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 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2015 年初三语文中考文言文铭、说、表、书、序类考点训练(十二)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2)谈笑有鸿儒 (大)(3)往来无白丁 (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4)可以调素琴 (不加装饰的)2下列各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斯是陋室是谓大同B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 能以径寸之木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4文章对陋室进行描写时,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形容“陋室不陋” ,其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之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出了交往之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出了情趣之雅。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十三)爱莲说-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 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请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划两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可爱者甚蕃(多)(2)不蔓不枝 (生枝蔓)(3)亭亭净植 (耸立的样子)(4)予谓菊 (认为)(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6)宜乎众矣 (应当)3翻译下面的句子。(1)(2014安徽)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2)(2014安徽)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喜爱菊花(的人),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单单爱莲花,(因为)它从淤积的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4用原文填空。(1)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3)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5(2014安徽)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 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花之隐逸者也;世人“爱牡丹”的原因:花之富贵者也。6(2014安徽)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 ,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7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结尾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把莲与牡丹进行对比,突出莲的高洁。B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以花喻人,表达自己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美名远扬。D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8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 “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示例: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9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 ,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 。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十四)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说说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它写出了“鸣”的状态,描绘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它写出“跃”的状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鱼儿竞相跳跃嬉戏的情态,静中有动,突出了热闹的气氛。-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 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歇” “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激发人的想象,充满生命气息。 “鳞”字用借代,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2翻译语句。(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早晨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可听到猿猴长啸,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之后,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美丽景色的人了。3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美”字_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_有静有动,有声有色。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十五)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 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天下独绝群响毕绝B蝉则千转不穷 转视积薪后C好鸟相鸣 好为梁父吟D横柯上蔽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点拨:D 项:均为“遮蔽” ;A 项:前者为“少有的,独一无二的” ,后者为“消失、停止” ;B项:前者通“啭” ,鸟叫声,后者为“转身” ;C 项:前者为“美丽的” ,后者为“喜欢” 。2(2013百色)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A猿则百叫无绝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B从流飘荡 隶而从者C鸢飞戾天者 念无与为乐者D与朱元思书 借旁近与之点拨:A 项:前者为连词,可译为“就” “便” ,也可不译,后者为表示转折的连词“却” ;B 项:均为动词“跟随” ;C 项:均为代词“的人” ;D 项:均为动词“给” 。3翻译下列句子。(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那些山)凭依(高峻的)地势竞相向上,(好像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延伸。(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4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富春江山“奇”水“异”的特点。山“奇”高、险(峻);水“异”清、急5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 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视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表达效果: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6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本文生动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B第段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C第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清澈、湍急的特点。D第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点拨:“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有误,应为“以动写静,反衬出山林之寂静” 。(十六)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执策而临之策之不以其道-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 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B其真无马邪 安求其能千里也C食马者 食之不能尽其材D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翻译下列句子。(1)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和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鞭打马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马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5)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3文中“伯乐” 、 “千里马” 、 “食马者”各比喻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这是托物寓意的写法。4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_修辞:排比。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讽刺、批判、不满。5全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这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主旨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 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才的不满和愤慨。6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当今是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社会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