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职学校德育学分制的校本研究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德育课题研究小组*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中职学生存在道德缺失的现状。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给我国传统单一的道德观念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社会变革的复杂性,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中职招生制度的不健全,学生素质的普遍低下,都给中职学校的管理尤其是德育工作带来很多新的难题。中职学生行为问题多,情绪波动大,逆反心理强。诸如有些学生自由懒散,追求享乐;有些学生厌弃人生,不思进取;有些学生漠视社会,缺乏责任感等现实都是中职德育必须直面的新课题。2、社会对中职生道德素质的期盼。我们曾专门对本地区企业用工的要求作了一番调查,让企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品德修养、责任感和事业心、社会活动能力、职业技能等 13 项指标,按不同重视程度进行选择。统计结果是:在“非常重视”的选项中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责任感和事业心” ,占 78% ;“诚信品格” ,占 69.2% ;“实践和创新能力” ,占65. 6% ;“ 专业技能” ,占 49.2%。可见企业对员工的“道德品质”的要求远高于“专业技能”的要求,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素养的空前看重,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德育特别是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的教育。3、传统的德育已成中职育人的“瓶颈” 。一方面,由于中职办学起步较晚,学校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很多学校在超负荷的运作,校舍设施的严重紧缺,有些学校缺少必需德育活动设施,学生没有开展基本的德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单调而又枯燥的学习生活加剧了学生不良心理的滋长。再一方面,学校德育手段老套单一,勿视管理中学生生命个体的认知特点和主动的意义建构,过于讲究“效益”和“控制” 。强调从严、服从和统一;堵截多,疏导少。 “铁面”管理反而增加了学生逆反心理的滋长。诸如这些特点和问题,决定了中职德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决定了中职德育的创新性。(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实行德育学分制是中职教育改革的必然。教育部不久前出台的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就明确要求各地职业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动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推行学分制。并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切实加强对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工作的指导与服务,促进区域内精品课程和培训项目的开发与共享,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引进和应用;要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在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方面的自主权,建立更加灵活的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实行 德育学分制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和重要组成部分。2、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校本德育的保障。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是教育界共识。_2*本课题由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德育课题研究小组承担。组长:陈文辉,成员:柳丹鸣 李冬平 王凌坚 李巧红 金云兰 郭素琴 郑月琴前,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存在着“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德育考评相对于智育与体育的考评来说,显得薄弱,而且也缺乏可操作性、规范性。德育学分制的推行,正是打破以上尴尬的实际举措,充分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功能,以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前提,注重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具体结合,把口头说教变成行为养成教育,在行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和习惯,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作用。3、实施德育学分制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我校作本市中职龙头学校和地区第一家职业教育集团,肩负着培养社会建设应用型人才和区域职业教育示范性的重任,大力开展教育教学革新活动,创新德育机制,丰富德育内容和方式,实践校本和谐德育,健全德育考评体系,将大大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尤其是创优活动动的深入开展。二、德育学分制的概念及内容德育学分制即德育活动的制度化、学分化,是融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德育载体于一体,并以学分的形式加以规范的学生德育管理体系。我校实施的中职德育学分制根据中职学校德育要求和中学阶段学生生活的特点,尤其是我校的校本实际将德育的内容和环节学分化,将德育的过程和成果成绩化,把德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把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活动、行为规范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表现全部纳入统一的德育评价中。在校本德育学分制中,德育成为每个学生每个学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其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浑然一体,并围绕学生在中学生活中必须正视的重大人生课题,如专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环境适应、学习、交往、择业、创业等,从思想、心理、行为等。我校实施的德育学分制是通过学生德育学分考评来实施,主要包括基础型课程学分、拓展型课程学分、月日常行为考核学分(包括 7s 管理学分) 、奖励学分、扣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将那些不能被一般意义上的学分概念所涵盖的素质方面的要求,容纳于德育学分中,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我校的德育学分分制具有鲜明的中职校本特色。 三、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据了解,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已在试行德育学分制,关于高校德育学分制的研究开展也相对多一些,但往往只限于考核学生必须修完规定的思想品德课程等。这一领域研究的代表作有:钟奇新谈高校德育学分制的构建与实施 ,汪波构建武汉四中德育学分制的思考与探索 ,朱平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德育工作探析 ,刘敏论学分制条件下的德育建设 。另外还发表有一些德育学分制试行的经验总结及条例,主要研究内容有构建高校德育学分制评分体系;构建积极有效的德育学分激励机制;实施高校德育学分制的两个关节点;实施德育学分制需正确处理的各种关系;德育学分操作中应重视的问题。而国内中职实行德育学分制还不多见,且内容涵盖面窄、操作简单,也没有与学生毕业挂钩。关于中职德育3学分制的研究成果更少,主要的研究内容有:设计和操作学生德育学分制的目的,设计学生德育学分制的原则,学分制操作方案及奖励方案,学分制操作方案及奖励方案。中职实施德育学分制具有综合性、示范性的成功经验更难以寻觅。不过,这些先行实践也为我们实施中职校本德育学分制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预设目标(一)课题研究内容1、中职德育学分制的内容、目标和操作体系的构建;2、中职德育学分制考评体系的构建;3、中职德育学分制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4、中职德育学分制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5、中职德育学分制与学校整体管理的和谐促进;6、中职德育学分制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二)课题研究目标运用系列动态评价项目去引导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走向,去规范、匡正中职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劳动观,变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为主动地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逐步形成一种追求积极、进步、健康、规范、和谐、文明的良好风尚。通过德育学分制的校本研究,分析德育学分制在具体施行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加以改正和完善,使之更加科学、规范,以形成切合中职校本实际,并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德育评价体系。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原则与方法(一)课题研究思路以教育部门有关实施学分制文件精神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对中职德育现现状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认真深入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在研读有关文献资料和他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和中职学生的发展需要,初步构建中职德育学分评价目标、内容、方法等,以逐步形成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二)课题研究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研究工作与学分制改革试点工作相结合,边实践边总结,用学分制理论指导实践,将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完善,提升为理论,促进教育管理工作。2、客观性原则。在实践中获得的各种数据力求客观真实,对实践活动的具体做法进行过程总结和客观分析,讲究研究的实效性。3、创新性原则。从中职学校实际出发,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前提出发,在学分制教育计划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坚持学习先进经验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课题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实验实践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文献法等。在实施调研过程中,可以开展问卷调查,进行经验交流等形式,通过综合分析,形成系统论文和调研4报告。六、课题研究过程(一)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09.3 2009.9) 1、调查德育现状。对国内学分制实施情况、本校德育现状和政策规定进行分析研究。2、制定课题方案。组织德育处、学区、班级有关人员编制课题研究方案。3、成立研究机构。由德育负责,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对课题研究组进行分工和培训,确立子课题。 (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09.9 2011.9)1、参与学区、班级德育学分制的各项活动。2、跟踪了解班级德育学制实施情况,如学生主体参与性、实施考评中的问题等。3、召开研究阶段讨论会,研究实施对策,调整实施过程。4、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经验总结,撰写实施研究论文,并开展德育工作交流。(三)课题研究结题阶段(2011.9 2011.12)1、通过研究形成德育学分制的校本特色,成果汇报和展示。2、研究资料整理、结集,并形成结题报告。七、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1、课题组核心成员由分管校长兼职校党支书记、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学区主任、学区教务科科长和富有经验的班主任组成,其中有高级教师 3 人、中级教师 5 人,这些人员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科研水平。2、本课题的内容已酝酿了一个多学期,通过文献搜集和上网查找,积累了大量资料,并进行了反复论证,也反复征求了学校上下的意见,已编制上一整套的实施内容、计划和操作规程,并负印制成手册。 3、学校领导对实施德育学分制和研究工作十分重视,已通过各种学习会和动员会,从学校领导班子到各个处室,到学区和班级,全体师生都能够充分意识到实施德育学分制的意义,加上我校重视在教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课题组的研究时间、空间等也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八、课题组成员研究分工课题负责:陈文辉,中学高级教师,负责课题研究统筹和论文撰写。课题成员:柳丹鸣,中学高级教师,负责课题研究统筹和方案编制。李冬平,中学一级教师,负责课题研究活动安排和论文撰写。王凌坚,中学一级教师,负责课题研究活动安排资料整理。李巧红,中学一级教师,负责课题研资料整理和论文撰写。郑月琴,中学一级教师,负责课题研究资料整理和论文撰写。金云兰,中学一级教师,负责课题研资料整理和论文撰写。郭素琴,中学高级教师,负责课题研究活动安排和资料整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