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今天我们怎样做科普 上)(关注)《 人民日报 》( 2014 年 09 月 19 日 20 版)科学去哪儿了人民视觉抢盐风波、抵制 PX、转基因激辩……近年来发生的类似社会热点事件,使科普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同时,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生活方式剧烈变化,科普也须与时俱进。今天,我们怎样做科普?在 2014 年全国科普日即将到来之际,本报将推出连续报道,反映科普人的真切感受、现实困境和相关建议,探讨如何创新科普的内容、思维和表现方式,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编 者  科普老兵赵致真:不能片面追求商业化本报记者 赵永新 赵展慧赵致真 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长期担任武汉电视台台长、中央电视台大型科教电视栏目《科技之光》主编。先后创作了《欢迎你,哈雷彗星》《科技与奥运》《世博会的科学传奇》等数十部电视科普作品。曾获 1999 年意大利“普利莫·罗菲斯国际科普奖”。历史上我国缺乏崇尚科学的传统,现实中对“商业化”片面追求,科技园地没有蓬勃发展的空间只有让科普工作者“耕者有其田”,科普事业才能薪火相传“万物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头发花白、年逾七旬的科普老兵赵致真说,“做电视科普,可以算是我的存在方式。”赵致真从小就喜欢科学,中学时文理兼优,高考前临时变卦,违背老师的心愿,报了武大中文系。大学毕业后曾在煤矿中学教书,以制作物理教具和帮矿工修理半导体收音机为乐事;“文革” 结束后,他回到武汉担任长江航运管理局创作室主任,所发表的文学作品不少与科学有关,如《灰色的宫殿》《写在计算机时代的黎明》等。当时,电视在国内方兴未艾。1986 年,他调武汉电视台任副台长,时值哈雷彗星回归,他做的第一个节目就是《欢迎你,哈雷彗星》,播出后广受欢迎。在武汉电视台,赵致真成立了中国电视台最早的科技部,又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大型科普电视栏目《科技之光》。1995 年《科技之光》受邀在央视 7 套播出。在《科技之光》发展的黄金时期,赵致真带领团队紧跟科学的脚步,做了很多有影响的片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大亚湾核电站、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远望号科考船、南极……科技界哪儿有新鲜事,哪儿就有他们的身影。老骥伏枥,壮心不已。2006 年退休之后,武汉电视台继续聘任赵致真在业务上指导《科技之光》;2008 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他编导了大型科普电视系列片《科技与奥运》(35 集);2012 年,他向娱乐春晚“叫板”,录制了全国首台科技电视春节晚会“欢乐与智慧同行”;2014 年,他主编了中国第一部跨媒体可视图书《神奇科学》,读者通过扫二维码就可以直接收看设计精巧的科学实验视频……赵致真做科普电视有自己的优势,他站在三条“线”的交叉点上:一条是多年从事文学创作的功底,以古人说的“篇无赘句、句无赘字”为座右铭;一条是对科学知识的长期积累,能触类旁通和避免写作中的“硬伤”;还有一条,是熟悉电视的表现手法。此外,能阅读和翻译英文也大有裨益。他认为“电视科普人几近杂家”。作为中国电视科普的开拓者,赵致真头顶着许多光环,但他坦陈:自己失败多于成功,沮丧多于喜悦。广受好评的《科技之光》被日益边缘化,创办科技电视频道的梦想功败垂成,千辛万苦做出的科技春节晚会却只能在“垃圾时段”播出……在中国做科普为何这么难?赵致真认为“一言难尽”。从历史上讲,我国缺乏崇尚科学的传统;从现实看,片面追求“商业化”,科普队伍缺乏吸引人才的机制,科技园地没有蓬勃发展的空间。他认为,科普不仅是国家软实力的要素,也是硬实力的基础。只有让科普工作者“耕者有其田” ,科普事业才能薪火相传。“从科学的苍穹上,采来日辉、月华、星芒。每天为我的祖国,深情献一掬科技之光……”这是赵致真 20 年前为《科技之光》写下的题记。如今他虽然感慨良多,但从不怨天尤人和灰心丧气,正在与北京出版集团合作,带领《科技之光》团队夜以继日,忙着拍摄大型科普纪录片《播火录》。  “熟悉明朝那些事、清朝那些事固然重要,但还应该熟悉牛顿、爱因斯坦、卢瑟福、居里夫人、普朗克、玻尔、薛定谔……”赵致真说,“《播火录》就是为了让公众了解近现代世界科学的发展史,增加科学知识,习惯科学思维,补充我们精神营养中的铁质和钙质。”科幻作家刘慈欣:让科学明星讲故事本报记者 赵展慧刘慈欣 中国当代科幻作家,出版了多部长篇科幻小说,现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其代表作中《三体》系列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曾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目前被视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本土科幻作家之一。经济学中有个卖鞋的段子:一个岛上的住民从不穿鞋,都光着脚,聪明的卖鞋人却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市场中国的科学传播市场也是如此。大多数公众都还光着脚丫,只要将好的科普作品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会愿意穿上科学的鞋子今年 10 月,科幻小说《三体》的英文版将在美国出版发行。它的作者刘慈欣曾说,中国科幻文学的输出才刚刚起步,对世界谈不上多大影响。如今这部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里程碑作品的输出,让人尤为期待它在世界另一端能够引起的波澜。刘慈欣定位自己,首先是一个科幻迷,然后是一个作家,却只是一个科普的旁观者。他认为虽然科幻需要在科学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力,也能够传播科学精神与科学兴趣,但与真正严格的科学知识传播是两码事。刘慈欣在为美国理论物理学家 B·格林一部科普作品写的序言中,让人感受到他作为科幻作家对科学、对科普审慎而庄重的态度:“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美妙的故事,不是游吟诗人唱出来的,也不是剧作家和作家写出来的,这样的故事是科学讲出来的,科学所讲的故事,其宏伟壮丽、曲折幽深、惊悚诡异、恐怖神秘,甚至浪漫和多愁善感,都远超出文学的故事。”宏伟壮丽的科学故事,刘慈欣认为需要由真正的科学家来讲,“如果你不是真正懂得这个学科,就很难深入浅出甚至用带有文学色彩的语言介绍给公众。尤其是在现代科学已经进化得极其深奥的今天。”刘慈欣举例,古典科学的内容,比如牛顿三定律,毫不夸张地说,给文盲也能讲得清楚。而到现代科学的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其间涉及张量分析、非欧几何等复杂的数学,而现在的量子引力、弦论,所涉及的数学更是高深,普通人要从本质上搞懂很难。“从这个意义上说,普及这些科学的新图景,大部分的科普作家都无能为力。”但在刘慈欣看来,中国能够做科普的科学家太少,“我们看到国外一些大科学家都承担了科普的责任,比如霍金写过《时间简史》等很多部科学传播著作,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们写出一部好的科学传播著作的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而在国内,科学家做科普很难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因为撰写科普作品不比发论文、得科技奖,与职称评定、职业发展没有挂钩,如果销量不佳也难以得到可观的版税,做科普还难免会被视作“不务正业”。“国内科学家的工作本身已经十分繁忙,申请课题、写论文,可能还要承担教学任务,写科普作品如果不能为专业加分,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刘慈欣说。刘慈欣认为,做科普的科学人才欠缺,另一个原因是中国长期文理分科的教育,很多科学家虽然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但缺乏足够的人文素养将科学知识传播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但是这样文理兼备的人才如今越来越多,比如科学松鼠会用充满创意和乐趣的方式传播科学,让人惊喜,这肯定是未来科学传播的大方向。”刘慈欣说,鼓励这些人才,适合发展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这种环境不仅是政策环境,也包括产业环境。在刘慈欣看来,科普不完全是公益的,科普可以是产业。有人反问:“中国能有多大的科普市场?爱娱乐、爱美食的人比比皆是,可好像并没有那么多人爱科学。”刘慈欣认为,经济学中那个著名的卖鞋段子能够给出答案:一个岛上的住民都光着脚,消极的卖鞋人沮丧了,积极的卖鞋人却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国的科学传播市场就是这样,潜力巨大,大多数公众都还光着脚丫,只要将好的科普作品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会愿意穿上科学的鞋子。”刘慈欣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科幻迷到一位广受欢迎的科幻作家,除了在科幻写作方面花的时间更多了,刘慈欣的生活似乎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他仍然是发电厂的“刘工”,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节奏很慢的中小城市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他说,走在路上,没有一次被认出来过,因为“写科幻的还没红到那种程度”。刘慈欣希望未来能够出现一个走在路上就能被人认出来的科学明星:“就像时下正火的娱乐产业、选秀节目一样,希望未来科普成为一个产业,也能捧红一个个科学明星,让他们为公众揭开壮丽的宇宙云图,带领公众远离蒙昧,更接近生命的本质。”链接目前,我国的科普正处在全面发展时期,可以说是第三个高潮。历史上,中国科普曾经历两个高潮和两个低谷:高潮一: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加强了对科普工作的领导。1956 年 10 月,由全国科普协会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一次职工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这是新中国第一次科普高潮的象征。高潮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科协全面恢复工作,我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和科普工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科普创作也繁荣起来。  低谷一:“文化大革命” 时期,我国科学事业受到极大的破坏和歪曲。中国科协被解散,各级科协也被取消。整个科普工作陷于人散、网破、线断的局面。低谷二:第二个高潮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影响,科普事业曾一度进入萎靡状态。科普著作、报刊、电影由火爆跌入低谷。果壳网主编徐来:剥开科学的坚果本报记者 喻思娈徐来 果壳网主编。以一个文科生的身份,主持果壳网专业科技编辑团队。此前曾供职于数家报社, 历任记者、编辑、统筹编辑。科学问题最有效的需求者是成年人而不是儿童。从热点出发,抓住社会关注点,满足公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科普不但可以赚钱,而且应该赚大钱成立不到 4 年的果壳网,如今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科技知识网络社区。它的媒体部分“科学人”拥有“ 谣言粉碎机”等 15 个主题站,登载了 1 万多篇原创内容,涵盖科学、社会、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而整个网站拥有 200 余万名注册用户,日均浏览量达 400 多万次。徐来是果壳网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网站的主编。这位自称是文艺青年的中文系毕业生评价自己“有知识收集癖、强烈好奇心”。果壳网的宗旨是致力于“建设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使“科学有意思”。科学松鼠会是果壳网团队的主要成员姬十三、徐来等人创办的著名科学写作者组织。在他们看来,科学就像坚果,内核美味而有营养,外壳却难以剥开,“松鼠们”的工作就是剥开科学的坚果,将“果仁”带给大家。果壳网在传播科学上成功的秘诀,主要是调动了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我们的内容有两个向度:有趣和有用。有趣是往娱乐方向,或是作为娱乐一部分,让受众主动接受信息,而不是生硬的灌输;有用,则是从公众的需求出发,帮助公众解答疑惑,比如有关食品安全、健康的话题。”徐来说。“谣言粉碎机” 是果壳网名牌栏目,涉及话题有“ 手机和银行卡能不能一起放呢? ”“加油站不能打电话?”等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有时,果壳团队还会“现身说法”。比如为了证明“灯泡放进口中拿不出来” 是个谣言,果壳网一名工作人员就在经过准备和获得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大胆进行了“吞灯泡”实验,击碎了谣言。徐来介绍,目前果壳网有一个约 20 人的编辑团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策划、约稿、编辑等内容生产编辑制作流程。果壳网的主要供稿来自后方写作队伍,而写作内容中的主要观点、数据、信息则来自科学共同体,以确保生产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果壳网初创时,国内的科学写作者并不多,为了搭建团队,他们颇费了些周折。徐来说,最初果壳网几乎所有招来的编辑都是生物、电子、化学等各专业的应届生,他们没有科学写作经验,需要教他们怎么找选题、写作,从改自己的稿子开始,然后再去改别人的稿子。“还好我之前在媒体待过,知道如何让一件事情更吸引人,把它包装得让公众觉得好玩、有趣,更容易接受。”徐来说。最初他每周都要组织开会,讨论如何写好一篇稿子,以及如何让稿子吸引人。  徐来说,既懂科学又能写得好的人并不多见。有些人可能理论知识比较好,但写出来的东西很硬,不容易读,抓不到公众的关注点,那些写作好点的人,学起科学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