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柜面业务系统 目分行推广及优化”新增业务情况说明“柜面业务系统 目”在上海和深圳推广后,为两地的业务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在根据总行和市场的需要,要求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新增三个业务功能。包括:综合理财卡二期、龙卡贷记卡和外汇清算系统。下面分别说明其业务需求、延期工作内容、设施目标和进度安排。详细的需求见附件。1. 一期功能的优化和完善主要是对在内部试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专家用户提出的意见以及在一期中没有充分考虑到的、人性化、友善化程度不够的交易或流程进行梳理,在二期中给予比较彻底和全面地优化解决,使综合理财卡在正式投放市场时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金融产品。开发个人自助贷款功能1、短期透支2、额度贷款3、自助质押贷款4、信用贷款5、其他个贷业务 开发中间业务类产品功能1、同城转帐2、国债买卖3、基金买卖4、自助服务、延期工作内容综合理财卡的系统开发。实施目标和进度安排工作内容 时间安排综合理财卡二期需求确认 主机调用前置准备工作 业务需求1999 年人民银行颁布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 ,允许国内各商业银行发行贷记卡。我总行经多次讨论研究,确定贷记卡的发行将借鉴国外信用卡经营的成功经验,采用中心运营模式,由总行集中进行管理和经营,并计划于明年在全行范围内发行贷记卡。为先期在部分市场需求较强烈的地区推出贷记卡,抓住优质持卡人,总行经研究,决定在部分分行进行贷记卡业务的特点,其中上海也被列入四个试点城市之一。总行规定试点的准备工作原则上应在今年内完成,由各分行根据本行业务实际、市场需求、年度资金安排因素自行决定,开发龙卡的新品种,着重针对那些经常用卡消费、信用记录良好的持卡人,给予一定额度的免息使用期或最低还款额(即小额短期免息信贷) 。 贷记卡项目最终除包含所有其他银行卡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实现免息期、最低还款额、透支取现、临时信用额度、自动转帐、静态信用评分、关注持卡人管理、欺诈交易控制等一系列功能,真正做到与国际卡产品接轨。延期工作内容在现在的建行新一代柜面系统 000 中进行相应改造开发,使其具备贷记卡运行的基本环境和功能;另在 000 主机系统中新增开发贷记卡客户信用评估评分系统、关注客户档案库及欺诈交易控制网。实施目标和进度安排工作内容 时间安排龙卡贷记卡需求确认 龙卡贷记卡设计 元测试及整体测试 业务需求外汇清算系统及柜面系统相关改造的项目需求是顺应我行外汇业务顺利发展及我行自身国际业务的客观需要,从方便客户、提高外汇业务资金清算速度的角度出发而立项设计讨论的。在我行目前外汇业务管理模式下,以各项业务(包括国际结算、外汇清算、外汇交易、资金调拨、项目付款、外汇会计等)的分工、流程为基础,本着“提高工作效率、明确业务分工、降低经营风险”的原则,对现有工作流程中的不足之处作了技术改进,勾画了我行外汇清算系统的雏形,以期能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发挥外汇清算的效率优势,有效推动各项外汇业务的发展。设计中,外汇清算系统将成为连接“统” 、 “B 股资金清算系统” 、“国际结算系统”和“柜面系统”等的“主桥梁” 。本项目的实现,将改变外汇收款纯手工的状况,可以大大提高解付汇入汇款的速度,实现分帐户汇入款“T+1 上午入支行帐” 、总行账户汇入款“T+2 上午入支行帐” ,若符合“先解付、后勾销”条件的汇入款更可突破至“T+0 入支行帐” 。支行可以实时通过柜面系统,了解汇款的详细资料,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帐务处理,从而十分有利于我行争取客户的外汇汇入款资金。同时项目的实现将完善柜面系统对付款的处理,支行能通过柜面系统直接将汇出汇款、查询等有关信息递交分行,避免了传统人工交换、传真电话带来的耽搁或信息不全。延期工作内容1 报文收发处理:与 股证券资金清算系统的连通、报文人工补录、报文清分。2 汇入款处理:对入款报文、对账单特定信息进行处理,分行解付支行、支行解付客户及相应的查询查复业务、报文关联功能。3 光票托收处理:完成光票托收业务相关的清算、会计功能,增加系统自动的能力。4 汇出款处理:处理各类业务相关的对外付款。从各类业务提取信息,经过补充后产生报文,对外发送。5 头寸勾销:所有收付款报文、外汇买卖/项目付款/定存拆借所联系的资金应收应付、人工申报部分内容(结算系统未完成连接前)与对账单的核对勾销。6 头寸申报:对汇出款涉及的头寸进行登记、分类处理,并在结算系统未完成连接前,提供“头寸勾销”功能所需的信息。7 分行对外定存和拆借8 外汇清算业务涉及的信息查询、统计9 资金业务、清算业务的报表延期工作内容是以上需求的系统开发。实施目标和进度安排工作内容 时间安排外汇清算业务需求确认 外汇清算业务设计 元测试 5 月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