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1.金字塔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于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 。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 、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2、法老 1.古埃及时期拥有绝对权威的君主,居于权利结构的顶峰 2.他的意志就是法律 3.他被奉为神或神的后裔,为专制统治提供依据 4.被视为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5.依靠强的军事力量对内专制,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6.第三王朝开始建设金字塔.3、美尼斯 : 古埃及第一个法老,约公元前 3000 年底统一上下埃及,开创埃及第一王朝,并在尼罗河三角洲建立孟斐斯城4、象形文字 : 古代埃及大约在公元前 4000 年代末叶发明了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主要用于雕刻和宗教方面,后为实现现实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需要而化繁为简,先后形成祭司体和民书体。4000BC 发明象形文字虽处表意阶段,但影响狠大。地中海东岸腓尼基人创造 22 个字母,后来又派生出希腊字母,象形文字是现代欧洲一切字母直接或间接的源头。5、木乃伊 :木乃伊,即干尸。古代埃及人用防腐的香料殓藏尸体,年久干瘪,即形成木乃伊。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法老王等死后,均制成木乃伊,作为对死者永生的企盼和深切的缅怀。古埃及人不论贫富贵贱,死后都要被制成木乃伊。这是因为古埃及人相信,人是由躯体和灵魂构成的,即使在阴间的世界里,死者仍需要自己的躯体。尸体并非“无用的躯壳” ,只要这个躯壳一直保存完好,就可以一直用下去。灵魂随着肉体的点滴破坏而逐渐丧失,而肉体的彻底毁灭则意味着灵魂的全部消亡。只要保存住肉体,让灵魂有栖身之处,死者就能转世再生。1、 古埃及重大成就 : 1.创造了象形文字,对古希腊及周边地区和欧洲文字有重大影响2.在建筑方面有神殿,雕刻,金字塔等建筑艺术3.在自然科学(天文,数学,物理,医学等)都取得成就。古埃及历法是人类第一部太阳历。掌握十进位,计算面积,制作木乃伊等。2、 了解重大的古代亚非文明,分析它们与河流的关系,并思考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地理环境与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关系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力发展为正相关关系:文明形成后,地理环境越好,则越有利于文明发展,促使了各文明发展的不平等,自然条件优与劣,富与贫都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力.b. 环境对生产的作用更重要还表现在对生产力的性质和特点的影响: 环境的差异性影响着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差异大,产品多,有利于促进民族内部成员形成自然分工. 环境差异形成了各民族国家不同的经济生活.(如:雅典和斯巴达) 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区之间进行商品交换,从而打破了各地区原先的地理界限,加强了交往,加强生产力多样性的形成,促进社会发展.c. 环境对生产关系和社会组织及上层建筑也存在影响.这主要使通过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特定间接造成的. 大规模的畜牧业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主要财产是畜群,因此它们对土地私有的观念比农业民族淡薄,社会组织也长期保持宗法家族和氏族制,而不象农业民族一样以地区划分.(农业民族,如我国的地方主义,排外情绪浓厚;落叶归根的观念)另外,同样是农业文明,同样是封建制国家,中国,西欧的农业文明以及封建制特点却完全不同.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环境因素另外,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意识形态和文化特点也起到直接的影响.第二章1、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统治时期编制的,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当时发达的奴隶制的产物。又称石柱法。法典分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内容涉及经济法,民法,婚姻法,民法和刑法等多个领域,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等剥削阶级的利益,较清晰的向后人展示了古代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法典将居民分为三级: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 282 条。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对奴隶的处罚等。 )2、吉尔加美什史诗:世界上第一部史诗,两河流域文学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出土于尼尼微。主要描述了英雄吉尔伽美什最初施暴政,激怒了神而饱受磨难。在经过漂荡归来之后,终成为洗尽前非的贤君。史诗歌颂了友谊及不畏邪恶的勇敢精神,反映了人们探索生死奥秘的愿望,也表现了人们反抗神意最终难逃失败的悲剧色彩。史诗的泥版现藏于大英博物馆。3、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苏美尔文明的独创,最能反映出苏美尔文明的特征。 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西亚的巴比伦、亚述、赫梯、叙利等国都曾对楔形文字略加改造,来作为自己的书写工具。甚至腓尼基人创制出的字母也念有楔形文字的因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是,由于它极为复杂,到公元 1 世纪,就完全消亡了4、苏美尔城邦:城市文明。苏美尔文明实际是城市、城邦文明。城邦是一个中心城市结合周围村落组成,地不过百里,人不过数万,小国寡民。在世界历史上最早建立城市的民族。早在公元前 4300前 3500 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内部平原上建立了不少城市,如欧贝德、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捷姆迭特那色等。城市的建立,标志着两河流域南部地区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向文明时代的过渡。公元前 3500前 3100 年,两河流域由农村到城市的发展过程进一步加快了,到公元前 3100前 2800 年,两河流域南部已经形成了数以十计的城邦即城市国家,主要有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拉伽什、乌玛、苏鲁帕克、尼普尔、基什、西帕尔等。5、美索不达米亚及其地理位置: 美索不达米亚来自希腊语,意指“两河之间”是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土地,但事实上,所指的地理范围要广阔得多,包括受到两河之间产生的那种文明同化的地区。就今天来说,两河流域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一带。第三章1、释教 :佛教大约在公元前 4 世纪时, 通过水路传入战国时期的中国,后又在秦朝初年通过陆路传入中原。佛教在中国的正式确立应该是在西汉时期。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到了中国许多地区,被称为“释教” ,意思是释迦牟尼创产的宗教职工。2、四谛说 : 佛教教义。即苦、集、灭、道四谛。1. 苦谛:人世间充满痛苦,苦海无边。人生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痛苦过程2. 集谛:探讨人生痛苦的原因是人的渴求3. 灭谛:断灭世俗痛苦的根本是消除欲望4. 道谛:阐明进入涅磐境界所应遵循的途径和方法(这是佛陀证悟并晓示世人的关于人生真实状况的价值判断及其解脱道路的真理。谛,即真理义。所谓四谛,即:苦谛。说人生存在的本质为苦,这包括肉体的精神的痛苦,和生命中永远无法满足的企望,追求,必然遭受的挫折,以及关于生存的焦虑。佛教总结有 8 类苦。集谛,又称习谛 。具体指业与惑 ,它们是人世痛苦的根源。在如何说明这种苦因的作用过程中引出佛教的十二因缘论。烦恼及烦恼增上所生业可以说是有情众生在生死中流转的原动力。简言之,烦恼及业是生存于痛苦现状中的根本因。灭谛。揭示世间诸苦可以断灭,因而造成生死轮回的十二因缘的锁链是可以打破的。灭谛可以导向一条清净的超越性的存在,称为涅槃。道谛。它揭示出断灭惑业及烦恼,趣向涅槃解脱的清净行,这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唯一可以超脱世间因果而出世间的途径,它自身就包含了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的全过程。 )3、种姓制度 : 印度的种姓制度,社会成员被划分为四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关于起源,肤色是一个基本因素。前三个种姓由雅利安人自己的职业等级即祭士(婆罗门) 、武士贵族(刹帝利)和农民(吠舍)组成。第四种姓(首陀罗)留给达塞人。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严格的等级制;二是与职业相联系;三是世袭 ;四是,种姓之间的隔性,互相的接触有限制。影响:种姓流行使印度民族概念淡化了。在印度的历史上,国家难于统一、外族十分易于入侵,可能种姓制度是重要原因之一。种姓制度使印度社会具有超稳定性,因为职业是固定的,等级是固定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是固定的,经济关系也是固定的。在印度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改朝换代和外族入侵的事件,但都未能触动种姓制度。1. 佛教知识 :P5061 佛教。佛教创始于佛陀,佛陀的本名是乔达摩悉达多(Gutama Siddhartha) 。他原是喜马拉雅山麓今尼泊尔南方释迦族的王子(生卒年代大致在公元前 623 一 543 年之间,亦有说在前 563480 年、前 463383 年) 。 “佛陀”的意思是“觉悟者” ,中国曾译为“浮图” 。在各种文献中,对他的称呼颇多,如“释迦牟尼”等,而最为中国人所熟悉和爱用的名称则是“如来佛” 。佛陀及其教团,专心致志于探讨的是人类内心世界的问题。人类如何摆脱人生苦恼的问题。 “精进”于探索这一传统在印度几乎延续至今。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基本内容是:1、 “苦谛” ,说明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2、 “集谛” ,说明一切苦的原因在于欲望,有欲望就有行动,有行动就会造业,造业就不免受轮回之苦;3、 “灭谛” ,说明必须克制一切欲望,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从而消灭苦因,断绝苦果;4、 “道谛” ,说明要达到涅槃必须修道。同时,佛教还提出了具体实践四谛的“八正道” ,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佛教的发展和传播。早期的佛教不承认什么神的存在,不承认有永恒的物质存在,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变化着的,最初佛教不设庙宇。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皈依佛教并给佛教盖了很多寺庙,佛教也因阿育王(?一前 232)的保护而盛行一时,同时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佛祖创立佛教一百年后,佛教发生分裂,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 ,称为“部派佛教“。以后又分裂出“大乘“佛教,以前的佛教被统称为“小乘“佛教。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自佛教兴起以后,婆罗门教趋于衰落。约四、五世纪以后(笈多帝国) ,婆罗门教进行了重建,吸取了耆那教和佛教教义中的精华,并改称印度教,重新在印度取得了主导地位,而佛教在印度的影响和地位则日渐衰落。第四章概要了解美洲的印第安文明 P111113美洲印第安人的三大文明是:位于今尤卡坦、危地马拉和英属洪都拉斯地区的玛雅文明、位于今墨西哥地区的阿兹特克文明和从厄瓜多尔中部到智利中部、延伸 3000 英里的印加文明。玛雅人以其艺术和科学的显著发展而闻名于世。他们独自发展了表意文字。用字母或记号作为表达思想的传统符号。为了计算时间、预言未来和为献祭和主要的丧葬事宜推算吉日,他们还研究了天体的运动。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祭司搜集的天文学知识非常广泛,玛雅人的复杂的圣历以共同周期为基础;这种周期在其倍数与时间相一致时便并入更大的周期。他们的有些历法计算跨越几百万年这是一个给人印象极为深刻的时间范围方面的观念,如果我们回想起最近在欧洲,世界的创造是如何被确定在公元前 4004 年的话。 玛雅人的城市,是举行仪式的中心,而不是要塞、居住地或行政首都。因为玛雅人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这种农业在两、三年内便耗尽了土壤的肥力,因此,他们需要不断地迁移村庄驻地。为了平衡这种暂时的生活方式,玛雅的耕种者们在主要是举行宗教仪式的中心建立了一些巨大的石头建筑物,以此来表承他们的社会的统一。这些建筑物是巨大的金字塔庙宇和公共住宅,祭司和新教徒可能就住在这里。这种建筑物完全靠石制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