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摘要】网络这一电子传媒的出现,为诗歌的创造和交流提供了除传统的以纸质本文为交流载体之外的新平台,促进了当代新诗的发展。大量网络诗歌的出现,使得人类的文化传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与此同时,网络如同一把双刃剑, 为当代诗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新的挑战。本文试图从网络诗歌的界定、网络诗歌与传统诗歌的标志性区别等两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网络诗歌;界定;民间化写作;倾向 一、网络诗歌的界定 要讨论网络诗歌,首先要弄清楚网络诗歌到底指什么。网络作为不同于传统纸质文本而存在的一种新的物质媒介,给人类的文化传承带来了不容置疑的影响。一直以来,关于网络诗歌的论争不断,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截然相对的观点。 一种观点肯定了网络诗歌的存在,并大力推广网络诗歌的发展,充分认可网络诗歌对当代诗歌发展的意义。1997 年学者兼诗人杨晓民在网络时代的诗歌一文中, 率先在中国大陆将“网络诗歌”这一命题推到了文学研究的前沿,该文是中国内地最早关于网络时代的诗歌特质和诗歌发展走向的论文。作者在论文中提出,网络的开放性、游戏性、参与性与交互性,为诗歌彻底打通走向大众之路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 网络文学将彻底瓦解现行的诗歌文本,现行的诗歌将悄然隐退,网络诗歌必然崛起。 另一种观点则主张在场地意义上理解网络诗歌,反对“网络诗歌”这一词语的命名,甚至主张取消这一命名。认为根本就不存在着所谓的网络诗歌,诗歌只是通过网络这样一电子媒介而得到更广泛的交流,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诗歌的本质因为网络这一传播方式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所谓的网络诗歌更多的是指代有具有网络气息的诗歌。网络并不能催生一种新的诗歌精神。无论诗歌是在纸质文本上刊出发表,还是在网络上张贴发表,评判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的标准不会改变。诗人伊沙说:“我以为对诗人而言,不该有网络诗歌这个概念,诗歌以任何载体存在都不能降低它的至高标准 在此一点上,不论是作者还是读者的我,决不妥协。 ” 由上面两个关于网络诗歌的主要观点,我们可以尝试着为网络诗歌下一个定义:网络诗歌是以网络为媒介和平台,以网络电子技术为依托, 进行存储、创造、传播和接受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诗歌包括网上在线创作以及非在线创作但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可供诗人与网民进行交流和传播的一切诗歌作品;狭义的网络诗歌则特指运用电子网络技术手段,即超链接技术制作的超文本(下转第 145 页)诗歌和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诗歌。目前,学者所关注的主要是广义的网络诗歌。 二、网络诗歌的民间化写作倾向 网络诗歌区别于传统诗歌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的新的民间化写作倾向。要分析和讨论网络诗歌,“民间 ”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事实上, 网络诗歌就是一种新的民间诗歌。传统的民间诗歌写作强调的是劳动人民的诗歌创作,主要反映的人民大众的生活情况和思想感情,表现的是劳动者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其中最关键的是强调诗歌创作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网络诗歌与传统的民间诗歌创作在对待这一关键点的态度上,是一致的。但是网络诗歌的民间化写作倾向的“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新的方式中。 (一) 网络诗歌的崇低性特点。 就传统诗歌创作的精神姿态而言,崇高和诗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传统诗歌相比,网络诗歌的文学精神向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由崇高转向崇低。与传统平媒诗歌相比,网络诗歌更多的表现出对人文精神的解构。很多的网络诗歌的作品都表现出一种消解神圣、崇尚鄙微的倾向。网络诗歌是一种平民文学,与平民的价值取向有天然的亲近感。这使得入网者通过网络这一媒介,回避了传统意识形态的控制, 他们倾向于远离那种不现实的崇高,甚至讨厌那种虚伪的崇高。以这样一种心理进入网络诗歌创作,便是以巴赫金的“狂欢化”方式规避传统观念,鄙视主流文化 ,清除本质主义、直至嘲讽或者颠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而采用非正统的、前卫的、后现代的价值观看待世界、社会、生命和生活。如飘云的我也玩玩诗歌行不行?: “远看烤箱生紫烟/近看烤鸭挂眼前 /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 ”这种戏仿经典、解构经典以抵制崇高的网络诗歌写作在网络比比皆是。很明显,这是一首戏仿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的诗作,作者用戏仿的手法来颠覆了崇高的概念。(二) 、网络诗歌语言的口语化。 阅读网络诗歌作品时,一个重要的感受就是大量口语、网络词语迎面而来。网络诗歌的出现是对诗歌创作的一次重大挑战。由于创作门槛的无限制,创作队伍的迅速扩大,各种生活化的通俗语言,大面积且迅速的抵达了网络诗歌的创作领地。网络诗歌把诗歌口语化的特色推向了一个高潮。网络诗人在创作时,描写平凡人的生活,讲述平凡人的心情,表达平凡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语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反讽、调侃、幽默,甚至是嬉皮士语言,成了众多网络诗人的语言追求。如张稀稀的四季歌:“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 夏天来了/小草长高了/秋天来了/小草的叶子黄了/冬天来了/ 小草啊小草/它不见了。 ”作者简单的语句描写了一年四季小草的生长状况,从小草的生长透视四季的变迁。贺建飞的大街上很嘈杂:“他拿着喊话器/朝马路对面的一群人/ 喊着什么/对面的人群无动于衷 /正欲发火/他突然发现/原来喊话器的开关/忘了打开。 ”作者的用词取自生活, 取材也源自生活, 记述的是生活中点滴小事和隐藏的小幽默。 (三) 、网络诗歌创作的广泛参与性和交互性。 网络诗歌以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为载体,谁愿意创作作品,谁就可以发表作品,只要轻轻点击一下,就可以实现当 “作家”的梦想。网络诗歌使诗歌创作走向了人民群众。因为网络是虚拟的大众化的共同空间,网络诗歌因此也具有全民性、公共性和大众性的特征。欧阳友权说: “网络文学借助电子信息技术的航船,抵达的却是返祖的文化港湾 文学话语权回归民间。 ”网络诗歌的网民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写作者,一部分是阅读者。网络诗歌的交互性是由网络的交互性这一特点所决定的。诗歌阅读者既是信息的参与者,又是诗歌信息的接受者。一首诗歌一旦在网上发帖,很容易立即引起大量的评论跟帖,这种近距离和快速的交流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是诗人和读者之间的顺畅交流体验。如网上炒得很火的“赵丽华”恶搞事件。以赵丽华的红提为例:“我原来买红提/买过 60 元一斤的/还都是蔫蔫的/那时候我想/什么时候我能买到 2 元一斤的提子啊/今天在新华路和花园楼的街口/我又遇到卖提子的/真的 2 元一斤/而且很新鲜/ 我买了 5 斤回家/一路上我想:/我总算买到 2 元一斤的提子了。 ”这语气说是口语诗 ,不如说是“口水诗 ”。大量的网友在阅读赵丽华类似的诗作之后,纷纷仿效赵丽华的这一语体在论坛留言。韩寒在其博文中诗人急了,不写诗了中写道:“我建议我们把赵丽华的诗歌先排成横的,然后让赵丽华自己再分一次行,看看能不能分的和原诗一样。我情不自禁要写一首诗。 ”韩寒的这首诗就是行:“你行/你就分行/不行/你行行好就别分行/别行不行就分行/ 免得分的行又不行/诗人决定你分的行行不行/行不行你的行就不行不算行。 ”十分具有讽刺意味, 读罢叫人哭笑不得。 本文对“网络诗歌”这一概念的争论进行了概括式的总结,并试图做一个可供研究者研究参考的界定。在对“网络诗歌”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本文继续对网络诗歌与传统诗歌相比较的标志性特征 网络诗歌的民间化写作倾向作出进一步的探讨。网络这一平台的出现和大量普及实用,一方面促进了诗歌写作的大力发展, 另一方面网络像一把双刃剑,对诗歌创作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网络诗歌在很大程度和很大范围对传统诗歌创作的精神向度进行了解构,带来了新的发展, 也引发了新的问题。我们必须注意重塑网络诗歌的人文关怀,凝聚新的文化精神, 引导和驾驭网络这匹野马,使网络诗歌向着人的价值全面实现的精神指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民网络时代的诗歌最早刊于中华工商日报1997 年 12 月 16 日,分 4 次连载; 当代作家1998 年第 1 期刊载时将其易名为网络时代下的诗歌写作 。之后,诗刊 、 星星 、 中外期刊文萃 、 北京青年报 、 北京晨报 、 文摘报 、 中华读书报对此文进行了转载或选摘。2伊沙,中国诗人的现场原声 ,出自中国网络诗典,马铃薯兄弟编选,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 年版。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