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 年度参评论文学科:数学作者单位:浏阳市新文学校作者姓名:唐孝明联系电话:13975838299中学数学学科探索浅谈如何消除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内容摘要: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数学学科探索的重要方面。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长期以来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略心理的指导培养,造成有的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产生厌学心理,无学习热情;另外,当今社会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溺对爱,造成学生存在着许多心理障碍及性格偏差。于是,那些学生枯燥的数学定理和公式形成了一个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因此,我来谈谈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进而矫正他们数学学习中的一些不良心理,这对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素质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数学教学 心理障碍 中学生 中学生学数学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自卑心理:进入初中,很多学生的学习已有一定的定势,一些暂时落后的学生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落后是暂时的,而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天生不如别人,上课被提问时紧张的发抖,不假思索就认为自己不会或答案及想法是错误的,做作业时始终认为自己的解法是错的。别人的才是正确的,经常要“参照”别人的答案。总之对数学学习缺乏自信心,对于上述现象、结果的产生,学生普遍都经历了从紧张,不安到担心恐惧,最后到沮丧消沉的过程。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作者黄全愈博士谈到自卑和谦虚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中国孩子谦虚得近乎自卑怯懦。 ” 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分析自己成绩差、学习能力弱的原因,他们过低地估计自己,轻视或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中表现较明显,心理自卑的学生,通常说话吞吞吐吐,走路畏缩,甚至达到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程度。依赖心理:首先,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等”的心理,过分依赖老师,不会自主学习,期望老师把数学问题进行归纳,并分门别类的一一讲述,突出重点和难点,最好指明常考题。其次,在因特网日新月异的今天,无论什么问题只要百度谷歌一搜,各种答案不到一秒就搜到了,这使得学生不愿意动脑,依赖网络,看到有不会的题目就上网搜索。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发现,在布置课堂作业的时候,有的脑筋转得快的同学做完了却不愿意交,等“优生”做完之后,对完答案才会交上来,有的甚至是等“优生”做完,直接抄答案。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 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就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急躁心理:例如在中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有选择正确或错误的选项,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没有看清题目的情况下,盲目下笔,解得的答案与题目要求正好相反,说自己会做,只是粗心而已。但是, 老师决不会因为你是粗心错的而给你改判分。对于上述问题的出现原因教师上课时,忙于或急于完成教学内容和目标,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较少,学生来不及思考,跟着老师疲于“奔命” 。造成教师“急” ,学生也“急”的局面。久而久之,数学学习失去了灵动的色彩,造成学生无暇顾及学习质量,只求速度的现象。定势心理: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 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不可否认,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 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 另一方面这种定势思维的单一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等。自满心理:具有自满心理的学生通常不能对自身的实际水平和发展潜质作出客观的评价,不能确立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和奋斗方向。对自己的评价过高,发觉不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擅长替自己开脱,寻找一些客观原因来解释自己的失败。事实上,具有“伪自满”心理的学生一直在无意识地逃避现实。此外, 还有马虎心理、畏惧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 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诸多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客观上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教学内容偏多偏难,虽然新教材也做了调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还是在不断的增加难度。与教材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生动活泼可以用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眼界,激励学生刻苦钻研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成长的数学课外读物。虽然教材中也有一些阅读部分,但这是很不够的,现有的几乎只是题海,各类辅导练习数不胜数,繁多的作业重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积极性的提高。其次,为应试教育过多的作业负担,过多过难的考试,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新教材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有较高要求,但实际教学中好多教师并没能很好贯彻,严重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只知解题做题,失去应有的兴趣,导致厌烦和畏惧心理的产生。如何有效排除学生学习数学心理障碍呢?作为数学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在教学工作中,注重改进课堂教法,优化教学过程,有效的排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加强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自我意识,心理学理论认为: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心理、身体、行为以及自己与别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意识,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很显然人的独立思考和自信心应属于自我意识的范畴。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自我评价)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二、注意对浓厚学习兴趣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信心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的最好方法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辅导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兴趣对学习的影响,了解自己的学习兴趣,以及怎样培养对各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可采用讲述名人故事与讨论、自我检测与团体活动、数学兴趣小组等办法,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兴趣并非与生俱来,真正的兴趣是后来培养得来的。3、师生交流,融洽氛围爱心引导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征询他们的意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向他们奉献一片挚诚的爱心。四、注意对良好学习态度的培养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比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学生学习态度则是学生对学习所持有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定向选择。对学习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有较强的学习愿望和求知欲,可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相反,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则对学习没有积极性,厌恶、逃避学习,总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学习。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要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端正学习态度,使其正确对待学习。辅导可通过教师讲故事与学术交流讲座,自我测查,学生角色扮演和交流经验等。只有积极、主动、独立、认真的学习态度,才能高效、深入、钻研地学习。五、运用成功机制,战胜畏惧心理经常受失败打击的学生易产生畏惧心理,这种心理最终的结果就是放弃。因此,教师要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鼓励和帮助,采取“低起点,少步子,多训练,快反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正确掌握学习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步骤的为他们设置适当的学习“障碍”让他们逐步体验到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成功的喜悦,从中享受应有的乐趣,以激发他们战胜畏惧,追求更多成功的勇气和信心,从而向更新的目标迈进。总之,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多方面的,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这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认真对待。因此,引导中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也应是多样的。我们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对新课改的学习,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消除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适合中学生特点的矫正和疏导方法,为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良好的人身素质做贡献。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