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经疾病辨证方法探讨【摘要】 内经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包含着丰富的辨证论治思想,对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 90年代以来,有关内经疾病辨证的文献资料作以简要整理,着重从疾病辨证思想、辨证方法、对后世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其研究动态进行概括。 【关键词】 内经疾病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优势所在,是中医学诊疗疾病的重要基础。作为中医学经典著作的内经 ,其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对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内经虽并未明确提出“辨证”一词,甚至“证”字也极少出现,但其论述的病证已涉及到症状、病因、病机、病位等多方面内容,已具有了辨证论治的雏形,而且包含着丰富的辨证论治思想。本文对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有关论述内经疾病辨证的文献资料作简要整理,将其研究动态概括如下。 深入阐发内经疾病辨证思想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对中医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更是不可避免地受其熏陶。古代哲学、道家、兵家、儒家等优秀的传统思想在内经 ,尤其在内经疾病辨证思想上的体现更为突出。 邢玉瑞1 、史向前2对道家思想与 内经的关系作了研2究,认为老子对内经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体现在内经的辨证思想上,如:老子的“有无” 、 “吉凶”等矛盾理论,都包括在阴阳之中,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 ,并指出正是这些矛盾观念使内经的理论与实践充满了对立的内容,成为它用以诊察、治病的理论依据。除此,欧阳泽祥3认为兵家思想在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上被广泛地类比应用, 内经中有许多概念、医学法则、预防思想等均是从类比兵法演变而来。 多角度研究内经疾病辨证方法 1.对疾病辨证方法的研究内容日趋丰富 内经 疾病辨证方法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内经中的疾病和病证进行整理,进而对其包含的辨证思想进行归纳。 周国琪4等对内经中的病名、证名、证候名进行梳理,认为内经中证的内容丰富,辨证方法多样,主要包含有脏腑、经脉、病因等多种辨证方法。王伯章5认为六经辨证源于 内经, 素问热论 中六经辨证的论述是后世六经辨证的雏形。邵学鸿6认为内经对于热病不仅采用了六经辨证,而且采用了五脏辨证。除此,戴永生7认为五行辨证源于 内经 ,是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识别脏腑病机五行传变所表现证候的辨证方法。童舜华8等提出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源于内经 。以上均已说明内经虽未明确提出辨证论治,但其思想早已蕴涵其中。 2.对辨证分型研究趋于深入 关于 内经疾病辨证分型的研究,多是在总结内经对某些3疾病相关描述的基础上,取其精要,对其辨证分型进行归纳、整理。另外,直接运用内经中的证名分型或结合临床经验进行辨证分型者也屡见不鲜,但均以宗内经之旨为前提,无出其右者。现按其应用辨证方法的不同阐述如下。 脏腑辨证杜俊英9 对内经痹证进行整理,提出内经五脏痹及六腑痹归属脏腑辨证分型;又吴国其10对咳嗽、韩涛11对风证进行总结,认为内经五脏咳和六腑咳、五脏风皆应属脏腑辨证分型;谭一松12等对内经 喘证进行分析,认为内经喘证可辨为肺气逆、胃气逆、肾气逆、五脏失调为喘;此外,吴润秋13对内经的黄疸病理论进行分析,并结合临床经验,将其辨为脾风发黄、胃热发黄、脾湿发黄等 5 种证型。 病因病机辨证鲁明源14认为内经 厥证的风厥、寒厥、热厥等属病因病机辨证;又宋秋云15 、蒋建云 16等对内经咳嗽进行整理,宋氏将其分为外感和内伤,并又将外感咳嗽分为风寒束肺、风热犯肺、寒饮阻肺等,内伤又分为肺气不足、肺气郁滞、痰热壅肺等证型;而蒋氏等则将其分为风邪伤肺、寒邪伤肺、暑邪伤肺等 6 种证型;此外,王建康 17将内经散见于各篇的眩晕证进行整理,将其分为肝阳上亢、脑髓亏损、肾虚水泛等 12 种证型;而沈志秀18等将其辨为外邪所中、肝风内动、气血精髓不足等 5 种类型。 症状辨证谭一松19等认为内经中痿厥、痹厥、寒厥等属症状辨证分型;杜俊英9认为行痹、痛痹、著痹等也属症状辨证;4谢邦永20将痹证结合临床,辨为痹痛型、非痹痛型、脏腑型和混合型;又吴颢昕21根据症状有无意识障碍,将 内经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中脏腑又分为闭证和脱证;王丽慧22将内经足痿结合现代临床分为松弛型和紧张型。 部位辨证谢邦永20总结内经痹证,认为其有病变部位辨证,如肌痹、肉痹等;谢氏还认为有病变部位的深浅辨证,如深痹、远痹、浮痹等;杜氏9则认为有根据季节主气及邪气侵淫部位辨证,如骨痹、筋痹、皮痹等病证;韩红23结合临床,将热病按部位分为热邪在头、热在上焦、热邪在中等证型;杨秀娟24对内经血瘀证进行浅析,将其分为络脉、经脉及脏腑血瘀等证型。其他辨证方法如:熊继柏25将内经 喘证以虚实为纲,分为虚喘和实喘,实喘又分为肺寒喘、肺胀喘等;虚喘分为肺虚喘、肾虚喘等证型。又鞠宝兆26将内经 偏枯病(中风) ,按照病情轻重及神志状态,分为偏枯先兆、偏枯轻证和偏枯重证三型;谢邦永20认为内经留痹、暴痹等是按起病方式和病程久暂辨证,仲春痹、孟春痹、季春痹等是按发病季节辨证;吕黎明27认为内经郁证是根据五行辨证,分为金、木、水、火、土五郁证。 剖析 内经辨证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关于 内经辨证思想对后世影响的研究,主要可分为对古代医家的影响以及对现代临床的指导意义两个方面。 51.对古代医家的影响 黄学宽28指出内经论证思维层次性对后世影响极大,如东汉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外感热病表里层次传变理论的影响下,结合伤寒证候变化特点,总结出主要用于外感疾病的六经辨证;清代叶天士又在伤寒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等;阴斌29通过总结儿科专家钱乙的经验,指出钱乙根据内经五脏五行、五脏病机,以及五脏虚实等理论,参阅其后诸家有关脏腑病机的论述,结合小儿证候特点,确立了小儿五脏证治纲领。又赵明山30认为素问热论 ,构筑了热病六经传变、六经分证的框架,为张仲景伤寒论提供了模式。 2.对现代临床的指导价值 颜永潮31用内经 “五脏阳以竭” 理论指导肾病治疗,将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分别分辨为风水泛滥、湿毒浸淫以及脾阳虚衰、肾气衰微等证型,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又高卫萍32将内经关于眼科的病因辨证、脏腑辨证以及五轮辨证等方法应用于临床,并配合针灸加减治疗眼科疾病。 此外,周国琪33等运用内经痿证理论,对脾气热致痿、肾气热致痿等 5 种痿证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并结合病例作了详细分析;王庆其34从内经风水的论述得到启发,认为在肾病治疗中,适当加如蝉衣、苍耳子等扶正祛风药,可明显减轻肾病的临床症状,并列举相关治疗案例;又雷顺群35运用内经消渴理论结合临床,将消渴病辨为胃热、气虚、阴伤等证型,6并用清胃、益气、养阴等方法治疗,附治疗病案,屡试屡效。 结语 综上所述,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对内经 疾病辨证研究的文献非常丰富,既有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对内经辨证思想影响的研究,也有对内经中的病名、证名、证候名进行分析,并已经涉及到对内经疾病的具体辨证分型的探析,以及讨论对古今临床的指导意义。这说明了目前对内经辨证方面的研究无论深度与广度,均较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可看到学术界对这方面理论的重视程度。 但是不难发现,上述的研究尚未能全面地反映内经疾病辨证的全貌,且关注的疾病局限于某几种疾病,如热病、咳嗽、痹证、痿证、消渴等。笔者认为,为了更进一步挖掘内经疾病辨证的精髓,发扬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必须要对内经中的辨证思想、辨证方法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其特点、规律性,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对临床应用的研究,使其辨证精髓能更好应用于临床。【参考文献】1 邢玉瑞.道家思想与内经理论建构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2(5):35.2 史向前,邱建新 .老子思想与内经 J.医学与哲学,1999, 20(9):5556.73 欧阳泽祥.兵家思想在中医治则理论中的类比应用J.浙江中 医杂志,2003,38(12):527528.4 周国琪,张再良,陈 晓,等.对内经病、证、症的辨识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 3(3 ):13.5 王伯章.六经辨证的原义、结构与本质及相关问题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4,22(1) :2021,27.6 邵学鸿.内经热病初探J .江苏中医药,2003,24(8) :89.7 戴永生. 五行辨证概说 (3)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2,4(3):217 218.8 童舜华,童 瑶,段逸山.黄帝内经病证结合论治思想的萌芽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1):14.9 杜俊英. 内经 痹证证型论J . 时珍国医国药,1999,10(6):486.10 吴国其.内经论咳初探J .广西中医药,1993,16(4) :83032.11 韩 涛,滕佳林.内经五脏风证理论与状态医学J . 北京中 医药大学学报,2001,24(5) :13.12 谭一松,童学彪 .内经论喘证J.陕西中医函授,1993,(3): 46.13 吴润秋.内经黄疸证治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5 (2):4 6.14 鲁明源.内经厥证探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 (5):332 334.15 宋秋云,王建康 .内经咳嗽病机探讨J.四川中医,1998,16 (9):8 9.16 蒋建云,王东梅 .内经咳嗽病因病机探讨J.四川中医,2002,20(12) :13 14.17 王建康 .内经眩晕病机十二条J.四川中医,1993,11(11) ,34.918 沈志秀,严季澜 .内经眩晕病证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2627.19 谭一松,童学彪 .内经厥证浅议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13(1):56.20 谢邦永 .内经论痹的特色概述J.福建中医药,1999,30(2): 1617.21 吴颢昕.内经 论中风揽要J.中医函授通讯,2000,19(1) :7 9.22 王丽慧.黄帝内经 痿证考J.中医文献杂志,2002,(4) :2627.23 韩 红.黄帝内经 中热病用穴的规律辨析J . 中国中医基础 医学杂志,2004,10(2):5960.24 杨秀娟.内经应用刺络法治疗血瘀证探析J.陕西中医,1992,13(7):332 333.1025 熊继柏.内经喘证辨治J .湖南中医杂志,1995,11(1) :23.26 鞠宝兆.内经 偏枯病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1991,18(3) :35.27 吕黎明.郁证探微 J.江西中医药,1999,30(2) :5657.28 黄学宽.内经论证思维的层次性及对后世的影响J.广西中 医药,2001,24(4) :5051.29 阴 斌.钱乙对黄帝内经小儿特点 ,五脏辨证及其诊治的研究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3,12(3):3943.30 赵明山.内经热病论J .中医函授通讯,1992,11(1) :34.31 颜永潮.“五脏阳以竭”理论对贤小球病辨治探讨J.光明中医, 1995(2):3133.32 高卫萍.试论内经理论对眼科临床的指导J.国医论坛,2003,18(3):1314.1133 周国琪,魏品康.内经痿证理论临床运用举隅 5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