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药学论文-近年来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国外研究进展【摘要】 近年来,针灸疗法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 针灸在治疗免疫相关类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支气管哮喘等方面取得 较好的疗效。 该文通过回顾国外近年来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分析和对比国内外研究水平的差别,以期从中得到启发,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针灸 免疫 国外 研究近年来,随着针灸治疗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接受,关于针灸机理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国外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认为针灸调节免疫作用主要是从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应答等几个方面展开。其中,针灸调节免疫分子主要是针对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 细胞因子3个方面;调节免疫细胞则主要是针对白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NK细胞等方面进行研究1。本文试收集两年来针灸调节免疫的相关国外研究,并分析其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1 针灸对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免疫分子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 细胞因子、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及其它分子四个主要部分,分别在人体中起不同的作用。其中免疫球蛋白IgE 主要由鼻咽部、扁桃腺、支气管、胃肠道等黏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这些部位常是变应原入侵和I型超敏反应发生的场所。Jianli C2发现 在慢性荨麻疹病人的血清中IgE的水平较 正常人升高,而 针灸对慢性荨麻疹病人血清IgE 具有良性 调整作用。免疫球蛋白 IgG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IgM具有早期防御、溶菌、溶血等作用,Yun-Kyoung Yim等3人研究发现电针有效降低因II型胶原导致的关节炎(CIA)的大鼠的血清IgG及 IgM,并能降低其血清中的IL-6、TNF-、INF-、II型胶原抗体等,同时能减少此类大鼠淋巴结中的CD69+/CD3e+及CD11a+/CD19+细胞的数量。Yun-Kyoung Yim等4人还观察了紫苏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哮喘大鼠的效果,发现穴位注射能有效降低支气管肺泡液中CCR3+ 等细胞的数量,并能抑制 IL-4等炎性细胞因子的mRNA的表达。细胞因子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等)或非免疫 细胞(血管内皮 细胞、表皮细胞等)合成分泌的,具有介导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介 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 应答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功能。Jong MS等5观察发现,电针手三里和曲池穴均能提高可溶性IL-2受体的血清浓度;电针手三里还能降低血清中IL-4及IL-6的浓度,减轻炎症反应,而电针曲池则没有此效应。 Chae Y等6人用蛋白微阵列分析方法观察针灸干预角叉藻聚糖引起的小鼠爪掌水 肿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IL-6、-神经生长因子(-NGF)、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TIMP-1)的表达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而其他的16个细胞因子组间无明显差异。转导是针灸作用的一个关节机制,其通过跨膜受体来激活目标蛋白质,这些跨膜受体包括酪氨酸酶激酶、G蛋白 联合受体、细胞因子受体等。而通过作用于这个途径,针灸可以调节许多细胞因子的水平,如TNF-, TGF,IGF1等7。Kavoussi B等8 认为针刺抗炎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先天免疫系统的中枢反射抑制来实现的,基于实验室及临床试验均证明了先天免疫与自主神经系统之间存在负反馈圈,并有实验证明电刺激迷走神经能反射性的抑制巨噬细胞的激活和TNF,IL-1,IL-6,IL-18以及其它炎前性细胞因子的分泌。2 针灸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免疫细胞泛指所有参加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 细胞、红细胞、肥大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等,除了造血干细胞作为其他各种免疫细胞的祖细胞不直接参与免疫应答外,其余免疫细胞都在应答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Fang Y等9通过观察电针治疗化疗后患者的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体液免疫和白细胞计数等指标来评价针刺对化疗后人群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发现经电针治疗后患者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无显著差异,而与对照组相比,其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Yun-Kyoung Yim等10人则通过观察电针阳陵泉干预四氯化碳 导致的小鼠肝炎后,相关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电针组的白细胞种类趋于分布正常,白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升高,且接近正常,而另一些肝功能指标如血清ALT,AST,ALP 水平则出现下降,说明了电针阳陵泉能减少肝脏对四氯化碳的免疫反应,从而实现对肝脏组织的保护。Wu HG等11通过使用人的结肠黏膜组织作为抗原,诱发免疫反应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模型,观察电针结合灸法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结果发现电针结合灸法能促进肠黏膜组织炎症的消退及中性粒细胞的凋亡,同时观察到IL-1、IL-6及TNF-在肠黏膜组织的聚集出现下降。Kung YY等12通过观察间接灸足三里、三阴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发现间接灸能提高正常人体内CD3+和CD4+T细胞的水平,而亦能降低系 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体内相关CD8+T细胞的水平,因此,研究认为间接灸对免疫功能呈良性调整作用。目前研究公认情绪问题能导致免疫功能受损,因此Arranz L等13通过观察针刺治疗焦虑妇女,并观察其相关免疫学指标来分析针刺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通过一年的试验观察发现, 针刺能有效改善焦虑妇女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淋巴细胞的增值作用以及NK细胞的活性,并发现此现象最早在针刺后72 h出现,能持续1个月,且逐渐将上述指标调整至正常水平,通过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此外,关于 针刺还能上调正常人 CD2+,CD11b+,CD16+,CD19+,CD56+细胞的水平14。另有研究 证实,电针能通过抑制Th2细胞谱系从而降低因2,4-二硝基苯肼岗位蛋白(DNP-KLH)造成免疫反应的大鼠体内IgE水平,并认为-肾上腺受体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15。3 针灸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应抗原刺激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复杂生物学效应过程,是机体清除异己物质以保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其本质是保护性的,但一定条件下也会给机体造成损害。近年来针灸对免疫应答调节的作用,国外研究亦围绕在针灸能提高吞噬细胞的数量及功能、针灸能调节机体内细胞因子的合成分泌及生物学活性以及针灸能提高NK细胞数量,特别是能提高NK细胞活性等几个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方面的问题进行。而针对特异性免疫应答调节的研究,仍然是体现在首先针灸能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合成,其次针灸能促进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发挥免疫功能。4 对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研究的展望通过查阅近两年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国外文献,我们发现:第一,国外此类研究的文献数量偏少,这表明国外对针灸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尚处于逐渐接受的阶段或是对针灸治疗此类疾病的疗效仍处于怀疑求证阶段;第二,从文献研究内容来看,近年来对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机制性研究没有实质性的发展或是没有很明显的创新点,基本上仍围绕着对相关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在人体内的水平变化来进行,而没有对产生此变化的原因及机制进行更深一层的探索。近年来,免疫学研究发展较为迅速,首先在技 术上实现了对免疫应答的量化分析,以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四聚体的出现 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的实现,甚至一系列分类详细的感染模型的出现,而以上技术又推动了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CTL)的更进一步的分类和对其功能更进一步的了解16。其次,新的免疫分子的发现,进一步完善了免疫学的理论。如以前认为IL-12是经典的联系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细胞因子,而随着近年来IL-23和IL-27的发现,认为这三者间的协调关系与促进CD4+T辅助细胞的分化及其功能有关,且这两个细胞因子的发现改变了人们以往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产生原因的认识17。因此,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应跟上免疫学研究发展的步伐,首先应加大结合性创新的力度,如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对相关的新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更进一步揭示针灸调节免疫功能产生的机理。其次,随着系统生物学概念的引入,应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建立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模型,将以往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纳入系统模型中,此举不但能揭示针灸免疫功能产生的机理,而且能通过对系统模型的输入干预,探索出新的更有效的针灸治疗方法。【参考文献】1 李忠仁.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95.2 Jianli C.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serum IgE leve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urticariaJ.J Tradit Chin Med. 2006, 26(3):189.3 Yun-Kyoung Yim,Hyun Lee,Kwon-Eui Hong,et al.Electro-acupuncture at acupoints ST36 reduces inflammation and regulates immune activity in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c MiceJ.eCAM, 2007, 4(1):51.4 Yun-Kyoung Yim, Hyun Lee, Kwon-Eui Hong, et al.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e-regulatory effects of subcutaneous perillae fructus extract injections on OVA-induced asthma in miceJ. eCAM, 2007,1.5 Jong MS, Hwang SJ, Chen FP, et al.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serum cytokine level and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subpopulation at immune-related and non-immune-related pointsJ.Acupunct Electrother Res,2006,31(1-2):45.6 Chae Y, Hong MS, Kim GH, et al. Protein array analysis of cytokine levels on the action of acupuncture in carrageenan-induced inflammationJ.Neurol Res. 2007,29 (1): S55-8. PMID: 17359642.7 Stephan JM. Acupuncture, recepteurs transmembranaires a tyrosine-kinases a cytokines et transduction et mecanotransductionJ.Acupuncture et Moxibustion, 2007,6(1):79.8 Kavoussi B, Ross BE. The neuroimmune basis of anti-inflammatory acupunctureJ. Integr Cancer Ther,2007, 6(3):251.9 Fang Y,Deshan L,Shuli W,et al.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T Cell Subpopulations, NK Activity, Humoral Immunity and Leukocyte Coun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7,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