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羽毛球运动概述 一、现代羽毛球运动的渊源与发展。 二、中国羽毛球运动及其发展。 三、羽毛球运动的特点。 四、国际重大的羽毛球赛事。一、现代羽毛球运动的渊源与发展 早在 两千 多年前,一种类似现代羽毛球运动的游戏就已经在中国、印度以及其他的一些欧亚国家出现。中国称“打手毽”,印度称“ 普那”,西欧等国则称“毽子板球”。 现代羽毛球运动是在 19世纪 70年代初 起源于英国 。英语中的 “ 羽毛球 ” 一词就是以英格兰格拉斯哥郡的一座名叫伯明顿的 庄园 命名的。当时英国军人将在印度学到的 “ 普那游戏 ” 带回国,作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1873年的一天,英国公爵鲍费特在他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庄园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 普那游戏 ” ,比赛引人人胜,妙趣横生。从此这项运动便在英国各地迅速流传开来。 伯明顿( 也就成为了现代羽毛球的名称。未出十年,羽毛球运动就成了一项大众喜闻乐见的运动。1899年 英国举办了第一届著名的 全英羽毛球锦标赛 ,羽毛球运动从此越出英国走向世界。20世纪上半叶 的世界羽坛是 欧美 称雄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羽毛球运动,其技术风格突出的特点是 慢 和 稳 ,打法多以 慢拉慢吊 为主。 40年代末至 50年代初 ,马来西亚率先打破欧美一统天下的局面。马来西亚当时以 “ 以快制慢,以攻为主 ” 的技战术,在连续夺得了多项比赛的桂冠。从此,国际羽坛上开始了 亚洲运动员 称雄的时代。50年代后期 , 印度尼西亚 羽毛球运动异军突起。他们广泛吸收欧亚羽毛球强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快了 击球速度 和对球 落点的控制,在 稳准 的前提下发展了 快速进攻 ,从 1958年至 1979年近二十年前后 8届汤杯赛中共夺得 7次冠军。 自 60年代中期 ,中国羽毛球运动开始走向世界。在 “ 快、狠、准、活 ” 的技术风格和 “ 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 ” 比赛风格的指导下,频频战胜世界冠军印尼队并横扫北欧的劲旅丹麦队和瑞典队等强队。由于当时未能加人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故不能参加正式的世界比赛。这段时期,中国羽毛球运动被誉为世界羽毛球运动史上的 “ 无冕之王” 。 1981年中国成为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的正式会员之后,亚洲选手占据了世界羽毛球的优势地位。进入 90年代,羽毛球运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正式走入了奥运会的殿堂,世界羽毛球运动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世界羽坛正出现一个 欧亚对抗 、 群雄纷争的局面。金牌中国队 丹麦队韩国队 马来西亚队英国队印尼队二、中国羽毛球运动及其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羽毛球运动才真正在中国 一步步 地发展起来。总结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归结为 五 个时期:50年代是起步时期。 1954年 6月, 王文教 、 陈福寿 、 黄世明 等为代表的第一批爱国华侨从印度尼西亚带回的代表着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战术,为我国羽毛球运动带来了 光明 和 希望 。1958年 9月,中国羽毛球协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羽毛球运动 新纪元 的到来。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羽毛球比赛,推动了我国羽毛球运动逐步走向了 制度化 和 规范化 。 60年代 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时期。 汤仙虎 、侯加昌 、 方凯祥 、 陈玉娘 、 梁小牧 等为代表的又一批爱国华侨从印度尼西亚回国。这批选手的到来,给我国羽毛球运动注入了新鲜血液。我国羽毛球工作者总结了当时国际羽坛的先进技术、战术的发展现状,正确解决了学习、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1964年 7月我国胜利召开第一次全国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明确了我国 “ 快、狠、准、活” 的技术风格,确定了 “ 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 ” 的发展方向,从而奠定了我国羽毛球运动冲击世界最高水平的理论基础。由于 和 羽坛的新老交替 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是我国羽毛球运动发展史上的徘徊、低谷时期。80年代 是我国羽毛球运动史上最鼎盛的 “ 黄金时期 ” ,是世界羽毛球运动的 “ 中国时代 ” 。1981年 5月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正式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后,我国羽毛球运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几乎包揽了所有各项重大国际比赛的桂冠。 在 1981年 7月美国举办的第一届世界运动会羽毛球比赛上,我国 首次 派队参加了这一正式的国际比赛,荣获 5个单项比赛的 4项冠军, 轰动 了国际羽坛。 1982年,中国羽毛球男队 首次 参加并 夺得 了第十二届 汤姆斯杯 ,正式登上了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冠军的宝座。从 1986年开始,中国队连续夺得第 十四 、 十五 、十六 届 汤姆斯杯 赛的冠军,创造了我国羽毛球运动历史上 “ 汤杯三连冠 ” 的纪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男女队分别在 1986年举行的 汤、尤杯 比赛中均以 3比 2的相同比分战胜 印尼队 ,创造了一个国家同时夺取代表世界团体最高水平的汤姆斯杯和尤伯杯冠军的纪录。此外,这一时期 韩健 、 杨阳 、 赵剑华 、李永波 、 田秉义 、 李玲蔚 、 韩爱平 、 林瑛 、 吴迪西 等选手还多次夺得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的桂冠,使中国羽毛球队在这一重大世界单项羽毛球比赛中处于领先地位。90年代初 ,我国羽毛球运动 再次 进人 “ 新老交替 ” 。起伏不定的时期。随着又一批优秀羽毛球选手的退役,中国羽毛球队的成绩再次下滑。1992年我国角逐奥运赛场,一金未得。1995年中国队 首次 夺得第四届世界男女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 苏迪曼杯 桂冠。199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二十六届奥运会中获得 女子双打 冠军,实现了奥运会羽毛球比赛金牌零的突破。1997年 3月在全英羽毛球比赛中一举夺得 4项冠军。1998年中国女子羽毛球队 再次 夺取尤伯杯冠军。中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不仅弘扬了国威,也促进了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同时更带动了全国性的羽毛球热, 使羽毛球这一小球成为继乒乓球以后又一国球。三、羽毛球运动的特点。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 小型 球类运动。 羽毛球场地方便。 锻炼效果好。 器材简单。 老少皆宜。 充满乐趣。 它一方面是一项技巧性技术性很强的竞技性比赛项目。 另一方面又是普及性很强的体育运动项目。四、国际重大的羽毛球赛事。汤姆斯杯国际 男子 羽毛球 团体 锦标赛1948年 1984年每三年举行一次 每两年举行一次五单四双九场制 三单两双五场制改为尤伯杯国际 女子 羽毛球 团体 锦标赛1956年 1984年每三年举行一次 每两年举行一次三单四双七场制 三单两双五场制改为 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1989年每两年举行一次每场团体赛由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共五场组成。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世界羽毛球单项比赛1977年 1983年每三年举行一次 每两年举行一次设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 5个项目。世界杯羽毛球赛( 实际是一项世界 精英 赛 )世界羽毛球大奖总决赛( 如 全英锦标赛 、 中国公开赛 等 )世界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 参赛者的年龄规定为19岁以下 )奥运会羽毛球比赛 (羽毛球项目于 1992年正是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设男单、女单、男双、女双四枚金牌, 1996年有增设混双项目。)第二章 羽毛球技、战术分析 羽毛球技术分析 羽毛球战术分析一、羽毛球基本技术握拍技术 正手握拍反手握拍发高远球正手发球 发平高球发平快球发球技术 发网前球发平高球反手发球 发平快球发网前球后场步伐基本步伐 中场步伐前场步伐高远球(正手、反手、头顶)平高球(正手、反手、头顶)扣杀球(正手、反手、头顶)杀球 劈杀球(正手、头顶)突击杀球(正手、头顶)半蹲快打(正手、头顶)接杀球击球技术 抽球(正手、反手)放网前球(正手、反手)搓球(正手、反手)挑球(正手、反手)扑球(正手、反手)推球(正手、反手)钩球(正手、反手)二、羽毛球基本战术发球战术拉吊突击战术单打战术 守中反攻战术下压进攻控制网前攻后场战术站位、轮转、分工攻中路战术双打战术 攻人战术前封后杀战术守中反攻战术运用羽毛球基本战术的注意事项战术运用羽毛球基本战术的注意事项 1、战术意识要强 2、以稳取胜 3、胜不骄、败不馁、相持不手软 4、以己之长、公彼之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