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序言 走出联想一共三篇,从创作至今已过半年,一直没有发表,是因为年初的时候,有关联想的文章满天飞,自己实在不愿凑什么热闹,本来只是为了记录一段真实的感受,虽然这段感受在今天看来有一些幼稚,但这的确是真实的;最近上网看了看,乱哄哄的局面变得安静了许多,因此才发表出来,供大家茶余饭后观赏品评,以下是原文 引子不知不觉间,自己离开联想已经 4 个月了。近来,不断有朋友问我老汤,你的%27 回忆录%27 什么时候出版?之类的奇怪问题,弄得我哭笑不得。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到一个阶段走完之后,都要舞文弄墨,穷拽一把,写一点东西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并拿出来供大家分享,就像此前的亲历联想信息化、论信息化建设中的哲学等文章一样。告别联想无疑又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此朋友们又习惯性地期待着我的文章。其实,我一直很感激有这么多 IT 圈子里的朋友在关心着我,今天有感而发,索性就回忆她一把!我自幼在清华园里长大,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目前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攻读在职硕士。在联想集团工作了近 5 年,有 3 年高管经历。曾任联想集团政府与公共服务事业部技术总监、软件事业部信息化服务总监等职务。在任期间,先后荣获联想集团奖励 15 次,其中在 2003 年 4 月,荣获联想集团个人最高奖-联想五十杰。我出身于计算机世家,从岁开始接触电脑,岁开始编程,爱好广泛,文艺、体育等方面均有特长,性格外向,善于沟通。2002 年作为联想集团应届生的形象代言人,参加了联想 2002 校园招聘,在许多城市进行了专场报告会;后一直作为集团人力资源部兼职讲师,主讲了多门管理课程,如新任经理绩效阶梯,企业大型项目管理等。偶然加盟联想谈起自己是如何加盟联想的,里面还真有不少故事,有点纯属巧合的味道。那是 2000 年的春天,当时自己还是大四的学生。由于从小就玩儿计算机,接触软硬件都比较早,因此找工作并不发愁,在许多同学还没有着落的时候,自己已经有许多 offer 了。现在我还记得,那是在 2000 年 3 月份的一个下午,我从学校骑车回家,因为理工到清华要经过中科院,当时的联想总部(俗称五千五大楼)就在路边。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居然直接闯进了联想的总部,想要去面试。记得当时我对前台小姐说,我是来招聘的,把人家吓了一跳,端详了半天之后才问您是不是来面试的。我这才恍然大悟,满脸通红地跟人家道歉。其实,我后来才知道,那天是周一,联想集团在北京的招聘,原计划已经结束了,但由于应聘人员过多,临时增加了一天。我到的时候已经下午 4 点多了,是最后一个,多有意思!真的很难想象,这是机缘巧合,还是命中注定。面试我的人,是当时人力资源部的副总经理,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老大姐。她问了什么问题,我都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她最后提醒了我的两个问题:第一,面试的时候应该带份简历;第二,面对考官的时候不要嚼口香糖。我就这样进入了联想,偶然中透着那么一点点必然。虽然当时也有几家外企邀请我,但或许是缘分天定,自己还是选择了联想,虽然工资待遇比不上外企,但在今天看来,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新员工的苦涩回忆 2000 年 6 月,我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毕业,正式加盟联想集团,在软件事业部做开发工程师,俗称程序员。初到联想,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刺激,由于以前一直开发软件,做程序员上手自然很快。项目经理派给我一周完成的活儿,三天就能搞定,加之做人比较老实,讲义气,我很快就融入了团队,成为了技术骨干。在当新员工的三个月里,最让我开心的,是自己的能力得到了田日辉(时任联想软件副总经理)和项目组全体成员的认可,最伤心的是我的工资。记得那是 8 月份的一个晚上,我第一次拿到了工资,欣喜若狂地跑到提款机前一看,当时就愣在那里了,屏幕上的数字简直令我难以置信(由于联想工薪保密,无法透露,也不好意思透露)。2000 年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还是很强手的,如果选择外企,工资至少 3 倍以上。其实,作为技术人员,工资除了养家糊口之外,主要是为了体现个人价值。因此,我当时有种很强的失落感,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被认可。所以,第二天我就找老田谈了一次,谈话的内容,现在都忘光了,只记得谈过之后,自己又坚持干到了转正。那是 2000 年深秋的一天,躺在病床上的我,拿到了自己在联想的第一个奖状优秀新员工,以及 800 元奖金。同时,我还接到通知,事业部为自己加薪的特批报告,集团已经审批通过了。虽然后来我拿到了联想几乎所有的奖状,但现在看来,这张分量最轻的奖状,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却是举足轻重的。当年的一个情景,让我终身难忘。由于我家住在清华校园里,每天进出南校门,来过清华的人都知道,南校门里是一条笔直的大马路,路两旁种着整齐的树木。记得我刚进联想的时候是夏天,转正已是金秋时节,三个多月的奔波忙碌,竟然使我忘记了季节的更替。有一天猛然抬头,才发觉记忆中郁郁葱葱的树木,已变成了金黄。就在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那种苦涩的感觉,或许搞 IT 的同仁们都能体会得到 是 SCM 项目改变了我 2001 年 4 月,由于联想集团的战略调整,我所在的项目组被砍掉了,不少人员选择了跳槽,我当时也开始蠢蠢欲动。由于有了工作经验,自己的选择开始多了起来,不少猎头和外企都在联系我。但就在自己要走没走的时候,一次偶然的经历,让我一直留了下去。 那又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去游泳,偶然间碰上了当时联想软件的总经理韩振江。老韩也喜欢游泳,切磋技艺之后,我坦率地提出了准备辞职的想法,他沉默许久之后,给了我一个建议:小伙子,再等等看,要不你就去做集团的信息化建设,试试看吧。当时的联想集团,处于被国内外厂商夹击的状态,我们主要的竞争对手Dell,有着让业内同行眼红的全球供应链系统,这使得他们的成本和库存都是最低的。联想要打败 Dell,必须从提高整体运作效率下手,降低自己的成本,因此,实施一套领先的供应链系统,成为了必然。即使是今天,在联想成功收购了 IBM 全球个人电脑和笔记本业务之后,全球供应链改造仍然是联想的首要任务之一。2000 年 7 月,还是一名普通技术人员的我,被扔到了联想集团,参与了当年轰动一时的联想集团供应链管理(SCM)项目。后来,我在接受软件世界等多家媒体采访时,对于这段经历仍然记忆犹新,这也是我职业生涯的一次转折。刚进项目组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土,不但供应链相关的业务知识一窍不通,甚至连语言沟通都成了问题。由于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实施 i2 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大型企业,因此联想聘请了 i2、HP 等多家公司的外籍顾问,与联想员工共同组成了一个跨国项目组,有 100 多人,来自 5、6 个国家,我们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当年还有一个笑话,由于白天经常和多国部队讨论问题,用不同口音的英语对话,导致我晚上说梦话都是英语方言。一天早起,父亲突然问我你是不是在做数据库相关的项目?昨晚你说梦话都是英文,讨论的是主外键相关的事情。我的天!简直是哭笑不得。幸好父亲是计算机界的老专家,否则还真以为我在抽疯呢。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真不敢想象那天晚上,老父亲是怎么听懂我说的印度英语!是全球著名的供应链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诸如 Dell 等大型电脑制造商都是采用他们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但由于联想是他们在中国的第一个客户,所以实施起来真的是困难重重。首先,既懂 i2 又懂中文的人没有,既熟悉 i2 供应链模型又深知国内制造行业业务的人没有,既懂联想业务又懂 i2 模组配置的人就更没有了。总之,我们这帮人,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段艰苦的岁月,至今难忘。由于 i2 产品有着天然的缺陷,需要在实施中大量的定制开发,而我又是联想软件派驻项目组的第一个技术人,所以整个项目组对我寄予厚望,希望联想自己的软件人员,能够解决这个问题。8 月份的一天,时任 SCM 项目经理的郭明磊找到我,希望由我来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 SAP 系统与 i2 系统的集成问题。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缘故,我欣然领命,并承诺在 3 个月内完成。后来我跟老郭谈及此事,也是冷汗不断,因为自己在承接任务的时候,真没有考虑过风险,就凭着一股冲劲儿。事后我才知道,如果当时我的方案失败,就意味着联想将全面停产,每天的损失超过 1 亿元人民币。从 9 月份开始,我正式成了这个子项目的项目经理,手下有 16 个技术人员。虽然,现在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已经成为国内著名软件公司的技术总监或是外企的职业经理人,但当时大家都很年轻,考虑的事情也没有现在这么多。那是我第一次做项目管理,也是第一次管人。自己不但要面对陌生的业务、新颖的技术、紧迫的时间,还要尝试着从一个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变,诸多方面的压力和刺激,让我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痛并快乐着。俗话说,无知者无畏,连 HP 和 i2 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居然就让我们这帮小伙子和小姑娘给搞定了!记得成功上线的那天晚上,就在大家都热烈拥抱的时候,我独自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哭了初尝职业经理人的味道 2002 年的春天,联想终于有了自己的供应链,有了与 Dell 等国际厂商抗衡的基础。老郭因为出色的业绩被提拔为集团的助理总裁,负责整个联想的运作系统,我也被提拔为联想的处级经理,负责联想五大核心系统(ERP、SCM、CRM、PDM、电子商务)的实施工作,管理一个超过 20 人的大家庭。按照联想的人力资源体系,处级经理是最基层的职业经理人。但这对于当时还不到 24 岁的我来说,已经是破天荒头一次了。其实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对于联想,这都是一次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挑战,我能干好吗?虽然,此前在 SCM 项目中,自己有过当 PM 的经历,但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要说真正的管理,还是得从处经理开始。那个时候,我真的是一窍不通,到处买书,天天跟前辈们交流经验,恶补了一把。或许是有这方面的潜质吧,也赶上了联想在上升的阶段,我所管辖的部门一直在蓬勃发展,半年之后竟然恶性膨胀到了 40 人。此时,我也不得不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这个大处不得不被拆分。因为联想的处级单位是最基层的组织,一般不会超过 10 个人,40 多人的处是不合理的。老柳有句话,联想内外皆知,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我也许是领悟得早了一步,在刚刚上任的时候,就着力培养了几个骨干,这使得我在管理这个大处的时候,倍感轻松,而在拆分的时候,他们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处经理。其实自己一向是淡泊名利的,所以领导谈及此事的时候,我欣然接受。因为我一直认为,能够让同事们都有发展机会,才是最快乐的。这一观点在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不会改变,我一直以此为乐!此后,原来的那个大处被一拆为四,我自己直接管辖的处是最小的,就5 个人,是联想处级部门的最小编制数。一夜之间,从最大变为最小,我的第一感觉是轻松,是开心。虽然是第一次尝试职业经理人,但这段经历留给我更多的是快乐,是喜悦,是欣慰。从研发转市场如果问我在联想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会脱口而出,那就是公司的调整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变化。回顾我在联想的 5 年经历,变化大致可分为两条线:一条是职业经理人的升迁,即从项目经理到处经理,再到高级经理,最后是总监;另一条是从研发到项目管理,再到方案咨询,最后是市场运作。前者反映了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后者则体现了我职业生涯的转变。在 2002 年以前,我无论是做项目经理还是做处经理,仍旧是一个研发人员,每天陶醉在新技术革命之中,听的、看的大都是技术相关的内容。而 2003年的一次重大变革,让我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市场,它有多么的重要!2003 年的联想,是在喘息中前进的。市场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导致集团利润的下滑,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在这个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降低成本。当时,还属于研发系统的联想软件,就成了第一个被开刀的对象,一直有的研发补助没了,所有的人员都得靠我们自己养活。由于一直以来的出色业绩,我当时已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