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故乡岱鳌村的社会观察报告前言中国有千百个乡村,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潜移默化或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一场通向未知的运动。在经济、社会发展变革如此迅猛的今天,很多延续千年的一不留神就真的成为了历史,一直在观察,思索着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这几年、几十年乃至百千年来所发生的一切。无法冷眼旁观,总是在想,我能做些什么?我应该做些什么?设身处地去思索打造这篇观察报告,也是为了完成我的一个夙愿,因为我是她所养育的孩子。一、调研背景1、地理位置岱鳌村地处安徽省中南部安庆市枞阳县,位于枞阳县麒麟镇最北,北邻庐江,西接桐城,南有枞阳,三县相会之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长江北岸、大别山东南麓。北纬 31度,东经 117 度附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丰沛、无霜期长,以致林木丰茂,鱼米飘香。2、人文历史岱鳌村,以山得名,人文依山而兴。岱鳌山主体盘踞,山脚下即是人家。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先民开拓,历史延续,至今绵延不息,政治区划或有分别,然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总人口 3900 余。二、经济发展状况1、 产业结构(1 ) 农业之前粮食作物主要为稻米、玉米、油菜、花生、红薯、马铃薯等,一年两季,种植历史达数千年,务农之民赖以生存。山坡林地众多,适宜生长的水果主要有橙子、橘子、枇杷、草莓、西瓜、柿子等。阔叶、针叶乔木,终年常绿,罗汉松、马尾松、水杉、香樟树遍布山坡上下。蔬菜以时令出产,主要有枞阳萝卜、白菜、莴笋、芹菜、豆角、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以前农家冬季主要以白菜、萝卜等耐贮存蔬菜为主,现在由于反季节蔬菜、大棚蔬菜逐渐增多,餐桌上也多了许多绿色蔬菜。最近由于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本地农业的种植结构也有所变化。由多种农作物共同种植,转为现在的单一农作物种植。许多村民由于没有时间打理自家田地,转而将其包租出去,或直接撂荒、或种植一些林木。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本地的农业发展,同时造成耕地资源浪费。畜禽种类主要为鸡、鸭、猪、牛,羊则不多见。以前多为农家散养,现在逐步发展为规模化养殖。水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带来丰足的水产,枞阳地区鱼类有 150 余种,四大家鱼为主、同时还有鲫鱼、鲤鱼、鲶鱼等养殖,每年都有大量出产,不仅供应本地需求,并远销外地市县。因地处丘陵地带,山坡之上还有大量的竹子资源出产,主要为粗大毛竹,原多为自用,用于建材,现在也成规模化并远销外地。土质气候适宜,优质茶源生长,茶经采摘、农民加工后,风味独特,但因没有自己的品牌且量不大,主要是自产自销,仅供本地人饮用。(2 ) 外出务工由于本地农耕土地资源有限,农业利润率低,从 90 年代开始,本村村民便开始外出打工。他们的足迹近则遍布合肥、安庆、芜湖等本省较发达城市,远则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杭沿海城市,行业涉及建筑、装修、加工制造、运输、餐饮服务等。大约90%的中青年均有外出务工经历。以前,限于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他们从事的职业主要为普通体力劳动者、雇员,由于本地人的勤劳、智慧,经历一二十年的发展现在也有些已成为公司老板、技术、管理人员。年轻人则由于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多从事一些技术性的工作。(3 ) 本地经营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政府的重视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本村也涌现起一些产业。现在有预制板等建材生产、蔬菜水果加工、肉牛养殖,还有外来投资兴建的电子元器件组装等企业。(4 ) 商业及服务业以前本地的商业主要是乡村生活用品零售业,现在还出现了服装店、饭店、理发、洗浴、机动车维修等服务性商店,农产品集中流通、运输业、农产品农用资料批发业也在兴起。2、 收入水平在村务农者平均年收入水平在 3-5 万/年,其中包括农产品产出,农副产品出售及平时在乡务工收入;普通外出务工体力劳动者平均年收入在 3-8 万/年,从事技术、管理活动的收入水平更高,在外从事经营活动的老板,甚至达几十至几百万元。收入水平与个人能力、工作经验及从事行业有关。总体收入水平与前些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观。在乡自经营者收入水平与规模有关,村中普通零售超市年收入水平在 20-30 万元,当年关、节庆时消费量较高,收入也较多。在乡务工者,主要为农闲时务工,忙时做农活。也有人专门承包常年外出务工者的土地,进行农业种植,由于扩大了规模,也有较为可观的收入。3、 消费水平目前村民的主要消费方面为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娱乐、婚丧嫁娶等。目前该村温饱问题已解决,正在向小康水平发展。对大部分家庭来说,衣、食、孩子教育,占据消费的主要部分,教育消费主要在于学生的学习用品,对于有高中生、大学生的家庭来说主要在于学费及学生生活费。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数家庭都建了新房、大部分都是二层或三层小楼,格外漂亮气派,很多家庭也买了小汽车、面包车等作为代步工具。对于部分家庭来说,其中医疗、婚丧嫁娶则占据消费的主要部分。因病致贫,因婚致贫的现象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样严重。三、社会结构1、 社区组织岱鳌村人口总数约 3900 人,由岱鳌村村民自治委员会组织协调管理,党支部 2 个,党员 60 余,构成岱鳌村基层管理组织。2、 社会组成社会成员组成以农民为主,兼有私营企业老板、小手工业者,有些农民常年在外务工,在乡耕地转租他人耕种,或直接种植林木靠天生长。土地撂荒,利用率低的趋势逐年增长,约有 70-80%的中青年村民常年在外务工,在乡村民主要为老年、中青年妇女、少年及儿童,每到春节及农忙时期在外村民才会返乡,因此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村中还有愈来愈多的外出务工者,已在外地定居,节庆时候也难以回乡,他们逐渐将家中老小接往定居地生活,因此岱鳌村人口非但未发生增长,反而有下降趋势。3、 社会问题留守人员问题逐渐严重,由于中青年外出务工造成,老人、儿童在村留守,老人行动不便,各种体力活难以完成,儿童疏于管理,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再加上祖孙隔代失去父母教育和关怀,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好在本地民风淳朴,违法犯罪情况并不多见,留守人员生活相对平静、安全。老龄化问题逐渐严重,由于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平均寿命增长,计划生育导致青少年人口得到控制,平均每家一至二个子女,因此导致中老年人口比例增加,而青少年人口比例减少,老龄化问题导致养老问题逐渐突出。老年人养老问题逐渐凸显。由于本地养老主要由子女负担,农民普遍没有养老保险和完善的养老管理机构,中青年人一方面要赚钱在外务工,另一方面还要照顾父母老人,老年人医疗、赡养问题往往限制了中青年的发展和经济来源,照此形势下去,将来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需要国家重视、统筹安排,保障老年人生活和中青年人的发展。本地青少年的减少在学校入学人数上也有所反映,在 2000 年左右,岱鳌村小学在校学生有三百多人,现在却只有不到一百人,有的年级仅十几个学生。这既有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也有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将子女带走的原因。四、文化风俗文化风俗主要体现在传统节日及婚丧嫁娶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岱鳌村民风淳朴厚道,待客热情,奉行勤劳致富的原则,鄙弃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行为。1、 历史传说与遗迹历史传说大多关于岱鳌山,最出名的是关于东海龙女出嫁,与秦始皇三鞭打不走岱鳌山的传说。另有康熙年间,张氏三姐妹结庐修行建成“小围净土庵” ,后遇强盗而不屈,死后传为佳话,由其十世孙清康、雍、乾三朝大学士张廷玉为其立祠扩建并更名为三圣庵,又名三贞庵。至今山上还有鸿钧老祖庙和三贞庵,供后人膜拜瞻仰。每逢初一、十五,当地中老年人之间还保存着上山拜佛的习俗,通过叩拜神灵来保持内心的信仰与宁静,获得生活的希望与信心。2、 传统文化现在仍流传的文化形式包括黄梅戏、枞阳胡琴书等,每逢节日或婚丧嫁娶等吉庆活动之时,还会邀请本地有名的表演队伍进行现场表演,并吸引当地很多村民聚集观看。3、 娱乐活动当前农村最流行娱乐活动主要是打麻将,枞阳麻将另具自身特色与我国其他各地区均不相同,此种玩法牌技固然重要,输赢更凭运气。牌友也多是自己相熟亲戚、邻里、朋友之间,打牌仅供消遣、娱乐,并不构成赌博活动,往往几个熟人凑成一桌麻将之后便开始谈天说地,家长里短、奇事异闻,无所不包。社区活动由于大多数中青年村民在外务工,很难组织。主要的社区活动集中在婚丧嫁娶等事件上,之前往往是一家有事,邻里守望相助,全靠邻里自觉帮忙组织,现在社区服务的方便以及红白理事会成立,使各种事情更加程序化、简捷化。4、 民间风俗(节日、婚丧嫁娶)民间风俗与多数汉族居民相似,现在主要的民俗活动集中在春节前后,几乎全部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往往从腊月二十之前就开始准备各种年货、年夜饭。大年初一开始拜年,接着就是走亲戚,走亲戚的习俗是客人提着烟、酒等礼品前往,主人家则一定要留客人吃饭,而且每家的饭菜都极尽丰盛,因为越丰盛的饭菜就代表着主人越加诚恳的心意,饭桌前主人会祝酒、散烟,给客人夹菜,十分热情。除了鸡、鸭、鱼、肉,有一道菜则是必上的,名为“元宝” ,实是卤鸡蛋,这种鸡蛋的做法非常讲究,一般为家养小鸡、散养长成,常年自行觅食,不喂任何含有人工添加剂的饲料,因此煮出的鸡蛋,晶莹雪白弹性十足,蛋黄个大,黄中透红。再与卤肉肉汤混合煮出,添加了白芷、当归等中药药材,几经火候,滋味营养皆蕴藏其中,尤其被赋予元宝的寓意,送给客人吃即意味着恭喜发财,同时由于中药药材及鸡蛋本身的营养也颇具滋补功效。但丰盛的宴席也带来一些不好的现象,就是容易形成攀比奢侈之风,并造成浪费。人们由于暴饮暴食,以及饮酒过量也容易造成身体健康的风险。经过近几年村委会的宣传倡导,风气已有所扭转。5、 风味食品本地所产各种特色风味食品主要有腊肉、腊肠、卤鸡蛋(元宝) 、风干鸭、咸鱼、汤圆、米面、糯米粑、方片糕、山粉圆子、山芋粉丝等。每年过年时节,这些食品几乎家家都会制作。腊肉、风干鸭、咸鱼等由于属于腌制风干食品往往保存时间很久甚至达到一年。而米面、山粉圆子则是岱鳌村特产,米面是大米磨成粉之后做成面条状,然后晾干,十分筋道爽口,山粉圆子则是红薯粉经煮制后产生的块状淀粉凝胶物质,吃的时候经过再次煮制,与肉骨头、香调料等一起烩制,既可作菜又可当饭,弹性十足、滋味浓厚,是原来本地人一种美食。糯米粑粑则是本地的糯米磨面与田野中的一种野菜混合,之后经本地所产的菜籽油炸至金黄,捞出后外脆里黏,很有弹性,并且散发着菜籽油的芳香和野菜的清香,味蕾在多重刺激下更为敏感,令人食欲大开。五、教育状况1、 教育资源岱鳌村共有 1 座小学,一座中学,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几乎达到 100%。小学及中学均是当地教育部门主管的公立教学机构。2、 学历构成本地青年人学历构成研究生、本科、专科、职业高中、初中毕业都有,其中本科以上高学历人群不多,很多年轻人初中、高中毕业之后就外出务工,隔几年之后就回乡结婚生子。但最近几年由于本地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对子女教育问题也愈加重视,很多初高中毕业的年轻人即使不读大学也会选择在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技术培训,其中多数文化水平都在职业高中以上,其实本地人对知识文化很久以来就有一种敬仰和追求。在本地,知识改变命运并非一句空话而有着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例证。岱鳌山人文气息一向十分浓厚,山下即为清代桐城派文豪姚鼐故居及墓地,供后人瞻仰凭吊。岱鳌山脚下,即为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故居,不过因年代久远,建筑失修,仅余残址,供人凭吊。人杰地灵,因此本地人也特别注重对后代的文化教育,在儿女身上不吝投资,以使他们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和人生轨迹。虽则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成年人多定居外地,但与故乡总有难以割舍的情结,因此仍计算在岱鳌村实际人口内。3、 继续教育在成年人继续教育上,由于思想意识及观念的不足,还未形成具规模的发展。不过在上级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经过宣传,在本地相继有一些仍在当地的村民参加了一些关于农业种植及养殖业技术的培训,也算是继续教育的一些成果。六、特色资源及开发建议1、 农业资源(农、林、牧、副、渔)本地有着非常丰富的水资源,水域面积能占到地区面积的 30-40%,因此从事水产养殖业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地也具有非常丰富的山林资源,村落依山而建,房前屋后即是山林,林木种类众多,既有果树也有经济树种,但并未形成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