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20 页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参考填空题1、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标志前期最高成就。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3、沈从文是京派小说的领衔者,《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一部带“牧歌”情味的乡土小说。4、曹禺生命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5、赵树理《小二黑结婚》。6、丁玲前期代表作《沙菲女士的日记》,后期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单项选择题1.“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 (C )A.1915 年 B.1916 年 C.1917 年 D.1919 年2.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D )A.新青年社 B.新月社 C.创造社 D.文学研究会3.中国现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于( D )A.“五四”文学革命时期 B.“五卅”运动时期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 D.北伐大革命失败之后4.田间的《赶车传》是( B )A.长篇小说 B.长篇叙事诗 C.多幕话剧 D.传记散文5.40 年代“后期浪漫派” 的代表作家是( D )A.路翎 B.张爱玲 C.苏青 D.徐干6.在左联和“第三种人” 的论争中,批评左联某些领导否认“第三种人”和“ 第三种文学”存在的错误的是( B )A.刘少奇 B.张闻天 C.瞿秋白 D.鲁迅7.在抗战时期的民族形式论争中,把民族形式和现实主义、大众化问题联系在一起发表独特见解的是( D ) A.郭沫若 B.茅盾 C.葛一虹 D.胡风8.对鲁迅早期思想发生重要影响的是( B )A.阶级论 B.个性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主主义9.现代最早对小说结构形式进行重大改革创新,被茅盾称为“创造新形式的先锋”的作家是(D)A.郁达夫 B.叶绍钧 C.汪敬熙 D.鲁迅10.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的主要思想内容是(C )A.针砭黑暗现实 B.批判封建文明 C.抒写内心矛盾 D.歌颂光明理想11.“五四”时期,以强烈的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为鲜明特色的诗集是( A )A.郭沫若的《女神》B.朱自清的《踪迹》C.闻一多的《红烛》D.徐志摩的《志摩的诗》12.郭沫若的历史剧《虎符》的思想特色是( D )A.爱国主义 B.舍己为人 C.除暴安良 D.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13.下列属于创造社的一组作家是( B )A.郁达夫田汉废名 B.郭沫若 郁达夫 张资平第 2 页 共 20 页C.郁达夫庐隐许地山 D.郭沫若 郁达夫 许地山14.《沉思》 、 《微笑》等王统照早期小说,主要表现( C )A.北方农民的现实生活 B.社会现实的弊端C.“爱”与 “美”的追求与幻灭 D.对“ 爱的哲学”的歌颂15.作为初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探索者,李金发的第一部象征诗集是( A )A.《微雨》B.《毁灭》C.《昨日之歌 》 D.《为幸福而歌》16.长篇小说《虹》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是( B )A.从辛亥革命到“五四” B.从“ 五四”到“五卅”C.从“五卅 ”到大革命 D.从大革命到“ 九• 一八”17.下列属于茅盾《子夜》中的一组人物是( D )A.吴荪甫 赵伯韬 屠维岳 四凤 B.赵伯韬屠维岳 周朴园 吴老太爷C.吴荪甫 屠维岳 吴老太爷 鲁贵 D.吴荪甫屠维岳 赵伯韬 冯云卿18.老舍以中英两个民族文化心理对比来剖析国民性的小说是( A )A.《二马》B.《老张的哲学》C.《赵子曰》 D.《离婚》19.从作品整体看,贯穿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情节发展主线是( B )A.虎妞与刘四的矛盾冲突 B.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C.祥子与虎妞的纠葛 D.祥子与刘四的矛盾冲突20.《四世同堂》中的冠晓荷是( D)A.老派市民的形象 B.革命者的形象 C.正直的知识分子形象 D.民族败类的形象21.巴金的《雾》 、 《雨》 、 《电》的题材是( D )A.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 B.工人生活 C.农村生活 D.封建家庭生活22.巴金创作的第一部小说是( C )A.《家》B.《雾》C.《灭亡》 D.《新生》23.小说《寒夜》的背景是( B )A.沦陷时期的北平 B.抗战胜利前后的重庆 C.孤岛时期的上海 D.大革命时期的武汉24.沈从文批判、嘲讽现代都市文明的短篇小说是( B )A.《萧萧》B.《菜园》C.《八骏图 》 D.《牛》25.现代作家中,始终称自己是“乡下人”的是( A )A.赵树理 B.沈从文 C.王鲁彦 D.王统照26.概括沈从文《边城》艺术风格的准确词语是( B )A.优美的散文 B.抒情的诗,浪漫主义的牧歌 C.现实主义的图画 D.匕首与投枪27.被称为新感觉派“圣手” 的作家是( B )A.施蛰存 B.穆时英 C.刘呐鸥 D.叶灵凤28.丁玲小说《在医院中》中的“医院”指的是( A )A.延安解放区医院 B.乡村诊所 C.教会医院 D.国统区医院29.属于田汉早期的代表作品是( A )A.《获虎之夜》 B.《名优之死》C.《回春之曲》 D.《丽人行》30.“七月”派中创作《饥饿的郭素娥》等小说的作家是(B )A.绿原 B.路翎 C.鲁藜 D.阿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31.下列每组中,人物形象都出自巴金作品的有( ABD )A. 梅表姐、鸣凤 B.觉民、瑞珏 C.瑞珏、莎菲 D.曾树生、杜大心 E.琴、汪文宣32.下列沈从文创作的小说有( CD )A.《竹林的故事》 B.《柏子》C.《丈夫》D.《长河》E.《南行记》第 3 页 共 20 页33.下列能够用来描述买办资本家形象赵伯韬性格的词语有( ACD )A.心狠手辣 B.优柔寡断 C.专横跋扈 D.骄奢淫逸 E.色厉内荏34.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有( ABCDE )A.孙侦探的敲诈 B.祥子的个人奋斗 C.军阀混战中车被乱兵抢走 D.刘四的高利贷剥削 E.虎妞的难产死亡35.鲁迅进化论“思路” 轰毁和思想变化的原因有( BE )A.“四•一二”事变血的教训 B.马克思主义的学习C.与共产党人的联系 D.赴苏俄参观考察 E.严格的自我解剖名词解释1、新文化运动------1917 年,《新青年》由上海迁京。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这场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其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并于 1919年借“五四”运动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2、问题小说------1919 年初,《新潮》杂志创办。当时全社会都来探究“人生究竟是什么”这样严肃的问题,读者要求小说能尖锐地提出他们所关注的各类社会问题,也并不企望文学一定给予多么明确的回答。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痛苦》、俞平伯的《花匠》、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等,显露了“问题小说”的端倪。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问题小说”的风气。到 1921 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公开倡导文学“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更将“问题小说”的创作引向高潮。 其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本身,闪出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它造就了“思考的一代”。其次其出现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直接刺激。特征:它流行的时间不长,却是典型的“五四”启蒙时代的产物。其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比较形而上些,“虚”些。作者的生活视野还比较狭窄,题材局限于小知识分子的生活圈,大部分作品从一般的社会命题出发,结合了一点生活经验,真正从刻骨的生命体验入手,用力开掘的作品尚不多,概念化、简单化。3、三美------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绘画美强调诗画相通。4、语丝派------以 1924 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鲁迅和周作人都是“语丝派”的核心作家。他们坚持思想革命,主要成就是短小犀利的杂感,其批评的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是所谓的“语丝文体”。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急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5、后期新月派------是前期新月派的继续与发展。它以 1928 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及 1930 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其基本成员除前期新月派的徐志摩、饶孟侃、林徽因等老诗人外,主要有陈梦家、方玮德等南京中央大学学生为基干的南京青年诗人群,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的。其创作主张:“单讲外表的结果只是无意义乃至无意识的形式主义”,“一首诗的字句是身体的外形,音节是血脉,'诗感'或原动的诗意是心脏的跳动,有它才有血脉的流转”,仍然采用了“内容”与“形式”的二分法,其重点的转移是明显第 4 页 共 20 页的。这同时就意味着对闻一多所坚持的“格律是艺术的必须的条件”的立场的一种松动。要回到内心世界,回到诗的艺术世界中,强调抒情诗的创造。6、新感觉派------30 年代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一时,是第二代海派,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它的登场,清楚地表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引入,已然越过了初期,进而问鼎于独立的地位。对于海派自身来说,由于它与世界新潮文学携手,同步发展,也就终于冲出了旧文学、旧小说的藩篱,让市民文学越过仅仅是通俗文学的界线,攀上某种先锋文学的位置。代表作家:刘呐鸥、施蛰存。7、京派小说------30 年代京派文人活跃在《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 文艺副刊》、《文艺杂志》这些重要的北方文学报刊上,形成有别于左翼,又与海派对峙的一个鲜明的小说流派。所显现的是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其审美感情是诚实、从容、宽厚的,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抒情体和讽刺体样式。36.语丝社————得名于 1924 年 11 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有任意言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拨辣幽默,讽刺强烈。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中国诗歌会————1932 年 9 月成立于上海,是一个左翼群众性的诗歌团体。1933 年 2月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后改为半月刊、月刊) 。中国诗歌会诗人致力于探索诗歌大众化的途径,最大的贡献是努力追求新诗的民族化与大众化。中国诗歌会在上海设总会,在北平、广州、青岛以及日本的东京等地设有分会。诗人蒲风、穆牧天、任钧、杨骚等是主要发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