ,男,出生于日本京都,毕业于东京大学与德国慕尼黑大学,现为东京大学大学院教授,日本学术会议委员(院士) ,日本美学会会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美学、英美分析美学与现代艺术美学 Allen Carlson, Aesthe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Routledge, 2000, p. 50. I. Kant,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Zweite Auflage, 1787, S. 448. Arnold Berleant,The Aesthetics of Environment,Temple U.P.,1992,P.20.Comment hjn3: 【西方思维,自然就等于“物理的” natural= physical.由此显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我们中国人将自然不理解为物质,时空,三维立体的东西,而理解为没有主体意识,没有主动性,没有生命的东西。更重要的理解为具有本源性,原处性,本真性的东西。自然,就是“由自而这样” ,是自由、本然之意。 物理世界,在农业社会中被人们发现时,人们认为它特别地体现了这种“非人工雕饰、自然而然”的状态,因此,将 physical 翻译为“自然” 。 但是用自然来翻译 physical,其实是窄化了中国文化中的自然的涵义。 它导致的传统文化中的自然和西方实证科学中的自然的矛盾一直存在 。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最后的这个“自然”就不再是和前面三个人、地,天一样的范畴和用法 ,前三个多少还有一点对象性,而后者则是一种功能性对象,就是“自然而然、由自而然,本然这样”的意思,就是佛家讲的“如来” ( 佛性) 。 “如来”是什么意思? 用我们中土的话说,就是“自然”! 印度和中国文化中的自然,比起西方的物理自然而言,其含义韵味之深广,可谓大大超过! 】关于自然美及其鉴赏 东京大学西村清和西村清和* 梁艳萍译 08-10-30 22而非视觉去感受环境的广阔、厚重与深邃;而且,作为“文化动物” (cultural animals),我们对于环境的知觉已经与我们的记忆、信念、联想等文化的各种状态融为一体。由此,自然环境成为一种“复杂的观念” 。这种观念认为, “人类生活网络具有多种历史和社会形态,而自然环境,便是人类参与建构的这种网络的 所有活动和反应的 自然文化领域” (physical-cultural realm)。这是一种非常正确的认识 。关于自然,柏林特坚持 “不去区别人与自然,而将一切都解释为单一的、连续整体的组成部分” ;他认为诸如艺术的人类行为,也包蕴于人类生存的自然过程中 。柏林特所指的“环境” ,虽然一方面是指,由我们的经验交织而成的文化领域,但最终还是指,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自然过程;所以,他在阐述环境作为“自然文化领域” 这样一种“复杂的观念”时,本身就表现出其中的矛盾性。以往的环境论都是作为某种意义上的“拟人论”或者人类中心主义而立论的。因此,戈德洛维奇(Stan Godlovitch) ,立足于激进的“非中心主义的 (acentric)环境论”与自然美论的立场,围绕“自然”概念的阐释就显得越发自相矛盾。依据戈德洛维奇的观点,以前的自然美论大多数是在讨论,我们对于自然对象和风景选取了怎样的视点和态度,产生怎样的反应,其结果,只是将自然寄托于人类的感觉或感性以及文化的恣意性。无论是基于人类的利害关系而主张自然保护的功利主义,还是像彼得辛格 那样,在与人类利益的比较中,关注动物的利害关系,及其随之而来的“拟似权利”的环境论,都属于长期以来特定的人性关怀,和自古以来的片面的自然观点;并没有显现出作为整体的自然。J.E.拉斐洛克(Lovelock)是反对“人类中心生态学”的学者,他提出了以下主张:如果以从宇宙空间眺望到的地球为出发点,将细菌和人类看作同一尺度的事物,那么人类的“技术圈() ”,最终将会纳入被称为“盖亚”的“原生(原始)自然”的控制程序之中 。此时,他在“盖亚假说 ”中所设想的-“自我维持的整体系统” ,仍然是基于“拟人法的隐喻” 的。即使是卡尔森的“认识论的审美理论(cognitivist aesthetic)”,也是以我们称之为“科学”的人类知性观照为依据的,他的理论只不过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得以亲自区分(辨别)的形象 。在上述判断的基础上,戈德洛维奇提出了以下观点:对于自然本身,我们人类的存在毫无意义,因而站在于我们人类的立场来说,它是一种“超然” (aloof) ,我们由于对其疏远而毫不知情、使之成为“他者(the Other)”。从原理上来说,我们不可知、不可言说的事物,在某种意义上便停留于“神秘”的阶段。因而,对自然鉴赏应该是去体验自然本身具有的“美的超然(aesthetic aloofness)”和“伟大的无情(the great Insensate)”以及置身于人类之外的关于自然的“某种神秘感” 。 【与其说是在谈对自然的理解,不如 说是在显现 他对人的定位。 】的确,戈德洛维奇的主张是完全正确的。他所主张的功利主义和认知主义已经成为各种自然美论和环境论的论据,并与神秘主义一道被列为人类中心主义。另外,如果我们不去考虑人类的存在,我们可以假定存在着“作为整体的自然”即自然本身,那些超越文化之外的我们的理解,科学和感情的“某物存在”的问题,至少不会构成伦理上的错误,把它看成未解之谜Ibid.,p.10. Arnold Berleant,The Aesthetics of Environment,Temple U.P.,1992,P.20.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1946 -) ,著名伦理学家,现任教于澳大利亚莫纳虚大学哲学系。曾任国际伦理学学会主席,是世界动物保护运动的倡导者。其代表作动物解放一书从 1975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几十个国家出版。英文版的重版多达 26次。J.E拉斐洛克:盖亚的科学-地球生命圈 ,译,工作舍,1984 年,P229盖亚假说(Gaia Hypothesis)1972 年由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拉斐洛克(James Lovelock,1919)提出。拉斐洛克 20世纪 60年代,受聘於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探索火星上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他通过分析大气情况在探寻遥远行星上的生命的同时,也在研究地球上的生命。指出:由生命无法存活的混合气体组成的行星大气,通过地球化学过程(如岩石侵蚀) 、和大气支持的有机物活动(如用光和植物去除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维持生态的平衡。他以古希腊大地女神命名了引起争论的“盖亚假说” ,提出陆生生物过程和自然过程共同作用,产生并调节有益于生命继续生存的环境。Stan Godlovitch,Ic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