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徐沟中学高三第一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第 I 卷(选择题,共 30 分)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 分)A落莫 朔风凛冽 偌(ro )大 廿( r ) 四桥B瑕疵 一遛空地 怪癖(p ) 怏( yng)怏不乐C黯然 忧患倍尝 攒( cun)射 像模( m)像样D国粹 冥顽不灵 编纂(zun ) 勾(gu)当(d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A鲁强一向很自信,这次接受任务后,他以为自己的计划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B近年来,中东的局部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C不注意对环境的保护,过度开采仅存的林木资源,结果只能是纸浆价格上扬和用纸量增加,势必会造成洛阳纸贵的局面。D张老师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安之若素,仍然坚守三尺讲台,心系全体学生,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之歌。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 分)A据介绍, “国宾导游”将肩负翻译导游等多项角色于一身,专门负责接待政府部门外宾和内宾会展团队和重点团队等。B温家宝总理 5 月 22 日重访北川中学,在高三 (一)班教室的黑板上,用粉笔写下“多难兴邦”,并对同学们说:“我们要记住这 4 个字,相信经历过灾难的同学会更加努力。 ”C这个地方的百姓太穷,存款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很少;居民经济紧张,电影票价几元甚至十几元都承受不起。D质量执法大队的小王,对某企业送检的一批肉制品,未按该分管局长的意见,加盖“合格”签章,以至受到停职检查的处分。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从流坑那一条条铺着彩色鹅卵石的巷子走过,脚下发出的声响,像敲击编钟。微微闭上双眼,让人思接千载。_。 应着千年古韵一路跌宕流向梦一般的前方 那一排排泥瓦覆盖着的屋 不知是状元楼高,还是庶民的檐低 站在至高点俯瞰全村 恩江的悠悠波浪 酷似麒麟的脊背A B C D二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诗经中的时间意识与西方人对时间的覃思相比, 中国哲人更早开始了对于时间 的妙悟。孔夫子从黄河 滚滚东去不舍昼夜领悟到时间的永恒,庄子以 “白驹过隙”喻指人生的短暂。这种对时间的诗性感受方式,从一个侧面映照出中国哲学的 诗意与情趣。追溯哲人的诗性思考,我们会发现诗经的导源作用。 诗经以诗歌的形式 传达了先民对于时间的感受与思考,从中可以谛听到个体意识由蒙昧朦胧向觉醒迈进过程中坚实的足音。 诗经中出现了大量的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在 诗人而言并非刻意 为之, 实在是基于先民对时间的深切感受。这种感受大致包括三个 层面:时序感受心理感受生命感受。 诗经是农业文明时期的产物,先民 对时间的感受与农时 物候息息相关。大而言之,春秋代序为年,而“ 春” “秋” “年”的本义都与农业有关。在古人看来,季节首先意味着劳作收获,是他们的生命方式。小而言之,日出日落,月令交替,决定着先民的生活 节奏。 豳风七月最为集中地表现了先民在时间流程中对于大自然的律动的把握。全诗按月排比,平 铺直叙,非常适宜于表现时间长河的平缓匀速流淌。先民随着自然的律 动呼吸,平静地接受自然的恩赐, “当耕而耕,当蚕而蚕,当作而作,当息而息”(黄熏毛诗集成)。 七月正是通过逐季逐月地展示与之相应的特定意象,完成了 这幅年年岁岁循环不已的 风俗画卷。 与七月将喜愠消融于时序的写法不同,行役 诗的抒情主人公感受 时序则满腹牢骚。 小雅采薇 前三章以植物的生长 暗示时间的变化, “薇亦作止” “薇亦柔止” “薇亦刚止”,表明士卒滞留边地时间之长;“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 “忧心孔疚”是久役难归所产生的激烈情绪。末章“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诗句敏感于“往”与“ 来”中时序的变迁,生 发出沧桑之感,以至“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将哀痛之情推向极致。 如前所述,时间或曰时间词本身并无情感因素,只有它与特定意象联系在一起才会触动人心,产生诗美。对于时间,不同心态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相爱的青年男女对离别时间的心理感受自会与他人不同,盼归的少妇对于黄昏的心理感受也异于常人。胡塞尔的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将时间分为“内在的时间”与“客观的时间” “世界的时间”,所谓“内在的时间”即根据主体自身的体验去把握时间,亦可称之 为主观时间 。王风 采葛 郑风子衿“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的诗句绝妙解说了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的区别。至于王风君子于役首次将“日之夕矣,牛羊下来”的黄昏景致与伤别念远联系起来,正是盼归少妇对于黄昏 时节的独特心理感受所致,这种心理感受经过后世诗人不断的体味与复现,无疑具有了原型的意 义。正如清人 许瑶光所言, “已使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黄昏”。 “黄昏意象”作为文人对于时间的独特心理感受长久地留在古典诗词中。又如黍离之痛亦具有原型意义,它的产生恰恰也基于 时世变迁对诗人心理造成的影响。5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先民对时间的“心理感受”的一项是()A 小雅采薇前三章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变化之后,用 “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 “忧心孔疚” 表达久役难归所产生的激烈情绪。B在古人看来,季节首先意味着劳作收获,是他们的生命方式。小而言之,日出日落,月令交替,决定着先民的生活节奏。C 小雅采薇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诗句敏感于“往”与“来”中时序的变迁,生发出沧桑之感。D 王风君子于役首次将“日之夕矣,牛羊下来” 的黄昏景致与伤别念远联系起来,正是盼归少妇对于黄昏时节的独特心理感受所致。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哲人对时间的诗性感受方式,从一个侧面映照出中国哲学的诗意与情趣。B 豳风七月按月排比,平铺直叙,非常适宜于表现时间长河的平缓匀速流淌。C与将喜愠消融于时序的写法不同,行役诗的抒情主人公感受时序则满腹牢骚。D不同心态对时间有不同的心理感受。相爱的青年男女对时间的心理感受自会与他人不同。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先民对时间的深切感受时序感受心理感受生命感受。可见,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感受。B先民随着自然的律动呼吸,平静地接受自然的恩赐。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C时间或曰时间词本身并无情感因素,只要它与特定意象联系在一起就会触动人心,产生诗美。D “黄昏意象”作为文人对于时间的独特心理感受长久地留在古典诗词中,故古典诗词定有“黄昏意象” 。三(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 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载,玄宗朝献太清宫 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 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 显。臣 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 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 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 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 ”帝怒, 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 ”帝解,不复 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 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 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 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 见之,或 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武中 衔之。一日,欲 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力救得止。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唐才子传)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的是A少贫不自振 振:通赈,救济 B迨审言以文章显 迨:等到C窃恐转死沟壑 窃:暗地里,暗自 D亲诣其家 诣:看望9下列句子都能够表现杜甫“放旷不自检”性格特点的一项是沉郁顿挫,随时敏给 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 关辅饥,辄弃官去甫见之,或时不巾 常醉登武床,瞪视 武中衔之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玄宗看了杜甫的赋颂后,觉得他很有才能,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先提拔他为河西县尉,后又改派他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B杜甫担任左拾遗官职时,为平民时的朋友房获罪琯获罪相说情,唐肃宗大怒,下旨让三司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也赞同以杜甫抵罪。C安禄山叛乱时,杜甫避乱,寄住鄜州的家长年生活艰难,年幼的孩子甚至要饿死;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栗为生;流落剑南,建草堂居住。D杜甫在成都受世交节度使严武的优待,但他性格急躁,对严武傲慢放肆,使严武心中怀恨,甚至想杀掉杜甫。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四 (23 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5 分)(2)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 (5 分)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 辉。(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4 分)(2)诗歌的后两句,诗人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一题,5 分)1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 ?此余之所得也。 (游褒禅山记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 。 (石头城 )2惨象, ;流言,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记念刘和珍君 )杜甫在 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 。 ”五 (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庄子的草帽 庄子的濠上观鱼,正是初夏,阳光强烈,他戴着一 顶宽边的草帽。那顶草帽有多种用途,既可以戴在 头 上遮太阳,又可以拿在手里扇 风,也可以 垫 在屁股下面坐在路边的土坎上。他那顶草帽与众不同的地方,还 在于不是两堆平原上农人们惯戴的那种金黄色的麦秸草帽,而是青色的,由蒲草编成的,显 得格外的招眼和时髦。他的朋友惠子也戴着草帽,是很平常的那种。他 们俩相互看了一眼,都笑了笑,相互也都明白 对方的含义;庄子想说他的朋友像个稻草人,惠子觉得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