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八年级物理单元练习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7 分)1.下列事例中,分别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声音的:A: B: C: 。A我们平时听到的讲话的声音; B在水中游动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C人的耳朵紧贴到火车铁轨上听到远处开动的火车的声音2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 “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 (2) “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3) “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 3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 ,这说明:声波具有 。4远处传来美妙动听的钢琴声,它是由钢琴的钢丝 发出的,寻声而去,其 不变,但 越来越大,在 15 的空气中,琴声的传播速度是 。5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标牌,这主要是在 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6一个物体在 1 分钟内振动了 180000 次,则该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频率是_Hz,人耳 (能/不能)听到,监测与控制 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 7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能起到“扩音”的作用,还要有较高的“保真度” 。从声学上讲,前者是使声音的 增大,后者是要较好的保持原来的 。8蝙蝠靠接收自己发出 的回声,在黑夜中飞行和捕食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 。9图的甲和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 _ 是噪声的波形。 10手机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用手机接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悉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的,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带耳机听 MP3,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 ,若长此以往会使听力下降,有害健康。11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它是通过 传入我们甲 乙2耳中的。我们能分别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各人发出声音的 不同。12.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 ,塑料球的作用是 ,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若此实验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挂在乙音叉旁的乒乓球 (会、不会)像图示那样弹起,这是由于_。13.小明做了一个听声的实验,他将衣架悬空挂在用双手拉着的细线中央,请小华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他听到了敲击声,这个声音是通过 传入耳朵里的,接着,小明将细线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来听小华敲打衣架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 传入耳朵里的;小明还发现,后一次听到的声音比前一次听到的声音 (选填“大”、“小”或“一样大”)这个现象说明,固体传声的本领比空气 (选填“强”或“弱”)。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1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下列原因中不可能的( )A、振幅太小,响度不够 B、振动频率太高或太低,超出了人们听觉范围C、声源和人耳之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 D、振幅太大,使人失聪2下面关于音调和响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音调高就是响度大B音调低就是响度小C “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D “低声细语”中的“低”实际是指音调低3超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运用超声波的是( )A.B 超成像 B.声呐测距 C.一种速度测定器 D分贝仪4在电影院内听不到回声,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 )A.墙壁反射的声音与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B.墙壁吸音性好,传向墙壁的大部分声音被吸收了C.墙壁吸收了全部声音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甲 乙35对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上宇航员鼓掌相互间能听到掌声B声音能靠固体和气体传播而不能靠液体传播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 1500 米秒D巡道员一般是将耳朵贴在钢轨上听远处是否有火车驶来 6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 主要指没有改变( )A音响 B响度 C音色 D方言、土语7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A “声纳”探测敌方潜艇 B编幅在黑夜中飞行 C挂在胸前的哨子 D手臂振动8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 ” “ruai( 2) ” “mi(3) “fa(4) ”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9.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着的物体: 甲:手臂以每秒 2 次上下挥动;乙:蝙蝠的嘴发生的频率为 100000 赫的振动;丙:被小锤敲击的频率为 256 赫的音叉。对以上物体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B.丙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甲、乙不是声源,人耳听不到声音C.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D.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10在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这是( )A、回声现象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C、撞击虽然停止,但大钟仍在振动 D、这是人的错觉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4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 ,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2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丁实验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三、实验探究题(共 24)1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则闹钟的声音将逐渐_;(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则闹钟的声音将逐渐_; (3)此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 ,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2.如图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 ,发出声音的音调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3如图所示,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也可用塑料尺代替),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听其响度 ,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4下面是八年级(4)班学生在课外做“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活动时记录的一些内容:A:器材:一个能发声的电子铃,音叉,一个鞋盒,待比较的材料(衣服、报纸、塑料袋、泡沫塑料及其他材料) 、一把长卷尺。B:步骤:小明先用衣服包好声源,放入鞋盒,让其发声。再安排一位同学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铃声为止,用卷尺测出同学到盒子的距离。分别用其他材料完成上述步骤。提问:(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5(2)小明是通过 来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3)小芳认为:比较的时候,远离的方向要相同,因为风向不同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请你想一想,还要保持哪些因素相同呢?写出两个: 5.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 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 l0cm 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_传播的。(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 10 cm 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 _(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 _(强弱)于玻璃板。6小刚同学做“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实验,她选择的实验器材是自行车,硬纸片,实验步骤是,让自行车车轮以不同的转速转动(一次慢转,一次快转),让硬纸片分别与车轮钢圈中的钢丝磨擦,听硬纸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化。 (1)请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并填写完成表格;(2)分析实验现象,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什么?7.如图所示,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编钟。这套编钟依大小次序分 3 层 8 组,悬挂在钟架上,请猜想编钟音调的高低和编钟的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这样猜想?6四、计算与简答题(15 分) 2某人对着一口枯井大叫一声,经过 0.2s 后听到了回声,问这口枯井约有多深?3初二(4)班某同学在调查教室内的噪声情况时记录如下:时间:08 年 9 月 10 日 16:00, 地点:初二(4)教室a.黄耀庆等几位同学在收听江苏文艺广播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 b.黄颖在看课外书籍c.张文鑫在讲台前拍球 d.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记录,对于黄颖而言,噪声有_。对于张文鑫而言噪声有_。(2)以该同学的记录为背景,请你对控制教室内噪声提出两个建议或方案。4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材料三:许多年前, “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 ,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 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