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活血降粘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照研究【摘要 】 目的 观察活血降粘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 90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活血降粘胶囊加常规药物治疗组 45 例,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45 例。疗程均为 1 mo。于治疗前和治疗 1 mo 末采用经颅多普勒、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脑血流的变化。 结果 1 疗程末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 73.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但治疗组下降明显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两组脑血管搏动指数和血管阻力指数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活血降粘胶囊可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脑血流量,且用药安全。 【关键词】 活血降粘胶囊;缺血性脑卒中;经颅多普勒;脑血流;神经功能缺损A comparative study of capsules of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duce vicosity in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2【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capsules of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duce vicosity(CPBCRV) in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 and effects on patients cerebral blood flow(CBF). Methods 90 C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rapy group(n=45 ) receiving the CPBCRV plus routine drugs and control group(n=45) doing routine drugs for 1 month,improvements of neurologic impairment and changes of cerebral blood flow were assessed using transcranial doppler(TCD ) and the Neurologic Impairment Sacle(NIS) before and afetr 1 month treatment. Results Afetr 1 month treatment,effective rates were 86.7% in the therapy and 73.3%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the NIS scores of both groups lowered more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those did more significantly in the therapy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 ;cerebrovascular pulsatility and resitance indexes of both groups improved obviously and did more obviously in the therapy group(P0.01 ) . Both groups had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CPBCRV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3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CBF and is safe in CIS patients.【Keywords】 CPBCRV;CIS ;TCD;CBF;neurologic impairment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是由于脑组织局部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突然血流完全中断,停止供血、供氧,引起该供血区的脑组织坏死、软化,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约占 75%,首次卒中第 1 a 病死率约为 22%,此后每年平均病死率为 8.5%1 。缺血性脑卒中属中医“瘀血证”的范围2 ,运用活血化瘀该则治疗本病,早为许多医家共同推崇3 。作者采用活血降粘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 2004 年 6 月2007 年 12 月在我院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组 90 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4 ,并经头颅 CT 证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活血降粘胶囊加常规药物治疗组 45 例,男 25 例,女 20 例;年龄 46 a81 a,平均(61.428.45) a;发病 1 d 入院者 10 例,3 d 入院者 23 例,超过 3 d 入院者 12 例;大面积卒中 1 例,小面积加腔隙性卒中 23 例,4多发性卒中 21 例;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为:轻型 35 例,中型9 例,重型 1 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 45 例,男 23 例,女 22 例;年龄 45 a80 a,平均(60.507.95)a;发病 1 d 入院者 11 例,3 d 入院者 24 例,超过 3 d 入院者 10 例;大面积卒中 2 例,小面积加腔隙性卒中 24 例,多发性卒中 19 例;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为:轻型 34 例,中型 10 例,重型 1 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病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降粘胶囊治疗。每粒活血降粘胶囊含生药 0.35g。每次 4 粒,3 次d-1 ,疗程 1 mo。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抗凝及溶栓药物。1.2.2 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治疗前及治疗 1 mo 末均采用美国产全自动 TCD 检查,探头频率 2MHz,经双侧颞窗依次观察大脑中动脉(MCA ) 、大脑前动脉( ACA) 、大脑后动脉(PCA) ,经枕窗观察椎动脉颅内段(VA)及基底动脉(BA) 。应用脉冲多普勒测量每根血管的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 及平均血流速度(Vm) ,计算出血管搏动指数(PI) 、血管阻力指数5(RI ) ,其中 PI=(VSVd )/Vm,RI=(VSVd)/VS。1.2.3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进行疗效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判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为基本痊愈,病残程度 0 级;45%为显著进步,病残程度 13 级;17%为进步;17%为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为病情恶化。1.2.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 SPSS1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s 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2 检验。2 结果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基本痊愈 23 例(51.1%) ,显著进步 5 例(11.1%) ,进步 11 例(24.5%) ,无变化 6 例(13.3%) ,总有效率 86.7%;对照组基本痊愈 15 例(33.3% ) ,显著进步 2 例(4.4%),进步 16 例(35.6% ) ,无变化 12 例(26.7%),总有效率为 73.3%。两组均未见恶化或死亡者。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 1。6表 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比较(略)表 1 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3 两组患者 PI、RI 比较,见表 2、表 3。表 2 两组治疗前后 PI 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表 3 两组治疗前后 RI 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表 2 与表 3 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各动脉 PI 值和 RI 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除 MCA 外,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 。2.4 药物副作用 两组用药后肝肾功能、大便潜血等均未出现异常,亦未出现药物过敏、皮肤黏膜及其他部位出血等不良反应。73 讨论本研究所用活血降粘胶囊为我院制剂室研制装造,药理机制为运用水蛭、全虫破血逐瘀,郁金、葛根、赤芍行气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5 。本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动脉 PI 值和 RI 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除 MCA 外,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两组用药后肝肾功能、大便潜血等均未出现异常,亦未出现药物过敏、皮肤黏膜及其他部位出血等不良反应。提示,活血降粘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血流改善有很好作用,临床有效率达 86.7%,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与常规治疗合用有协同作用,并且无明显副反应,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而 TCD 作为掌握脑血管血流动态的手段,其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是目前较为理想和准确判断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有学者应用 TCD 对颅底动脉平均流速及搏动指数进行探测,认为平均速度是反映血管管腔大小的指标,平均速度越快,提示管腔越小,血管弹性越差6 。8【参考文献】1 孙怡,杨任民.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092 叶耘,王富文,尚云. 调脂宁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的影响J.河南中医,2007,27(9):313 方药中,邓铁涛. 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4224 Williams ls chosess,Swindle RH. Depression and other mental health diagnoses increase mortality risk after ischemic strokeJ.Am J Psychiatry,2004,161:10905 马正宏,彭丽. 化痰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4):396 黄淑云,管晓峰,岳正甫. 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糖尿病患者血流病变J.临床内科杂志,2003,20(1):45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